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Modern love》第二季終于回歸了,不知道第二季是不是和第一季一樣是《紐約時報》專欄裡的真人真事改編的。看完第一集,“成年人的愛情童話”這句話,第一時間蹦了出來,所以我多麼希望這樣的故事是真實存在的。
故事一開始我們會看到一位忙忙碌碌充滿耐心的中年女醫生,上班、下班。回到家裡有可愛的小女兒,電腦屏幕上有正在視頻連線的上大學的大女兒,也有能開心聊天的老公,我們會認為這就是标準的幸福中産家庭。
問題出在一台亮眼地跟她有些不搭的敞篷跑車上,但這台車是個40歲“高齡”老爺車,頻頻故障。此時他們家裡經濟出了狀況,首要的問題是如何省錢,兩人開始商量,丈夫建議她賣掉這輛修理費用極高的老爺車,她建議丈夫賣掉他的船,他們彼此都答應了。
女主下定決心要賣,可當買主真的來了,他告訴買家的全是這輛車有多麼不好,很顯然她内心不想賣,這輛車對她有什麼特殊意義呢?故事回到了女主的青春時期,原來那是她當時的男朋友省吃儉用學習之餘打兩份工買下的車,然後就是他們甜蜜的戀愛、訂婚、結婚、有了可愛的女兒,這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一開始出現的她的丈夫并不是她第一任丈夫,大女兒是第一任丈夫的女兒,可這第一任丈夫後來生病去世了,于是這輛車就承載了他們所有的回憶,在前面的劇情中會看到,她一個人坐在車裡會自言自語,其實她是在跟去世的丈夫聊天,幻想他坐在旁邊,給他講述自己最近的生活,女兒的男朋友等等日常瑣碎,就像他還在一樣。
盡管女主萬般不舍,可還是積極找買家在賣車,成年人的理智告訴她賣掉車才是她要做的正确的事,畢竟眼前的生活才是第一位的,可當大女兒知道她要賣車時,雖然嘴上說着理解,但是表現出了明顯的傷心和不舍,這讓女主再也忍不住跟丈夫發火了,甚至說她很孤獨,但車還是賣掉了。
童話時刻來了,賣掉車後兩人開誠布公那段對話,任誰都會被感動的吧,女主坦陳她說服自己在做正确的事,跟丈夫道歉說不應該因為賣車遷怒于他,其實應該感謝他,是他讓他們的生活步入了正軌,那輛車其實一直在牽絆她,就像時光機,坐進去就回到了過去,還告訴丈夫她會在車裡跟去世的丈夫聊天,還留着去世丈夫的毛衣,有時候會拿出來聞,覺得他在抱着她,等她講完,以為丈夫會離開她。
可她丈夫卻說:“我不覺得你能控制這樣的事,對于經曆喪親之痛的人來說,有些人很難讓死者繼續存在,他們恢複得很快,然後繼續生活,他們為此内疚,另一些人很難讓死者真正離開,他們餘生都放不下死者,這就是愛和悲傷,親愛的,沒有規則”。
她問起她去世的丈夫這麼頻繁地出現在他們現在的生活中,他會困擾嗎?
她丈夫回答道:“他死的時候你還愛他,對嗎?愛就體現在這樣的時刻,希望悲傷會消退,最終變成回憶,我跟你在一起時,就知道你有多愛他,我是成年人,但我也知道心裡有多少空間,這吸引了我,你擁有我見過的最廣闊的心胸,我看你怎麼對待我的父母,你的病人,我們的女兒,我就能明白,如果其中能給我留一點空間,這就遠遠超出了我對生活的期望”。
女主聽完由衷地說了句:“我怎麼能如此走運兩次”。屏幕前的我很想說這句話,真的太走運了,在失去摯愛後,再次擁有了一位真心欣賞她,體諒她的人。
但最讓人淚奔的是之後,她丈夫帶着賠罪的禮物找到買家,用賣掉自己船的錢又給她買回了那輛車。其實沒有買回這段我也完全能接受,現實就是現實,有上面那段話,已經很完美了。
成年人的那份成熟的體諒,是有過閱曆後的理解和懂得,不是年輕人簡單直接的非黑即白,他會體諒妻子忘不掉逝去的親人,如同他忘不掉自己逝去的母親,他們會理解人生的不易,很多事情的不由自主,在愛之上還有情分,那種相互的支撐和溫暖同樣難得。這就已經夠童話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