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動物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因此,要想長出肌肉,就必須攝取足夠量的蛋白質。但在動物界中,有些動物是食肉動物,隻吃肉,有些動物是食草動物,隻吃草,有些動物則為雜食動物,既吃肉又吃草。對于肉食動物的和雜食動物渾身長有肌肉,我們不難理解,因為肉裡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食草動物吃下去的是草本植物,而草本植物的主要成分是不易被消化吸收的纖維素,為什麼卻能長出肌肉來呢?
食草動物的明智選擇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給瘦弱的孩子多吃肉、蛋、奶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裡面富含蛋白質,吃下去以後,蛋白質在消化道中就會被逐漸分解成氨基酸,然後被送入血液,血液再将氨基酸運輸到全身的肌肉細胞。在那裡,氨基酸被重新“拼裝”,并合成肌肉蛋白,于是便可以長出肌肉來,小孩便會慢慢長得又胖又壯。
同樣在動物界,動物要想長胖長壯,多吃肉、蛋、奶等食物無疑也是它們最佳的選擇。但要想獲取肉、蛋和奶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絕非是件容易事,因為在這三樣食物中,除奶能夠在幼年期能夠從母親那裡不勞而獲外,肉和蛋這兩樣則需要捕獵食别的動物方可得到。要捕獵到别的動物,不僅需要很大的氣力,有時還會搭上自己的性命。因此,隻有那些性格兇狠、氣力較大的動物才能做到。而且即便是自然界卓越的獅子、虎、豹等掠食者,也不可能每次都能得手,它們往往也是饑一頓飽一頓的,有的食肉動物甚至會幾天都捕獵不到食物。因此,那些能力不濟,生性溫順,或者食量極大的動物,就隻得另選比較容易獲得的食物。而樹葉草根等植物随處都有,而且數量特别大,不需要費很大的周折便可輕而易舉地獲取。因此,鹿、馬、牛、羊等動物便采取更為穩妥的取食策略,選擇吃食草本植物,既可以吃飽,又可以不受到反擊,它們便成為動物界的食草動物。
食量極大的黃牛
食草動物梅花鹿
食草動物的特殊本領
盡管植物性食物裡面的營養不如肉、但、奶類食物那樣豐富,但裡面的脂肪、糖類、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卻是樣樣都不缺少,食草動物隻要吃得足夠多,就不僅能夠維持生命,也能長得強健。因此,鹿、馬、牛、羊等食草動物,隻要不休息,就會不停地尋找草吃。而且,由于一種植物裡面的營養成分往往比較單一,所含的氨基酸種類不全,因此,為了營養均衡,很多食草動物會吃食很多種類的植物,就像人類一樣,需要吃五谷雜糧,才能身強體健。
或許你會說,草本植物裡面的大量成分是纖維素,而纖維素是不好消化吸收的,大部分的動物隻能将這些纖維素随糞便排出體外,食草動物又是如何消化掉這些纖維素的呢?
其實與肉食性動物相比,食草動物對植物性食物均有适應性變化,也有着較強的消化纖維素的能力。首先,齧齒動物均有不斷生長的門齒;牛、山羊、綿羊等牛科動物均長有特化的用以磨食的臼齒;牛、羊、鹿、駱駝等反刍動物還均裝備有一種對付碳水化合物的終極武器——多個胃;食草動物還擁有比自己身體長好幾倍的腸道,例如兔子的腸道的長度是其體長的20倍,山羊的腸道則為其體長的22倍。而且食草動物腸道的内壁布滿小小的突起,并有許許多多的皺褶,凹凸不平的,不僅增加了與植物性食物與腸道的接觸面,還能使食物在腸道内的通行速度減緩,以便使食物中的營養能夠得到最大程度地吸收。
反刍動物的四個胃
在消化食物過程中,食草動物的消化系統除了上述一些适應性變化外,它們的消化器官中還有許多的共生細菌,而且品種有幾十種,數量也極其龐大。這些微生物細菌不僅能夠幫助分解草性食物,并從中高效地汲取高蛋白,更重要的是,這些微生物會被食草動物消化吸收掉,從而可以獲取寶貴的蛋白質等營養。因此,牛、羊等食草動物也是一直在“吃肉”,它們就是靠“吃”這些微生物蛋白長出肉來的。
所有這些均是食肉動物和雜食動物所無法擁有和達到上述的特殊本領,因此,食肉動物不吃植物,因為它們不能消化掉植物中的纖維素,無法從中獲取身體所需的營養。而雜食動物雖然吃食植物,但也不能消化掉其中的纖維素,除汲取其中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外,大部分纖維素會白白在其體内走一遭,最後作為殘渣随糞便一起被排出體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