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把楚格(Zug) 納入我們的自駕遊計劃純粹是出于好奇!因為楚格是瑞士最“富”的城市!瑞士的富裕是世人皆知的,而楚格居然是富裕中的翹楚!于是乎我很好奇,非要去看看這裡的富人們是怎樣生活的,環境怎麼樣、住宿怎麼樣、物價怎麼樣?從花城盧塞恩(又叫做琉森)前往楚格其實隻有27分鐘的車程,但我們經停了盧塞恩湖畔的玫瑰小鎮維吉斯(關于盧塞恩和維吉斯的遊記也會專篇介紹,敬請關注),由于維吉斯太迷人了,以緻于耽誤了不少時間!所以到達楚格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不過說實在的,傍晚時分也正是楚格最迷人的時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正趕上楚格的黃金時刻!
楚格是瑞士第三小的州:楚格州,的首府!楚格州僅比巴塞爾州和内阿彭策爾州大。楚格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地處蘇黎世和盧塞恩之間,依楚格湖而建,距這兩大著名城市幾乎是等距離,一個為27分鐘車程,另一個為32分鐘!楚格湖湖面平均海拔417米,最深處約200米,湖身狹長,全長約9英裡,寬約2.1英裡。在瑞士衆多的知名湖泊中楚格湖應該說是默默無聞的!它既沒有蘇黎世湖、日内瓦湖和盧塞恩湖的大氣磅礴;也沒有因特拉肯湖和圖恩湖的小巧精緻!(關于盧塞恩湖、日内瓦湖、因特拉肯和圖恩湖也會專題介紹)但卻滋潤了楚格的一方水土、也養育了楚格的一方人!因此在楚格的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楚格經濟十分發達,是瑞士最富的城市,沒有之一!其人均國民生産總值遠高于瑞士平均水平,居全國首位。該州自定稅率,對企業實行優惠稅收政策,居民所承擔的個人所得稅也僅為其它州的1/4至1/2,是全瑞士稅收最低的州。有超過3萬家企業在此落戶,許多享譽全球的大企業将總部設于此。
楚格之名,原意來自一個捕魚的用詞,中世紀時,楚格是一個擁有可以用漁網來捕魚特許的城鎮。沿楚格湖依山而建的楚格老城區,仍然保留着中世紀時期形成的街道、格局、建築和教堂。城市的街巷結構如同魚骨狀,城中的主要街巷沿着山的輪廓平行展開,有些則正向對着湖面延伸。
楚格市人口約3萬。官方語言為德語,但其實通用的還有一種稱為阿勒曼尼語的瑞士本地德語。
在19世紀以前,楚格以農業生産為主。1834年,楚格有了第一座棉廠,加入了歐洲工業化的進程。1866年,楚格建造了全歐洲最早的煉乳廠,後來并入雀巢公司。二戰以後,得益于瑞士的中立,從而躲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楚格發展迅速,逐步成為瑞士國家以及國際金融貿易中心。
傳說13世紀初葉,來自kyburg的伯爵們建立了楚格城,城中高達52米的鐘塔其曆史就可以追溯到那個時代。鐘塔最初隻是老城城牆上的一個入口,在漫長的幾個世紀裡,鐘塔越建越高,結構也愈加繁複,最終形成現在的樣式,窗戶均飄出樓體,高聳的四面坡屋頂直指天空。登上塔頂,别具一格的老城、雄偉壯麗的楚格峰和波光潋滟的楚格湖便盡收眼底。 1574年,巨大的時鐘建造完成,鐘塔也因此得名。主鐘之下還有一個有四個指針的天文時鐘,可以指示星期、月相及月份的變化和閏年。老城裡還座落着1505年建成的晚期哥特式的市政廳和同一時代竣工的聖奧斯瓦爾德大教堂。
在楚格鐘樓腳下的Intermezzo餐廳或附近市警署前台處可借用鑰匙進入鐘樓内部(需要提供一人護照作為抵押)。内部可參觀這座 可追溯到1574年四面天文鐘的機芯運作,并在52米高處小憩,一覽楚格州的旖旎風景。
在遊了楚格之後才發現楚格是我在瑞士比較偏愛的瑞士小城之一。瑞士好山好水,僅湖泊就有1500多個,湖光山色已是尋常景色。楚格既沒有歐洲最高峰少女峰(Jungfrau)(少女峰的遊記也會專題介紹)那樣獨特的自然風光,也不似蘇黎世(Zürich)是國際金融中心,它就如瑞士大多數并不十分知名的小城,安靜地坐落在湖畔,依山傍水,城市與自然和諧共存,人們富足而不張揚。如此,楚格才具有瑞士城市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楚格就是這樣的瑞士城市。有悠久的曆史,早在公元前一萬四千多年的舊石器時期,楚格湖邊就有人類活動的遺迹。考古學家認為,當時的湖邊聚落靠遊牧打獵為生。湖不僅提供了生活用水,也是古人捕魚的地方。到了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湖邊聚居的人口發展到了一定規模,形成了聚落。在後來的青銅時代、鐵器時代,楚格湖邊一直有人類生存和生活的場所。至公元13世紀,楚格城開始出現在文獻記載中。
和許多歐洲的城市一樣,中世紀時期的繁榮,奠定了楚格老城區的城市結構。老城與山水自然和諧交融,随處漫步,景色隻是信手拈來,到處都像極了陶釉的畫。透過過街樓、街巷,向上會看到遠處層層疊疊的山,向下會不時看到碧綠的湖面。
我們的賓館坐落在楚格山上,安頓好後,我們迫不及待地下山了,當車從山上向下緩慢行駛時,鳥瞰城市,房子層疊而落,木質的坡屋頂泛出深紅,映着湖面的碧綠,紅綠兩種顔色清脆欲滴。陽光明媚,各種顔色一層透亮,像上了釉一般。待走到了水邊,湖面一覽無餘地推開來,湖對岸層層疊疊的山,有近處秀麗而柔和的小山,也有遠處高大壯闊的雪山。向外伸出的木棧道,點綴出湖面上深深淺淺的倒影。回頭觀望,城市在山上,米黃色的石牆面又映襯在樹木郁郁蔥蔥的老綠當中,不時有俏皮的屋頂伸出綠色毛茸茸的天際線,劃向湛藍的天空。天上有雲,煙霧般飄着,美得讓人不忍心眨眼。這樣的山水畫在楚格卻不是靜止的。
在楚格這樣的小城,城市蓬勃發展,老城依然被完好保留。在發展之餘,瑞士人絕不竭澤而漁,而是盡量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盡管城市新區不斷建成,楚格州仍保留了近36%的農業用地,約38%為森林覆蓋,隻有約24%為建設用地,包括房屋或是道路。剩下的約2%則是河流、冰川或山脈等。楚格以老城為依托,新的城區逐漸向北擴展,興建起城市商業區、金融區和工業區,與老城相鄰并獨立。新城區中有許多鋼筋混凝土的現代建築,亦不乏高層建築。如楚格火車站,是建成于2004年的新建築。火車站是重要的交通驿站,是連接楚格和瑞士各城市的樞紐。火車站的建築面積為6500平方米,造型簡潔,有着瑞士制造的精細的細部和節點。值得一提的是,該建築的照明出自著名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之手。2005年,該建築還獲得了布魯内爾獎(Brunel Award)。
楚格新城中的建築,有不少是瑞士、歐洲乃至全球公司的總部。與此同時,許多富人也将住址注冊在楚格,以獲得合法合理的避稅。瑞士本身亦是歐洲稅收相對較低的國家,如德國的稅收占到普通居民收入的近40%,瑞士占約20%,比德國少得多。不同的稅收政策,折射出不同政府職能理念。在德國高稅收的體制下,政府提供的服務更多,比如,托兒所非常便宜,醫療保險中還包括一些牙齒的治療。而在瑞士,托兒所價格就十分昂貴,醫療保險中也不包括牙醫。即便是在瑞士境内,不同的州的稅收政策也不盡相同,法語區的稅收普遍高于德語區。而楚格,其城市發展的突出特點,就是依靠低稅收吸引大量的公司和人口入駐。這一方面為古老的城市注入蓬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反而提高了城市稅收收入的總量。
完善的瑞士公共交通也為楚格這樣的小城創造了機會。楚格分布在蘇黎世的南側,蘇黎世州的南線與楚格州的北線接壤。得益于瑞士便捷的公共交通,從蘇黎世搭乘火車前往楚格隻需要半個小時。從蘇黎世火車站往南,會沿着狹長的蘇黎世湖開上一段,風景宜人。沿途會經過一個叫拉帕斯維爾(Rapperswil)的地方,是玫瑰之城的意思,而後會在巴爾(Barr)停靠片刻,就進入了楚格州。如此,楚格就仿佛成為國際大都市蘇黎世的一個衛星城。公司将總部設在楚格仍然十分方便,興建總部建築時不僅能獲得相對較低的土地價格,更能有效避稅。在蘇黎世工作的人們往返楚格,通勤十分便利,又能獲得比蘇黎世低的房屋價格,還有誘人的稅收政策,人們亦願意在楚格生活、居住。加之楚格本身湖光山色、風景宜人,其老城的商業、餐飲等基礎設施應有盡有,這都使得楚格成為理想的工作和生活之處。
楚格的高生活質量,是其城市吸引力的重要部分。楚格的地方餐飲,推崇本地出産的食品。如奶酪沙拉,并非蔬菜沙拉上撒芝士粉或是放幾片奶酪,而是整道菜都是上好的奶酪。将奶酪切成意大利通心粉的形狀,拌上沙拉醬,伴以生菜和西紅柿作為配菜。對于愛好奶酪的瑞士人,可謂一大享受。對于不喜奶酪的外來移民,還有喜聞樂見的本地小牛肉,搭配金黃色的土豆餅、新鮮的豆角、胡蘿蔔、白蘿蔔等配菜,新鮮而地道。楚格本地出産櫻桃酒,自古就是優秀的白蘭地産地。當地特色甜點櫻桃酒蛋糕十分出名。杏仁片包裹着的圓形蛋糕,上面撒着白色糖粉,分割成菱形花格。在食用前撒上适量的櫻桃酒,有一些不均勻和暈染,香味撲鼻,挖一勺蛋糕入口即化,嘴裡有櫻桃酒的餘香。在生活忙碌之餘,人們常在湖畔享受美食美酒,享受生活。
值得一提的還有Aeschbach巧克力,它問世于1972年,現在已經是瑞士巧克力家庭的重要一員。Aeschbach工廠在創立初始成功結合了楚格州的櫻桃文化驚豔瑞士,後來更是推出了現今流行世界的“金币巧克力”。
由于到達楚格那天正好是周末,楚格湖邊異常熱鬧,餐館幾乎是滿座!尤其是臨湖的露天餐廳和酒吧,更是人滿為患!男人們都西裝革履、女人們大都也是職業裝,一看就知道是直接從單位下班後來湖邊聚會消遣的。都說勤勞能夠緻富,可在我看來瑞士人一點兒也不勤勞!他們十分悠閑、灑脫,在一杯啤酒中、在一杯咖啡中、在不知不覺中,就把世界的錢裝進了自己的口袋中!這才是賺錢的最高境界!
楚格湖在夏季亦是人們遊泳、跳水、劃船的場所,是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因為需要保護自然而将湖泊機械圈養起來。人們也在享受自然的過程中愛護自然。天氣好時,當地人會拖家帶口穿着泳衣在湖邊草地上曬日光浴,或是野餐。不時有人爬到跳闆上,往湖裡一跳。跳水的人姿勢各異,看的人哈哈大笑。湖裡有遊泳的人,也有人玩劃艇、帆闆、帆船和遊艇,與魚、水鴨、天鵝共享水天一色。往湖心水深的地方看,不少白帆升起,悠然随着風調節行駛方向。大部分時候,船、湖、山和天空像靜止的畫卷,隻有人在水上遊動。間或有快艇快速掠過,驚起水花一片。湖畔的市政配套和管理同樣十分完備,為保障安全,兒童有防護淺水區,岸邊也坐着救生員。休閑結束後,湖邊也有市政提供的淋浴處和更衣處,方便人們沐浴更衣。
或許,一種理想的生活狀态是,在楚格湖臨山一側,擁有一棟住宅,并帶一個自家小碼頭。碼頭上有軌道伸向船屋。平時船停在家裡,到了周末或天氣好的時候,便打開船屋,一家人推着船就下了湖,或遊泳或跳水或日光浴,享受生活。
如今的楚格,就如同我們記憶中看到過的這樣一張明信片,俯瞰一座依山傍水的老城,沐浴在夕陽西下的柔光之中,湖面上波光粼粼,教堂的尖塔畫出高聳的天際線。不遠處有現代的建築群,生機勃勃。湖光山色之中,一邊是詩意的中世紀之城,一邊是現代新城。自然、曆史、現代三者交相輝映。
在楚格市區的濱湖大道還建有一個動物園!可以觀賞到各種可愛的小動物,包括雪貓,紅色非洲鳥,馴鹿和其他罕見動物。小動物園裡,各種動物的住處都被最大還原至其栖息地的自然條件。
楚格,代表着一種發展模式:即城市不追求規模和速度,曆史和現代良好共存,利用并保護自然環境。它傳遞給人們一種生活态度,安靜又有活力,享受又有節制,懷念過去并展望未來!
楚格,城雖小,但能量巨大!
北歐餘博之楚格遊記 2022.06.14 丹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