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孔子周遊列國簡單概括

孔子周遊列國簡單概括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8 16:25:18

孔子周遊列國路線,所經城邑,由于《史記》有關諸篇所說不盡一緻,加之《左傳》、《呂氏春秋》、《孟子》、《莊子》、《韓詩外傳》等記載有異,緻使之後諸家學說不一,至今莫衷一是。經歸納整理,其不同之說主要有以下七種:

一、匡亞明說

其說基本是沿用《史記》記載,即孔子由衛欲往陳,經匡受阻,過蒲,返歸于衛。後由衛過曹,經宋遇險,慌忙西折奔鄭,再由鄭至陳。孔子居陳近四年,因吳、楚戰亂,孔子由陳經上蔡往楚至負函(今信陽),後由負函直接返衛。此說簡括,為當今主流之說。但對孔子由宋西折奔鄭,再至陳的行程,其不合地理與情理之處,匡氏未作說明。從所制《孔子周遊列國示意圖》上看,也沒有明确上蔡之地當時已不是蔡國之都。(見圖一)

孔子周遊列國簡單概括(孔子周遊列國行程辨析)1

圖一 匡亞明說示意圖(匡亞明《孔子評傳》)

匡氏“孔子周遊列國示意圖”較簡略,不重細節。如孔子由楚返衛,中途經陳未加标明。當時蔡都已東遷州來(今安徽鳳台),該圖上蔡之地仍标識“蔡”,使人誤以為蔡都仍在上蔡之地。圖中,鄭之東南、陳之西北間扶溝附近,标有“匡”地,即範希春《孔子本傳》所說之匡邑,并言孔子一行曾到此。

二、駱承烈說

從駱氏所繪《孔子周遊列國圖》上看,此說與匡氏說大體一緻,其主要不同之處是:孔子由楚(負函)返衛,标明了路經陳、儀、蒲都邑,明确此時蔡都已東遷州來。還标明了孔子曾由衛都西行至棘津,欲往晉,至黃河而返之行程。(見圖二)

孔子周遊列國簡單概括(孔子周遊列國行程辨析)2

圖二 駱承烈說示意圖(駱承烈《孔子曆史地圖集》)

該圖着重标明孔子由負函路經陳國返衛,并經儀、蒲ニ地。另标有孔子欲赴晉由衛至棘津往返一程。還特标明蔡都已東遷州來。

以上二說均為孔子“由宋至鄭說”及“赴楚至負函說”。

三、孟憲斌說

其說過于細繁,與上述二說主要不同之處是:言明孔子于前494年,由陳經儀過蒲返衛的行程,及孔子由陳赴楚經蔡至葉,後由葉返蔡的行程。其特别指明孔子絕糧之地為陳之互鄉(今河南商水固牆)及蔡之蔡溝二地。然此說似乎仍将上蔡視為蔡都,此為孔子“赴楚至葉說”。此外,孟氏增加了孔子至宋前,還往祖籍夏邑一程。為他說所未及。(見圖三)

孔子周遊列國簡單概括(孔子周遊列國行程辨析)3

孔子周遊列國簡單概括(孔子周遊列國行程辨析)4

圖三 孟憲斌說示意圖(孟憲斌《孔子周遊列國志》)

孟氏“孔子周遊列國示意圖”過于細微。明确孔子訪楚至葉而未至負函。該圖似乎仍行上蔡作為蔡都,其實此前蔡都已東遷州來。該說提出“互鄉”、“蔡溝”為孔子絕糧的起止之地。還特标明孔子于前494年曾回到魯國息陬村,此說依《史記》所載,不為别家所取。

四、鄒牧侖說

其說也較詳繁,與孟氏說主要不同之處是:增補了孔子由衛經葵丘至鄭、又折返于衛的一次行程。後再由衛經癸丘、宋直接至陳。這裡省去了由衛經曹而宋,及由宋奔鄭至陳遷回的行程。同時其也指明了孔子赴楚隻是經上蔡至葉,後由葉經陳等都邑返衛。此說還明确了當時蔡都已東遷州來。(見圖四)此說為孔子“赴楚至葉說”及“由宋至陳說”。

孔子周遊列國簡單概括(孔子周遊列國行程辨析)5

圖四 鄒牧侖說示意圖(鄒牧侖《伴孔子周遊》)

注:1.匡(今河南長垣西南9公裡)、蒲(今河南長垣縣城),二地均屬衛國,并為衛、曹、宋交界及相争之地。2.城濮地處衛國南陲。3.鄄屬衛國。4.葵丘(今河南蘭考),屬曹國。5.儀(今河南開封),屬衛國,靠近鄭國邊界。6.葉屬楚國北陲。(以上6條為鄒氏文中所注)7.互鄉(今河南商水東南20公裡固牆),屬陳國;蔡溝(今河南上蔡東30公),原屬蔡國;歸村(今河南郾城東20公裡召陵鎮東),屬陳國。

按:1.孔子由匡返衛後,再由帝丘經鄄、城濮、葵丘至鄭,但鄒氏未将孔子師徒至鄭走散原因闡明。2.由宋(今河南商丘)直接至陳,所說合乎情理。3.鄒氏強調孔子赴楚到葉未至負函。4.孔子由陳返衛,應由陳直接去儀,而不應再經宋。此說不知何據。5.孔子至上蔡時,上蔡早已被楚占領,蔡國出于所迫,3年前已将國都由新蔡遷至州來(今安徽鳳台)。鄒氏仍将新蔡當作當時蔡都,有誤。6.鄒說中有孔子于前493年赴齊一程,此略。

五、錢穆說

其說過于簡略,與他說主要不同之處是:明确提出孔子是由衛經曹、宋直接至陳,未西折經鄭,并提出由陳至楚,既未至葉,也未至負函,而隻是到了當時屬楚的原蔡都上蔡,即孔子拜見葉公之地。此為獨見,其還特指明當時蔡都已東遷州來。此說回避了《史記》所載的孔子由宋經鄭至陳之說,對否定孔子二次過蒲及孔子赴楚隻是到了上蔡之說,并未提出有說服力的論證。(見圖五)錢說既是孔子“由宋至陳說”,又是孔子“赴楚至上蔡說”。

孔子周遊列國簡單概括(孔子周遊列國行程辨析)6

圖五 錢穆說示意圖(錢穆《孔子傳》)

錢氏《孔子傳》對孔子周遊列國路線有着獨特的見解,具體行程如下:

1.孔子由匡返衛後,再由衛經曹、宋,直接至陳。未西折奔鄭,符合情理。

2.孔子為避難由陳赴楚至上蔡,此前蔡都已東遷州來(今安徽鳳台),上蔡已屬楚地,葉公駐鎮居此,孔子赴楚見葉公,與此地無關。

3,孔子由楚返衛,經陳直返帝丘。

4,錢氏之說符合當時曆史背景,又符合地理常識,但對孔子至鄭作了回避。所述陳國弟子公良孺“五乘從遊”起點于衛,未闡明其由。

六、濮陽說

濮陽子路展覽室《孔子周遊列國示意圖》,從該圖看來,除了由負函至葉縣一段往返路線外,餘皆與匡氏之說及行程示意圖相同。表明該圖隻是将匡氏說與至葉說合二為一,此主張不具獨見性。即使孔子至葉有客觀存在,也不至于由負函往返。因為孔子南下赴楚隻是見葉公,隻能是在一地相見,如葉公駐地在負函,孔子就沒必要往葉;如葉公駐葉地,孔子就沒必要往返負函。所以濮陽說不能成立。(見圖六)

孔子周遊列國簡單概括(孔子周遊列國行程辨析)7

圖六 濮陽說示意圖(濮陽子路展覽室)

該圖為匡氏說與葉縣說的綜合,不具獨見性。該圖所繪負、葉往返行程不符客觀實際。

七、張進賢、張繼華說

綜覽文獻史料,通過實地考察,經反複比牧分析,确定以錢說為主,同時收其他諸家之說的合理成分,判斷孔子至陳為兩次。首次為前494年,由衛經鄭至陳,由于吳侵陳,孔子離陳,弟子公良儒以私車5輛從行,經儀過蒲,後至衛都帝丘約1年。第一次為前492年,孔子由衛經曹、宋直接至陳,曆時達3年。由于吳、楚兩軍在陳對壘,孔子于前489年由陳往楚,途中遭絕糧,後赴楚至原為蔡國都地的上蔡見葉公,是否赴葉或南南下至負函,存疑。孔子經葉公問政、楚狂隐士譏諷,最後由上蔡經陳返衛。因此主孔子“至陳兩次說”(不含孔子由楚返衛經陳一次),認同孔子“由宋直接至陳說”及由陳赴楚至上蔡說”。(見圖七)。

孔子周遊列國簡單概括(孔子周遊列國行程辨析)8

孔子周遊列國簡單概括(孔子周遊列國行程辨析)9

圖七 張進賢、張繼華說(《陳國史》)

以錢氏之說為主,并參考鄒氏、孟氏、駱氏以及《孔子本傳》作者範希春四家之說,加入筆者之見繪制此圖。

1.孔子由衛至匡,由匡經蒲返衛(在至陳之前),略。

2.孔子陳國弟子公良孺,以私車5輛從遊,行程當應由陳過儀經蒲至衛,而不是由衛經蒲往陳(此次行程當為孔子第一次由陳返衛的行程)。

3,孔子第二次由衛往陳的行程,應由衛經曹、宋直接至陳(并未西折經鄭)。

4,孔子由陳赴楚至上蔡見葉公,是否至葉或去了負函,值得研究(此次行程與蔡國無關)。

孔子周遊列國簡單概括(孔子周遊列國行程辨析)10

孔子聖績圖(明•仇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