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食管損傷,是服藥引起的一種食管疾患,多發生在老人。主要表現有咽痛、咽部異物感、胸骨後灼熱感、疼痛、吞服困難。還常有燒心、嘔吐、長期發熱的症狀,病情重者不能進食需要住院治療。四環素、紅黴素、慶大黴素等抗生素和氯化鉀、奎尼丁、阿斯匹林及抗癌藥物都可引發。藥物的毒副作用直接刺激食管粘膜,降低了粘膜下層括約肌的張力,導緻胃液反流。高濃度藥物接觸時間長,造成食管損傷;長期服用抗生素等藥物,出現菌種失調緻黴菌性食管炎,或病毒性食管感染,也是食管損傷的病理性基礎。
為什麼老年人易發生本病呢?
老年人服藥機會多。老年人食管有形态和動力學上的異常。由于主動脈弓和心髒的擴大,壓迫食管,使管腔變狹窄。老人常患糖尿病、神經疾患導緻食管動力學的異常。老年人唾液腺分泌減少,食管滑潤度低下,使丸劑、膠囊劑粘滞于食管腔;唾液中的碳酸氫離子有中和酸的作用,唾液量少,中和藥物酸的功能降低。此外,卧位、睡前服藥,服後喝水少也為食管損傷的重要原因。據觀察,直立位吞水服藥,藥品于15秒通過食管到胃;不飲水或飲水後仰卧位者,有50%的人10分鐘後,尚未排到胃。一旦膠囊劑粘在食管,即使再飲水也難以短時間到胃。因此,為了避免老年人藥物性食管損傷,應注意:服藥應遵醫囑,莫自行濫用。服藥飲水不宜少,應取立位或坐位,至少一刻鐘後再躺卧,盡量減少睡前服藥。
老年人用藥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不要種類過多。老年病人服用的藥物越多,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機會也越多。此外,老年人記憶力欠佳,藥物種類過多,易造成多服、誤服或忘服,最好一次不超過3~4種。
防用藥過量。臨床用藥量并非随着年齡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用藥應相對減少,一般用成人劑量的1/2~3/4即可。
忌濫用藥物。患慢性病的老人應盡量少用藥,更不要沒弄清病因就随意濫用藥,以免發生不良反應或延誤治療。
對毒性較大的藥物不要長期使用。老年人腎功能減退,對藥物和代謝産物的過濾減少,如果用藥時間過長,會招緻不良反應。用藥時間應根據病情及醫囑及時減量或停藥,尤其對那些毒性較大的藥物,一定要掌握好用藥時間。
三大“素”不可濫用。抗生素、激素、維生素是臨床常用的有效藥物,但不能将它們當成萬能藥、預防藥濫用,否則會導緻嚴重不良後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