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初中語文常見的修辭手法

初中語文常見的修辭手法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5 10:52:17

初中語文常見的修辭手法?一、對偶對偶就是把一對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相等的句子對稱地排列在一起,來表達相似、相關或相反、相對的意思的一種修辭方法,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初中語文常見的修辭手法?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語文常見的修辭手法(初中語文修辭方法)1

初中語文常見的修辭手法

一、對偶

對偶就是把一對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相等的句子對稱地排列在一起,來表達相似、相關或相反、相對的意思的一種修辭方法。

(一)對偶的種類

從内容上可分為正對反對串對(也叫流水對)三種;從結構上可分為寬對嚴對兩種。正對: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補、相稱。反對: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對。串對:上下句在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

例如:

(1)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正對)(嚴對)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正對)(嚴對)

(3)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自嘲》)(反對)(嚴對)

(4)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鹳雀樓》)(串對)(寬對)

(二)對偶的作用

1.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頓挫感強;

2.内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二、對比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較的一種修辭方法。

(一)對比的種類

1.兩體對比

兩種事物放在一起加以對比,突出各自的特征。例如:

(1)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兩句對比寫封建社會貧富分化的懸殊,揭示了當時嚴重的階級對立的現實。)

(2)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給人民做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臧克家《有的人》)(通過“騎在人民頭上的”和“給人民作牛馬的”兩種人的不同結局的對比,使醜惡靈魂和高尚品質更加突出地展現在了讀者面前。)

2.一體兩面對比

把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對照。

例如:

時間是勤奮者的财富,創造者的寶庫;時間是懶惰者的包袱,浪費者的墳墓。

(二)對比的作用

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鮮明,能把事物說的更透徹、更全面。

三、辨析:對偶與對比

1.對偶的基本特點是“對稱”,對比的基本特點是“對立”。

2.對偶主要是從結構形式上說的,它要求結構相稱,字數相同;對比是從意義上說的,它要求意義不同,但不管結構形式是否一緻。

3.對偶裡的“反對”從意義上說是對比,從形式上說是對偶,這是修辭方法的兼類現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