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病是一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小兒常見病。臨床上以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及大便性狀有改變為特點。而對于經常發生的小兒腹瀉,又有哪些好的方法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藥膳療法
1.齒苋車前飲 鮮馬齒苋60克,車前草10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口服,有清熱利濕之功,主治濕熱瀉。
2.山楂湯 山楂20克,水煎去渣取汁,再加澱粉少許,煮沸加白糖少許,每日1劑,分2次口服,主治傷食瀉。
3.姜米粥 炮姜5克,大米30克,加水共煮粥後加鹽或糖少許調味,每日1劑,分2次口服,主治傷食瀉。
4.山藥苡仁茯苓粥 山藥20克,薏苡仁15克,茯苓15克,大米50克,上藥共研末,加水用文火煮粥,每日1劑,分3次服,有健脾之功,主治脾虛瀉。
5.蘇薷生姜粥 蘇葉10克,生姜6克,紅棗5枚,香薷10克,粳米50克,加上藥水煎去渣後再加上紅棗、粳米煮粥,每日1劑,分2次口服,有疏風散寒,祛濕止瀉之功,主治風寒瀉。
附:推拿治療
1.傷食瀉 推闆門,清大腸,補脾土,摩腹,點揉足三裡。
2.風寒瀉 揉外勞宮,推三關,摩腹,揉臍,灸龜尾。
3.濕熱瀉 清補脾土,清大腸,清小腸,退六腑,揉小天心。
4.脾虛瀉 推三關,補脾土,補大腸,摩腹,推上七節骨,捏脊,重按肺俞、脾俞、胃俞、大腸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