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号香山居土,山西太原人,後遷居下邽(陝西渭南東北)。唐德宗(李适)貞元年間,白居易中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唐憲宗(李純)元和年間,白居易任左拾遺和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書要求急捕兇手,得罪了權貴,被逐出長安,貶為江州司馬,過着“終年不聞絲竹聲”的凄苦生活。唐穆宗(李恒)長慶初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他在那裡治理西湖,蓄水灌田。
西湖上“白堤”之“白”,即指白居易。唐敬宗(李湛)寶曆初年,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最後官至刑部尚書。在唐代,韓愈提倡古文運動,反對形式主義的骈文,樹立好的文風;白居易提倡新樂府運動,反對詩歌脫離現實的傾向。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着,歌詩合為事而作”,并通過自己的創作去實踐自己的主張。
《秦中吟》和《新樂府五十首>就是“為時為事而作的優秀作品他的詩作很多有“《白氏長慶集》他擅長寫叙事詩丶《長恨歌》與《琵琶行》這兩篇長長的叙事詩脍炙人口,不僅是白居易的代表作,而且是中國詩史上的叙事名篇。《長恨歌》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情詞纏綿,動人肺腑,很值得一讀。
《琵琶行》寫了一位琵琶女藝人的不幸遭遇,讀了令人十分同情。作品裡描寫彈琵琶的動作和琵琶的聲音相當出色,讀者仿佛看見了和聽見了這位琵琶女的演奏。白居易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一般都做到了語言通俗,據說老婦人也聽得懂。《大林寺桃花》這首詩的語言也通俗易懂,不必注釋。這是一首記遊詩,贊美山寺桃花。詩中提到的大林寺在江西廬山香爐峰頂。元和十年,詩人被貶官到江西九江,元和十二年初夏,詩人遊廬山,登香爐峰,來到大林寺。這是一次愉快的夏遊。
本來,大林寺的景觀甚多,可以入詩的題材也不少,寫寫山水林木、古寺建築未嘗不好但是,詩人不寫别的景觀,一眼盯住了盛開的山寺桃花,揮動詩筆為桃花唱贊歌:“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人間”,是指山寺以外的廣大天地“四月",是點明時令,江南農曆四月,恰逢孟夏季節;“芳菲盡",是說豔麗的春花已經開過了,凋謝了。
開頭這一句是下一句的陪襯,用以渲染山寺的春色:這裡正是春天,“桃花始盛開”。山下“芳菲盡",山上桃花開;山下春已歸,山上春尚在。山上山下大不一樣,人間”和“山寺”各有天地。兩相刈照,大林寺這個地方是很可愛的呢!詩人象個孩子,他來到大林寺被鮮豔的桃花吸引住了,懷着童心去觀花,賞花,又用詩人的筆去贊美花,字裡行間,跳動着詩人那顆快樂的心。
山寺桃花在孟夏季節盛開,這是詩人意想不到的。詩的頭兩句寫出了這意外的感覺,“始盛開”三字就是詩人感到意外的一聲驚歎。這意外的景象和意外的感覺在詩人的心上産生了什麼感受呢?這感受就是詩的最後兩句:“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詩人年年惜春,當春歸去之後,總想尋春,可惜,尋春是幻想,“春歸無覓處”。這是往年尋春的情況。今年不同了,詩人在春歸之後來到大林寺,不意在山寺看見了桃花,尋到了春,這使他非常意外,“不知轉入此中來”。在山寺桃花面前,詩人感到春天還沒有與自已告别,尚且留在人間,這便是他的一種特殊感受。
詩人在夏天裡尋到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我們應該為詩人感到高興。因為詩人在當時處于逆境,朝廷把他置于冰水之中,得不到人間的溫暖,早已失去了春天。但詩人并未悲觀絕望,盡管也覺得春天過去了,但他還在尋找春天。值得慶幸的是,他居然在高山上尋着了春天,透過這些詩行,我們看到了詩人的樂觀情緒,他相信自己會走出逆境,找到春天。
由此看來,詩人寫這首小詩并不單單是為了贊美桃花,而是要寫自己的特殊心境:不悲觀,不氣餒,為自己尋找失去了的春天。詩的前兩句是叙述描寫,後兩句是議論抒情,前後有内在的聯系。議論是精彩的,别有深意,含有哲理,可以當作哲理詩來讀。“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這兩句哲理詩給人以光明和希望。
春天并未歸去,春天還留在人間,隻要你肯于尋找,你就會找到春天。讀白居易的這兩句詩,我們自然會想起陸遊的名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遊在告訴我們:不必為眼前的困難發愁前面是一片光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