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速度的背後,是一場鮮為人知的饑荒
20世紀初,前蘇聯曾經創造過一個奇迹,那便是從一個落後的前農奴制國家,在短短幾十年内發展成為世界先進的工業化國家。
雖然在1861年已經在名義上廢除了農奴制,但這明顯是一次非常不徹底的改革,在進入20世紀的前幾年,它不僅在歐洲略強面屢屢失利,還敗給了亞洲新興國家日本,成為了徹徹底底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吊車尾,所以說前蘇聯建立後,它的發展速度真的是可怕的驚人。
但人們對這幾十年他所經曆的真實情況,卻少有提及,直到前蘇聯解體以後,部分機密文件被解密,人們才看到了,在那幾十年中,前蘇聯人民是經曆了一個怎樣的生活,比如這一場發生在1932年-1933年,鮮為人知的烏克蘭大饑荒。
激進的工業化背後,是被壓榨的農業
1924年後,前蘇聯推動了一項急速工業化改革,其目的也是趕超西方工業化國家,在這份計劃中糧食生産占到了核心地位,因為國家需要靠出口糧食換取外彙,進而向外國購買工業機械。想要迅速擴大出口糧食有規模,必須要增強國家對農業生産的管控。
其實這種做法在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十分常見的,當初的英國正是因為農業生産力水平的提高,讓一部分農業生産者轉移到了城市當中,才逐漸促進了工業化。在英國的這一過程時間較為充裕,且是在廣大殖民地為依托的背景下發生的。反觀前蘇聯,這一過程就較為激進了。
在前蘇聯的這一個5年計劃當中,鋼鐵産量都要成倍增加,這背後就是大量的農産品出口,但如果糧食和土分散在農民手中的話,國家就很難保證糧食的出口規模,所以前蘇聯采取的策略是将農場集體化,但這一政策對于很多農民來說并非什麼好事,尤其是那些生産力水平較高,生活較為富裕的農民,因為如果實行了這項政策,他們的生活質量和收入都會大為縮水。
但在前蘇聯由國家機器主導的行政手段下,即使農民不願意,表面上也是沒有什麼辦法的,現在背後卻産生了極強的抵觸情緒,表現在行動上便是農業生産上的不積極。所以根據後來披露出的1931年至1932年的農業生産數據可以看出,前蘇聯糧食生産的規模不增反降。但在當時的官方宣傳中,卻是年年“大豐收”。
這在某種程度上為後來的饑荒埋下了伏筆。
饑荒來了,為何城市裡的人們卻不缺糧?
因為官方宣稱的大豐收,就意味着在出口規模上不能降低,因為降低便意味着自相矛盾,所以在糧食生産規模下降了這幾年,國家征收的糧食數量不降反增。即使部分農民試圖藏匿起一部分糧食,會被嚴格的搜查政策被迫上繳,而一旦被發現有藏匿行為,以罰金形式上繳的糧食将更多,留在農民手中的糧食就更少了。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城市中的工人往往擁有充足的糧食供應,對外出口糧食也逐年增加。這一差異在前蘇聯是十分普遍的,尤其是對于烏克蘭這樣的以農業生産為主的地區,由政府主導的糧食收繳工作更為徹底,也更為積極,當時的行政政策是對于不上繳糧食的農民能夠處以死刑或10年監禁。
在當時執行這些政策的人們眼中,雖然他們在婦孺的哭嚎聲中奪走了她們的口糧,卻是在“積極”促進城鎮化,讓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對于農民來說,并沒有城市人所謂的糧食保障,失去的口糧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也包括活下去的希望。
就這樣烏克蘭地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饑荒。
饑荒過後雖有改善,但卻為前蘇聯的衰敗埋下了伏筆
當饑荒開始蔓延的時候,那輛士兵被派去守衛城市中的糧食倉庫,裡面存放着正是從農民手中“上繳”來的糧食。所以我們會發現一個十分怪異的現象,饑荒發生後,餓死的往往是作為糧食生産者的農民,而不參與農業生産的工人,也就是城市人,幾乎沒有餓死的,甚至生活水平并沒有受到影響。
在當時烏克蘭的廣大農村,和曆朝曆代的饑荒别無二緻,人們饑不擇食,老鼠,麻雀,蚯蚓,甚至是螞蟻,都被拿來做食物,皮革和皮鞋更是成為“上好”食材,但當能吃的東西吃完之後,人們就真的沒有吃的了。
當時的前蘇聯官方對這次計劃的解釋是,這些農民過于懶惰,沒有能力種出足夠來喂養自己的糧食,總而言之都是他們自己的錯。在饑荒的高峰時期,也就是1933年初,前蘇聯還在國家内部實行了護照制度,目的便是為了防止烏克蘭地區的饑荒逃難者,逃往城市。
在饑荒結束的1934年,前蘇聯政府縮減了國家征收糧食的比例,允許了一部分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正是這部分土地成為後來前蘇聯的主要糧食生産貢獻者,至于那些集體化的農場,所以依舊保持着極低的生産率。
而從此以後,擁有世界最廣袤土地的前蘇聯,卻走上了糧食生産依賴進口的窘境……
位于基輔的大饑荒紀念碑
直到新世紀,随着前蘇聯機密文件的公開化,人們才逐漸了解到了上世紀30年代的,那一場饑荒。在2002年,烏克蘭政府将11月22日定為“饑荒紀念日”,用于緬懷在那一場饑荒中失去生命的烏克蘭農民,如果說他們的這種“犧牲”是前蘇聯輝煌成就背後的墊腳石,但隻可惜就連這份輝煌,也成為了泡影。
誰是誰非,都淹沒在了曆史長河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