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全球都在通脹呢

為什麼全球都在通脹呢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4 00:02:24

  如今的世界經濟,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通脹危機和債務危機。尤其是通脹危機,以歐美為首的主要經濟體幾乎全部淪陷。

  數據顯示,歐元區19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達到8.6%,創下自1997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記錄。

  為什麼全球都在通脹呢(為什麼全球都在通脹)(1)

  根據統計,通脹率超10%的歐元區國家共9個:愛沙尼亞(22%)、立陶宛(20.5%)、拉脫維亞(19%)、斯洛伐克(12.5%)、希臘(12%)、斯洛文尼亞(10.8%)、盧森堡(10.3%)、比利時(10.5%)、西班牙(10%)。

  總體來看,能源價格上漲是導緻通貨膨脹率創紀錄的最主要原因,能源價格飙升41.9%。

  為什麼全球都在通脹呢(為什麼全球都在通脹)(2)

  美國通脹已經達到40年來的新高,5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8.6%,漲幅創1981年12月以來的最大值。英國的通貨膨脹水平更為嚴重,5月CPI同比漲幅9.1%,達到1982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IMF 預測 2022 全球平均通脹率将達 7.4%,創 1997 年以來新高,通脹風險上行将為全球經濟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為什麼全球都在通脹呢(為什麼全球都在通脹)(3)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面臨嚴重通貨膨脹的時候,中國5月CPI同比上漲隻有2.1%。為什麼在全球通脹浪潮中,中國能夠很好地控制住物價指數,避免陷入通脹危機之中呢?

  通脹的本質是啥? 通脹可以簡單理解為物價上漲。費裡德曼說過,通脹的本質,是一種貨币現象。但這樣描述對一些朋友的理解還是有點抽象,咱們再簡化一下。

  從貨币供給與物質供給來說,假設市場上有100塊錢,對應的是100個雞蛋。現在印刷貨币太多了,變成了500塊錢,那麼1個雞蛋的價格就由1塊錢漲到了5塊錢,這就是通脹。

  在過去幾十年,是世界各大經濟體債務危機累加的幾十年。世界各大經濟體不斷地放水刺激經濟,市場上印太多錢了!

  尤其是2020年初,因為疫情的影響,世界各國都開啟了印鈔模式。

  下圖可見,中國是自2001年加入WTO之後,央行資産負債表開始擴大。而美歐日則是自08年開始一路寬松,在2020年疫情期間更是陡增式放水。

  為什麼全球都在通脹呢(為什麼全球都在通脹)(4)

  關聯現實經濟中,我們暫且用雞蛋代替生活中的基礎民生用品。國家多印的錢可都是上萬億,為什麼我們基礎民生物資價格與十年前相比差别不大呢?比如說我們吃的雞腿,雞蛋餅,十年間漲了幾塊錢?還有過去十多年美國印鈔機都冒煙了,為啥多年炸雞都是一個價?直到最近通脹了,價格才上去?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就中國而言,基礎民生物資價格與市場關聯度小,主要是國家調控,用經濟學術語來說,屬于“扭曲價格”。

  1978年以前,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要發展資本密集型(也就是超級費錢的)重工業産業鍊,隻有國家統籌管理,将另外的一些領域價格扭曲了,把錢擠出來,往重工業上砸。

  後來改革開放,我們與俄羅斯最大的不同是,北極熊玩的是休克療法,就是一夜之間從黑到白,過去的全否定,一棍子打死,直接開啟市場經濟,不留任何緩沖空間。

  而我們屬于“漸進式”改革,就是先計劃經濟單軌制,再計劃與市場雙軌制,慢慢地一步步朝着市場經濟單軌制前進。這個過程中,是一點點緩慢放手的。這過程中凡是牽涉到國防安全,民衆基礎物資,軍事安全等領域的,還是國家壟斷,也就是價格還是處于計劃經濟中,統一由國家說了算。

  想想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鹽,糧食等物資的價格就明白了。

  記得有個經濟學家說過,隻要是農業國轉向工業國,要想發展成功的,必須是從國家主導型經濟開始的。日本,中國等都是這個模式,印度為啥不成?因為太散裝了。俄羅斯是國家主導不錯,放得太徹底了,直接休克式放權,那麼好的重工業底子竟把自己玩成資源國了。

  第二個原因,物價指數與産能高度相關。

  這個很好理解,随着國内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工業産能大大提升。規模經濟壓低生産成本,生産效率大幅提高。國家是100天内多印了1000塊錢,可是工廠也在100天内多生産了1000件襯衫,供需之間相對應,物資價格水平自然就被拉平了。

  比如說美元,美國那麼無節制的放水,美國照樣幾十年物價沒啥變化,一元炸雞還是那個一元炸雞。這裡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元是世界貨币,可以全世界收鑄币稅。

  這個鑄币稅就是人家可以拿美元全世界買買買,過去幾十年是發展中國家産能不斷提升的主要時期。美元雖多,世界工業品生産得更多,一對沖,美國炸雞當然還是一個價,歐元區也是一個道理。

  第三個,通脹是結構性的,每個國家都有吸收資本的蓄水池。

  假設國家釋放了1萬億的資本,怎麼釋放的?通過信貸!

  國内民衆用信貸買了房,房地産成了國家放水的蓄水池,這1萬億被鎖到房地産上,未曾流到實業和民生領域,那麼國内CPI(物價指數)自然也就不會提高,提高的是房價。

  或者換一種說法,通脹是存在的,但是不在沒有房子的窮人手中,通脹是屬于富人世界的。

  窮人掙得工資購買了雞蛋餅,雞腿等日常生活用品,價格也就漲了幾塊錢,感覺幾十年這消費品價格也沒啥變化,每日喝喝小酒唱唱小曲,日子一天天重複着。

  富人買的股票,買的核心區域的N多套房子,價格早翻了好幾倍了,通脹是在股票和房子裡,變成了紙面财富,把富人的階級又推高了一層。

  過去幾十年,各個國家CPI沒有漲上去的原因主要就是結構性通脹,比如說美國錢都流入股市了,中國的錢很多都流入房市和基建領域了,日本的錢都流到債市了。

  為啥資本這麼聽話,往這些領域流動呢?因為這些領域利潤高,資本的本性是追逐利益同時規避風險。中國前些年的實體經濟是代工經濟,辛苦還掙錢少。科技研發也處處受限,因為缺乏法律規範和知識産權保護,高附加值領域沒有打開。民生領域呢,國家不讓碰,沒有市場化資本進不去,進去了也是不掙錢。

  所以說,結構性通脹的本質就是資本情緒引導下,選擇性聚集引起的。

  現階段全球主要經濟體陷入通脹的原因 寬貨币 低通脹維持了幾十年,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咋就又陷入了通脹危機了呢?

  我們再探究下通脹的本質,也就是貨币超發的本質。貨币超發是美國帶領全球開啟信用貨币體系下,領頭無克制印鈔引發的。

  為啥能無克制印鈔,因為這種貨币體系沒有錨,印錢太方便了。

  以前美元還和黃金勾連,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後,美元就和糧食,石油相錨定了。一個是人類的食物,一個是工業的食物。但是這兩樣産能一直在提升的,糧食随着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一年比一年多,油氣也随着探測開采越來越多,美元要保住世界份額,自然越印越多。

  人們手裡的錢多了,需求就多了,因為錢需要流動起來才有價值,所以,世界需求是擴張的。

  但是在疫情期間的産能供給端,卻是向下的:

  全球供應鍊短缺,物流,人工都斷了,産能跟不上不說,生産出來運輸出去也受限;

  俄烏沖突造成的能源,農産品(含化肥等物資),金屬原材料等三方面短缺;

  疫情開始之前,全球幹旱等原因造成的糧食危機;

  為什麼全球都在通脹呢(為什麼全球都在通脹)(5)

  需求向上,供給向下,貨币印發的速度超過了産能增加的速度,基礎原材料和能源價格持續上升,最終推高所有工業品價格。

  據統計,跟疫情之前相比,美國市場的塑料價格漲了71%,歐洲市場漲了112%,美國的鋼鐵價格漲了76%,歐洲更是上漲了184%,鋁的價格翻了幾乎一倍。

  在俄烏危機影響下,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簡直是一天一個樣,越來越高。歐洲國家因為參與對俄羅斯的制裁,甚至出現了天然氣荒,石油荒,嚴重影響到國内正常的生産生活秩序,不得已之下,歐洲一些國家又開始全球購買煤炭資源。

  在原材料和能源價格的上漲推動下,整個産業鍊條上的每一個環節自然都會受到波及,沒有誰能夠幸免,結果就是全社會的通貨膨脹,物價的普遍上漲。

  中國為什麼不通脹? 中國不是不通脹,而是結構性通脹。這個結構性通脹不僅僅是資産通脹,民生不通脹。而是民生裡的糧食,衣物等不通脹,但是油氣等需要進口的能源及原材料資源通脹,這也是大家感覺油價出行比以前吃力的原因,也是PPI和CPI出現剪刀差的原因。

  但是,國内PPI為什麼沒有向CPI傳導呢?這裡我們拿中國與美國等國家做一些對比,就能知道具體原因了。

  1、在中國,基礎民生物資由國家壟斷管控價格。

  這裡就不再說豬周期了,正好處于低位,拉低了CPI。

  說民衆剛需吧,比如說糧食,這個價格一直沒有市場化,屬于國家調控範疇内。對于油氣來說,也是國企壟斷,能源價格受國家調控。

  雖然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很高,但是我國與伊朗,俄羅斯等簽訂的都是“長協”,進口的都是俄羅斯相對便宜的油氣,進口成本并沒有被疫情和地緣危機過度推高。這又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國家很大的調控空間。

  加上國内還有煤炭可以替代油氣能源,我國煤炭可不缺,國家今年也增産了。

  但是美國市場油氣價格與國際市場挂鈎,自拜登上任以來,美國汽車加油站油氣價格上漲了1倍多。俄烏危機爆發之後,全美電力價格上漲了15%,歐洲電力價格更是翻了好幾倍。

  中國雖然也面臨進口石油價格大漲的沖擊,但是全國汽油價格從國際油氣大漲至今,大概上漲了50%左右,是美國上漲幅度的一半,電力價格基本不變。尤其是去年下半年,我國一些發電企業一直在賠錢發電,大家也看到過相關新聞。

  2、國家财政發力,打造新的貨币蓄水池——新基建領域。同時定向放水電動車,光伏等新能源領域,該領域研發和産業鍊建設吸走了大多數貨币。

  我們在上面講了,全球信貸貨币體系下,各主要經濟體貨币供應量都在增加,之所以不發生通脹的原因就是産能在增長或國内蓄水池把放出來的貨币給吸收了。

  現在全球經濟增長停滞,我國也到了經濟下行周期,為了刺激國内經濟複蘇隻有放水刺激,提振市場提供就業。

  資金流入某領域,就會推高該領域資産的價格。比如說房地産,現在國家已經認為房産泡沫足夠大,城市化進程,收入房價比,人均套數,人口紅利等都已經趨于峰值。而老基建也是通過綁定房地産和土地财政得以推進的,現在老基建和房地産這兩個蓄水池都不能再用了。

  股市的話,在美元加息和金融管制,注冊制未完善,高附加值公司群體基數較小的種種前提下,還不适宜成為新的蓄水池。

  而為了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同時替代老基建和房地産成為新的貨币蓄水池,要産業鍊足夠長,市場規模足夠大的也就隻有新基建(特高壓,光伏,風電,東數西算等)和新能源(主要是電動車)兩個領域了。

  新基建是為新的産業業态搭台子,與老基建彙集物流,人流不同,新基建主要是服務于信息流,資金流。

  兩者的資本注入模式也不同,地方政府靠着“老基建”,用鐵公基,市政綠化,公園水利等提升片區價值,從而提升地價和房價,然後是開發商融資開發,錢又以土地出讓金的形式流到政府财政那裡,最終用以償還做大“基建”的地方債務。

  這就是房地産 基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舊模式,可以說,大基建才是我國過去這些年來發展的核心動力。而這個閉環自帶BUG,在經濟發展的不斷循環中持續推高了地方政府債務,還推高了企業債務和居民債務,提前透支了國民财富。

  而新基建主要是國家财政支出,還有專項發債。除了上述資金來源以外,還有REITS,盤活現有的基礎設施,碳減排工具,股票注冊制,養老金制度等。

  總得來講就是國家加大赤字出錢,以及引流市場長效投資基金介入。

  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和國家的債務結構有關系,國内企業和居民債務率已經有些偏高,下階段将是國家加大負債,提高财政赤字,拉動新基建增速的發力階段。

  想要詳細了解這一塊的,可以點擊我的文章:基建還能搞幾年?

  關于電動車領域的分析也不多說了,在新能源領域我國已經取得了先發優勢,以前是歐美叫嚣着“環保”、“碳達峰”、“碳中和”等,其實就是想打打秋風收收費,順便打壓一下發展中國家産業升級轉型。現在歐洲通脹之下,也不提環保了,下架了環保少女不說,還大量進口煤炭補充能源,不過國内企業都沒法開工,居民都沒法開車或做飯,日常生活都成問題。就這還朝其他國家收取“碳排放”費,也真是不要臉面了。

  為此,我們的外交部還專門敦促美西方正視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稱:光喊口号是不行的!這很有一種觸底反制的感覺,非常的有底氣,把西方臉打的啪啪的。

  為什麼全球都在通脹呢(為什麼全球都在通脹)(6)

  3、居民債務杠杆高,需求端萎縮,價格無法向下傳導。

  國家對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問題總結的很到位,那就是三座大山的壓力:供給沖擊,需求收縮,預期減弱。

  預期減弱和需求收縮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居民債務率高企,需求受到抑制。另外就是疫情期間,大家都封控在家,除了日常生活所需,都開始了節儉生活,能不花的錢就不花了,消費欲望走低。

  這就造成PPI走高也就是生産成本走高,但是終端産品價格卻沒法漲,因為漲價就更沒人消費了。

  好比你生産個蛋糕原先是5塊錢,售價10元,利潤5塊。現在成本高了,一個小蛋糕制作成本8元,售價還是10元,漲到11都沒人買,利潤大大走低。

  這樣一來,企業加大信貸投資擴産的欲望沒有了,因為利潤太低了,掙的錢不夠還利息的,這也是我們前一段采取寬松的貨币政策,但是資金大多沉澱在金融系統内部空轉的核心原因。利息低了,錢供給多了,市場卻不需要,一直在金融系統内部來回拆借,而真正有需求的實體經濟又風險太大,銀行不敢放貸,最終資金低效空轉。

  這也是通脹低的原因之一,放的水挺多,貨币供給量挺大,但是沒有真正到市場上變成産能和消費,隻在金融系統内部來回流動罷了。

  4、國内産業鍊齊全,且一直是貿易順差。

  這個其實是最重要的,我放到最後說。中國制造業強大,生産力雄厚為中國帶來了以下兩個核心優勢:

  第一個是大量基礎工業産品自給自足;

  美國制造業空心化,大量基礎工業産品都依靠進口,尤其是依賴中國進口。好比超市裡的各種生活用品,我們自己造和買别人的肯定不一樣。

  疫情在美國爆發時,我國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住,國内人工和物流一切恢複正常,國民物資供需穩定。但是美國那邊港口卻發生世紀大擁堵,一邊是供應跟不上,一邊是到了港口沒有工人裝卸,大量生活物資堆積在物流各個環節,直接導緻美國超市貨架上空一大片。

  這個其實不止和産業鍊是否齊全有關,也和國家内部的動員能力(疫情控制)還有社會治理能力(經濟調配能力)有關。

  一個國家的動員能力和經濟調配能力強,疫情就能控制得快,産能就能恢複的快。加入美國和中國一樣,基礎動員和經濟調配能力都沒得說,美國那些港口堵塞,勞工缺失等各類物流問題很快就能得到有效解決。但是美國拜登政府卻看着那港口一堵再堵,隻會轉頭騙民衆說通脹是暫時的。

  想想我國每次因為封城,國家強大的物資調配能力,就能明白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物流配送,人手協調,社會治理等能力有多強悍。正是有了國家強悍的調配動員能力,加上重拳打擊那些發國難财的,炒作民衆生活物資價格的,物資得以供給充足,民衆心中不慌,物價當然不會升上去了。

  這在美國這個資本主義國家能做到麼?資本家們花大錢,好不容易把民衆物資擺上貨架了,趁着大家情緒悲觀,“适當”漲價是很自然的事情。

  還有中美貿易戰一直在持續着呢,美國一定要強加關稅給中國商品。疫情下全球供應鍊價格普漲,美國強加給中國的關稅多數都加到了美國消費者自己頭上,物價通脹少不了美國加的關稅助力。

  第二個是中國的全業态生産鍊足夠長,足夠全面,可以将原材料上升的價格給消化掉。

  比如說A組件因為油氣價格上漲,其價格也有所提升,但是B組件卻因為資源紅利或政策紅利價格有所下調,多個配件一組合,最後工業成品的價格又給抹平了。

  疫情期間全球産能淪陷,中國的全業态生産力開始供給全球的需求,巨大的貿易順差帶來天量的外彙。有外彙在手我們就可以在全世界尋找更合适的資源,用量把價格壓下去,這樣一來,在進口方面我們也有了議價能力,就可以更好的控制住輸入性膨脹。

  對比越南,疫情之後越南也承接了越來越多西方國家的訂單,是西方市場日用消費品和輕工業産品的重要來源地。越南的外貿總額增長非常快,但是最近卻出現了貿易逆差。

  這裡的主要原因就是越南産業鍊不齊全,需要進口大量組裝材料,這就會受到其他國家産品價格浮動和物流的影響。另外,越南的外貿出口多數是短期替代産品,也就是那種簡單的代組裝加工行業,越南提供的主要是勞力,掙得利潤很薄,出口産品附加值低,可替代性強,議價能力也就相對較低。

  加上上遊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價格的上漲,油氣價格的上漲,疫情對人工的影響等,越南出口掙得越來越少。同時越南國内市場又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商品,整體進出口貿易就出現了逆差。逆差越大,輸入性通脹越高。

  通脹有什麼影響?為什麼歐美甯願犧牲經濟也要壓制通脹? 通脹會使貨币貶值,造成貿易逆差,現在世界各大經濟體都出現了貿易逆差。

  好比越南,今年5月份逆差了。日本已經連續10個月逆差了,韓國連續3個月逆差了。就連出口經濟異常強悍的德國,也快不行了,4月份的順差隻剩下13億歐元,跌到了二十年内最低水平。

  長期逆差下去,出多進少,在各國都債務高企的情況下,國家主權債務危機風險就更大了。

  這國家破産相當于國庫沒錢了,不是相當于全世界宣布自己入不敷出,國防安全,科技研發,貨币霸權等都會受到沖擊。

  尤其是貨币霸權,在國際上地位弱了,簡直比被其他國家拿大炮轟都難受,因為自己的錢買東西少了,不好收鑄币稅了。大家可以把美元歐元等想象成歐美的産能,好比歐美是個公司,美元歐元是他們的商品,霸權弱了就是市場份額小了,不好出貨了,得打折出售了,這擱誰都受不了。

  所以,在全球核心生産力主要集中在以中國為首的歐亞大陸的前提下,美國帶頭,把全球各國的通脹都搞起來,把戰争挑起來,把能源危機,糧食危機推起來,大家一起通脹,美元霸權就保住了。

  除了保住美元霸權,還有就是穩住歐美國内民衆,因為通貨膨脹其本質算是一種财富再分配現象,通脹于無形中稀釋了底層民衆的剛需購買力,算是變相削減了底層民衆的蛋糕,使其财富處于蒸發狀态之中。長期通脹必然會帶來社會動蕩,民衆遊街抗議,社會治理成本走高等各種不穩定因素。

  這是美國兩黨争奪過程中博弈的關鍵點,誰也不願意失去底層民衆的選票。

  所以,拜登政府一直強調一定會加息抑制通脹,就算犧牲經濟也要摁住通脹,其實這是詐詞,詳細分析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用通俗的語言講清楚美國是如何通過加息挑起全球經濟戰争的

  分享就到這裡吧,感謝閱讀,歡迎關注@觀衆席上的阿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