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8-04 12:21:09

  丨酸酸辣辣就是我丨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1)

  ▲ 為龍舟賽長桌宴準備的涼拌茄子。攝影/馮四方

  -風物君語-

  風物君和貴州的緣分

  想必大家已經很熟悉了

  我們寫過貴州的山與河

  寫過貴州的辣

  當然,還有遵義這個好吃的地方

  今天再給大家介紹一個美食之城

  安順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2)

  貴州是什麼味道?

  如何定義“貴州味道”,是個難題,因為它遠不止大家熟知的“酸”和“辣”。

  從地理上看,貴州在曆史上很長一段時間是與中央政權遙遙相對的“化外之地”,這裡世居的也多是非漢族群,所以把黔味道的底色說成是少數民族風味,并不為過。

  

  ▲ 酸魚。攝影/陸宇堃

  貴州味道豐富又獨特,卻并未以“黔菜”之名揚名,除了它的菜色深受周邊省份的影響,更是因為貴州菜沒有發展出獨一無二的烹饪技藝。“菜系”的核心和靈魂,是處理食材的烹饪方式。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4)

  ▲ 羊肉粉。攝影/陸宇堃

  位于西南邊陲之地的貴州,雖然本是烹調之技貧乏的地方,卻恰被幾個菜系大省環繞,川菜的麻辣鮮香、湘菜的燒臘勁爽、粵菜的清烹淡調,随着阡陌交通在黔地形成了口味的交彙。同時,貴州作為移民大省,不同時期的移民潮相互作用從根本上造就了“黔菜”的特質——融合,這是一種美味不問出處,口味海納百川的特質。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5)

  ▲ 貴州的美食與這份五色糯米飯一樣多彩。攝影/楊秀勇

  如果想體驗“黔之味”這種生于阡陌交通的特質,那麼位于黔中的安順,或許是你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6)

  自帶商業光環的安順小吃

  安順商貿發達,當地的小吃因此繁複多樣。安順建城于明朝,地理位置處于“扼鎖滇黔”,是滇黔主要通道的要塞之地,安順逐漸成為貴州全省的重要商埠,被稱為“貿易之冠”。清人吳其濬在《滇行紀程》描繪了當年的圖景——“安順府城圍九裡……賈人遠集,遠勝貴陽”。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7)

  ▲ 發達的貿易是安順美食發展的助推器,稻米則是誕生各種美食的基礎。攝影/陸進平

  等到民國,貴州開放煙禁,倡種鴉片,為此,川、湘、粵、桂等販煙大商雲集安順,安順一躍成為了大型物資集散地,據《續修安順府志》記載,“四通八達,商賈輻辏,紗羅綢緞,光怪陸離;洋貨足頭,争奇鬥豔;商業之盛,甲于全省。”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8)

  ▲ 小鍋涼粉,名叫涼粉,其實是砂鍋煮成的。攝影/李立洪

  商業的活躍推動了安順商圈格局的形成,“自城門至大十字鐘鼓樓,街長裡餘,寬三丈餘”,往北三處,“一通蔣衙街,二通望春台,三通儒林路”,往南四口,“一通曹家街,二通碧漾灣、三通顧府街,四通同知巷”,安順小吃就在商圈内生發、興盛和傳播,這些小吃點心,其實是食客無數張挑剔的嘴試驗出來的。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9)

  “貴陽的穿着,安順的吃喝”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10)

  ▲ 剪粉。攝影/李立洪

  安順小吃之密集,連省會貴陽都要禮讓三分。顧府街頭看似低調的幾家粉面攤,說起來個個都有幾代人的傳承,每一家都算得老字号。

  走遍安順城的最好方式就是:吃過去。當然,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想法,每個來到安順舊城的遊人,都想試試“過街調”,從街這頭吃到街那頭,從這條街吃到那條街,逍遙又自由。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11)

  ▲ 裹卷。攝影/李立洪

  裹卷是安順的經典冷食小吃,食客可自選四種秘制辣椒醬。番茄肉沫醬入口時,先是粉皮爽口的涼,繼而是餡,被裹起來的酸蘿蔔、綠豆芽、酥黃豆都是極為爽脆的食材,甜辣裡還有一點酸,唇齒之間都覺得輕松爽快。更辣幾分的泡椒風味裹卷,整體口味延續了清爽的味道,辣椒醬濃郁的香辣略帶霸道地轉悠了一圈,讓人必須接連吃好幾個,才能罷手。

  裹卷以一口就能吃進嘴裡的大小為宜,但也随着市場需求,出現更能飽腹的大尺寸裹卷,也可以自己搭配米皮的配菜和醬料。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12)

  ▲ 油炸雞蛋糕,是很多安順人的早餐首選。攝影/李立洪

  在路邊不起眼的角落裡,總有一汪油鍋燒得正沸騰。雞蛋糕被炸得個個金黃酥脆,讓人忍不住拿起一個熱氣騰騰的糕,就想直接往嘴裡送。但是這雞蛋糕,需淋上辣醬和折耳根食用,才算是吃對了。

  油炸雞蛋糕原産于鎮甯,制作起來像是“三明治”:先是用大米、黃豆漲發後摻入米飯、粉絲末,然後搗磨成漿,裝入金屬六邊形模具,填入餡,再裝漿後,炸至金黃後取出,脆殼金黃,内瓤雪白。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13)

  ▲ 雞蛋糕油炸後外酥裡嫩的口感,再加上辣椒水和折耳根調味,配合鮮磨豆漿,一天才算正式開始。攝影/李立洪

  安順小吃走的一貫是富油重辣的路數,卻毫無上火、粘牙之氣。由于受東南季風的影響,即便是最冷的一月,安順最低溫也維持在4攝氏度。冬無嚴冬,夏無酷夏的環境,塑造了安順小吃冷、熱兼具的格局,熱食聚而食之,大汗淋漓,冷食鮮腴爽口,痛快至極。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14)

  ▲ 沖沖糕,一種糯米甜品。特制的大錫壺一邊煮水,一邊在壺蓋上蒸糯米糕。備好的碗裡放上荸荠粉,用冷熱水交替沖開成糊,把蒸好的米糕放進去,再澆次開水,放上玫瑰紅糖、花生米、芝麻拌勻即可。攝影/李立洪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15)

  米和辣的花樣結合

  安順小吃有兩大靈魂——辣椒與米。

  在外地無法複制安順小吃的原味,有一大原因是辣椒的新鮮度受損。在安順,若是辣椒做不好,小吃牌子也立不牢。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16)

  ▲ 貴州人的廚房裡沒有了辣椒,就相當于沒有了靈魂。攝影/彭凱劍

  以辣椒為食材衍生的各種佐餐調料,是安順小吃的靈魂所在。可以說,每一家老字号的辣椒醬都是獨家秘方,味道各有千秋。自釀辣椒,對于安順人來說并不是難事。每年八九月份,趕上朝天椒、野青椒上市,城内家家戶戶就開始用最傳統的方法制作“糟辣椒”。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17)

  ▲ 糟辣椒。攝影/夏功文

  “糟辣椒”,是貴州“剁椒”的叫法,取來新鮮辣椒,加生姜、蒜瓣、生花椒等輔料手工剁碎,再放入鹽、糖、白酒調味,放入壇子裡腌制。經過半年的靜置發酵,到了年底,壇子内的糟辣椒釋放出了一絲酸辣的香氣,就算是成功了。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18)

  ▲ 絲娃娃,貴州美食的代表選手之一。攝影/潘軍翔

  安順人對面食的興趣總是差了幾分,研究各種米食倒是興緻勃勃。無論是米漿,還是米粉,講求的都是一個新鮮,當地曆來發達的食品輕工業,晝夜不息地運轉,為城内每一張挑剔的嘴源源不斷地供應食材。安順有碾米業、米粉業、豆粉業、豆腐業等數十種,碾米業使用礌石把稻谷碾制成米,或借助水力碾米,養活了全城千餘米工。米粉業以米磨制成米粉,所制的粉條細勻精潔,最适應小食。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19)

  ▲ 糯米制品對于貴州人來說,如水和空氣般不可或缺。攝影/楊通榮

  糍粑是貴州最常見的食物,原料都是糯米,大緻可以分為現吃、火烤、油炸三類,現吃,就是把糯米飯舂成糍粑後,放在帶溫度的鐵鍋裡,揪成小團,包上甜鹹餡,一邊揪一邊吃。火烤的有白片糍粑,不包餡,切片後烤熟,敷上黃豆面即可食用;豆沙粑,顧名思義,内包豆沙餡兒,呈扁圓形;油炸的糍粑,有片糍粑、片糕粑、豆炒粑。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20)

  ▲ 清明粑。攝影/夏功文

  清明粑是當地人對清明草和米面的高級發揮,師傅取來糯米面和粳稻米面,加上清明草、水開始和面,兩種米的結合,中和了過度糯粘,又帶着一絲女子的溫柔。我吃的清明粑是豆沙餡,咬下去半口,豆沙的氣味飄出來,吃得急了,香氣蔓延到鼻腔,直直地甜到人心底,是一種平實又帶着點活潑的甜味。西南人更喜鹹餡,用糟辣椒搭配肉末豆腐幹。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21)

  ▲ 油炸粑稀飯。攝影/夏功文

  還有一道富有創意的晨間小吃,叫做“油炸粑稀飯”,将米和油藝術性地混煮,再加上一勺黔中特産“引子”,粘稠濃郁的稀飯與摻了米香味的熱油,安慰了一大早空虛的腸胃,油炸粑則保持了它的酥脆香濃。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22)

  安順人的生活,從餐桌上開始

  消費生活讓安順的食物一點一點金貴起來,也養出了安順人食不厭精脍不厭細的生活熱情。清末民初時,安順的餐飲業開始飛速發展,《續修安順府志》載:“市場繁榮,大異往昔。商人獲利頗豐,生活日趨奢靡;以筵席論,過去不過盤盤菜、八大碗、蹄筋頭,今則為海參席、魚翅席、燒烤席。”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23)

  ▲ 忙碌的小鍋涼粉店。攝影/李立洪

  不論哪個階層,但凡願意講究的人家,女主人都有一身好廚藝。一年四季,皆制應節小食,三月三做清明粑,四月八吃糯米飯,九月重陽打糍粑,臘月初八又該熬臘八粥,食之有味,清歡無限。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24)

  ▲ 安順街頭小吃——烤豆腐。攝影/潘軍翔

  戴明賢曾在《一個人的安順》中提到安順小城的市井之聲,“三更前後,市聲俱寂,獨有‘炒米糖開——’的叫賣聲”,此外也有零星的幾家面館營業,在長夜中安靜地吐露出白汽,等到天稍亮一些,“賣甜酒——”,“印拓粑混糖粑!”,“熱——糕粑——啦!”伴随着一聲聲叫賣,天際變成青白色,日光逐漸晃眼,安順舊城越發熱鬧起來,溜達到東大街一帶,尋着聲和味,便可找到絕好的早餐館子。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25)

  ▲ 安順街頭的食客。攝影/李立洪

  安順人還有一套逗趣兒的早餐“行話”,多放食油稱“漫子足”,不要辣、蔥叫“免紅”、“免青”,湯多叫“湯寬”,連湯匙和筷子都有别稱——“鴨子”和“蒿杆”。

  安順的早餐也有明顯的融合特質。破酥包是雲南點心,但在安順也遍地開花。隻有趕早才能買到剛出爐的包子,趁着熱乎勁兒咬開一口,能看到一層層酥皮,配合豬肉鹹餡,入口即化,口齒生香。裹卷也是在安順街頭最常見的小吃,一般論盒賣,回家路上随手買上一盒,帶回家老少鹹宜。

  小吃攤生意慘淡旁邊卻很火(在小吃攤上消化一座城市)(26)

  ▲ 破酥包。攝影/李立洪

  每天清晨,到儒林路吃早飯總是不錯的選擇。老街上的青石路面,被時間磨得圓滑可鑒。隻要有琳琅小吃的日子,小城就永遠保持着氣定神閑,古樸平和的姿态,一如歲月本身。

  來源:原創: 風物菌 地道風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