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陳子昂登幽州台歌是什麼詩

陳子昂登幽州台歌是什麼詩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1-22 10:08:30

  盛唐大詩人陳子昂在登上北部邊塞的幽州台時,遙望四野,傷時懷古,寫下了那首震古爍今、撼動人心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泣下。”殊不知,陳子昂在登台前後所經曆的那場戰争和這首名詩一樣有着令人深感震撼、永世難忘的力量,而其中的某些小細節卻又讓人忍俊不禁,啞然失笑。

  陳子昂登幽州台歌是什麼詩(陳子昂最凄涼的一首詩)(1)

  陳子昂

  話說公元696年,大唐(嚴格說是大周,因為當時在位的是女皇武則天)東北邊境的契丹族地區發生災荒,百姓食不果腹,流離失所,急需中央和地方政府撥糧赈災,但是,當時唐政府正在集中精力對付吐蕃的侵犯,而營州(治所在今遼甯朝陽)都督不僅對災情漠不關心,還照常征收賦稅,奴役邊民,在這種情況下,某些野心家打起了反唐自立的大旗。

  契丹的一個部落聯盟首領,松漠都督李盡忠自稱“無上可汗”,任命他的大舅子孫萬榮為大元帥,向臨近的營州和崇州發起了大舉進攻。營、崇二州相繼陷落,主将被殺,軍民遭難。

  消息傳到東都洛陽,女皇武則天大為震驚,随即派遣曹仁師、張玄遇、李多祚、麻仁傑等二十八員大将率兵征讨契丹叛軍。

  同時,為了一洩心頭之恨,也為了詛咒叛臣,武則天下聖旨把李盡忠和孫萬榮的名字分别改為“李盡滅”“孫萬斬”。

  八月底,曹、張、麻三将所率軍隊在黃獐谷(今河北遷安一帶)中了李盡忠的誘敵深入之計,幾乎全軍覆沒。此後,李盡忠故技重施,又給唐軍造成了重大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大詩人陳子昂跟随建安王武攸宜奉命來到了戰争前線。武攸宜是武則天的娘家侄子,太平公主丈夫武攸暨的堂兄,陳子昂在他的幕府中擔任參謀。

  陳子昂滿懷報國之志,渴望建功立業,但武攸宜卻并非胸有韬略、知人善任之人。在武攸宜的錯誤指揮導緻前鋒受挫後,他便隻是敷衍觀望,不敢再次出戰了。陳子昂主動請纓,要求帶領一支軍隊上陣殺敵,武攸宜卻因為他“素是書生,謝而不納”,報國心切的陳子昂幾天後二次請戰,竟然激怒了武攸宜,被削去參謀之職,降為軍曹。

  陳子昂壯志難愁,悲憤難抑,在日落黃昏時分,獨自一人登上了幽州台,燕昭王當年招賢納士複興燕國的地方,這才有了流傳至今的《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登幽州台歌是什麼詩(陳子昂最凄涼的一首詩)(2)

  登幽州台歌

  不知是武則天的詛咒起了作用,還是純粹屬于意外的巧合,李盡忠在這個兩軍對峙的關鍵時刻竟然染上了重病,而且很快就死了,契丹軍一時間士氣低落,人心渙散,隻好暫時撤退。

  為了盡快解決契丹人的叛亂,武則天又派出了名将王孝傑和蘇宏晖率領的十萬大軍。

  然而,興奮過度的武則天忽視了這個事實——雖然“李盡滅”死了,但“孫萬斬”還活着,而且後者比前者野心還大。

  孫萬榮也是個不好對付的角色,面對強敵,他臨危不亂,想出了兵分兩路的對敵之策,這邊用誘敵之計将求勝心切的王孝傑的精銳前鋒包圍在東硖石谷,那邊派兵把随後趕來的蘇宏晖大軍攔在峽谷之外。最終,寡不敵衆的前鋒部隊幾乎全部為國捐軀,主将王孝傑墜崖殉國。

  大獲全勝的孫萬榮随後展開了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他把軍隊分成三部分,戰鬥力不夠強的兵士們跟随他妹夫乙冤羽在後方修建新城,同時負責保護老弱婦幼;一部分精兵良将由他親自率領,向武攸宜駐守的幽州(今北京天津交界處)發起進攻;另一部分在别帥(即副元帥)何阿小、駱務整的帶領下南下入侵現在的河北中部一帶。

  為了造成更大的聲勢,獲取更大的戰果,孫萬榮還派出五個使臣去聯絡西邊的後突厥的墨啜可汗,希望和他聯起手來搶占大唐的土地、人口和财富。

  陳子昂登幽州台歌是什麼詩(陳子昂最凄涼的一首詩)(3)

  孫萬榮

  孫萬榮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使臣們在路上走散了,三個先至,兩個後到;他更沒想到的是,他們帶給墨啜可汗的是截然相反的消息,這個事件足夠可笑,産生的結果則着實可悲。

  先到的三個使臣告訴墨啜:“我契丹已破王孝傑百萬之衆,唐人破膽,請與可汗乘勝共取幽州。”墨啜聞言大喜,以绯袍賜之。後至的兩個使者見墨啜有責怪之意,吓得把李盡忠已死、唐軍主力猶存以及契丹軍的動向全盤端了出來。墨啜這時才知前三個使臣企圖騙他出兵,大怒之下将三人殺死,把绯袍改賜給後兩個使臣。

  墨啜得知契丹後方空虛的消息後改變了主意,決定發兵進攻契丹新城,先撈一筆大财再說。新城在被圍三天後陷落,墨啜擄走了城裡的所有人口和物資。

  後院失火的噩耗傳到孫萬榮軍中時,軍心登時散了,因為很多契丹兵将的家人都在被突厥擄走的民衆之内,在這種情況下,被迫和契丹人一起作戰的奚族将士悄悄站到了他們的對立面。

  唐軍大将楊玄基注意到了孫萬榮有撤退的動向,就抓住時機向敵人發起了進攻,奚族兵将則趁勢退出并順手給了契丹軍一擊。腹背受敵的契丹軍被打得狼奔豕突、死傷慘重、丢盔棄甲、狼狽不堪的孫萬榮眼見兵敗如山倒,大勢已去,隻好帶着身邊的幾千精銳騎兵拼命突圍而出,一路向東奔逃。

  在逃回契丹故地的路上,孫萬榮又遭遇了唐軍另一骁将張九節的阻擊。張九節根據已經獲得的軍事情報,在孫萬榮可能經過的地方排兵布陣,以逸待勞,把敵軍的精銳騎兵打得人仰馬翻,滿地找牙,幾乎全軍覆沒,最後隻有孫萬榮帶着幾個親兵親将僥幸逃脫。

  在各路唐軍的圍追堵截之下,孫萬榮身邊的兵将越來越少,當他逃到潞水(今京津冀交界處的潮白河)東面的一片樹林,停下來喘口氣時,才發現跟在身後的人已經屈指可數了。眼見得自己前無退路,後有追兵,上天無徑,入地無門,孫萬榮不由得暗自哀歎:“今欲歸唐,罪已大。歸突厥亦死,歸新羅亦死。将安之乎!”他的這聲歎息讓他身邊的奴仆徹底心理崩潰了,他們絕望地殺死了曾經的主人,帶着孫萬榮的腦袋向唐軍投降。

  見到“孫萬斬”的頭顱,女皇武則天方才大大地出了一口惡氣,餘怒未消的她下令把這個叛賊的腦袋挂在四方館大門上示衆多日以儆效尤,四方館就是大唐朝廷接待周邊民族和國家使者的官方機構。

  大詩人陳子昂經曆的這場慘烈戰争至此終于畫上了一個沉重的句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