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收盤市場觀察和投資心得

收盤市場觀察和投資心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8:15:42

  【編者按】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球形勢風雲變幻,經濟面臨多項挑戰。邁入2023年,中國經濟将如何運行,A股又将何去何從?澎湃新聞推出“中國式現代化新征途”——《首席連線》2023跨年市場展望,就相關問題進行全面解讀。

  近日,重陽投資董事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王慶做客澎湃新聞《首席連線》節目,就2023年的宏觀和投資市場進行深入地分析與展望。

  王慶于2013年初加入重陽投資,曾先後擔任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經濟學家、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執行負責人。

  收盤市場觀察和投資心得(初三首席展望重陽投資王慶)(1)

  市場有望出現“戴維斯雙擊”

  “回望2022年,中國資本市場在俄烏沖突、疫情二次爆發以及美聯儲超預期加息等多重沖擊下,遭遇了罕見的‘戴維斯雙殺’。”王慶表示,A股及港股市場可能已經構築了未來2年至3年的中期底部,市場盡管短期可能仍有波折,但新一輪中級行情正在醞釀,市場可能迎來估值預期與盈利共同擴張的“戴維斯雙擊”。

  從2023年年初至今,市場出現了明顯的春季躁動行情。有投資者擔心,樂觀因素已得到大部分的反應,市場後續上漲乏力。對此,王慶認為,市場的積極表現反映了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在2023年整體企穩反彈這一前景的相對積極的判斷,目前市場的上漲應該隻是從極度低估的、極度受壓抑的狀态出現了一些修複,出現了一部分資産的重估。尤其是那些受疫情沖擊最大的一些行業、個股,可能估值修複的過程已經進行了大半了。

  “但是前瞻性地看,估值修複是股價上漲的最初驅動力,後續股價上漲最終還要取決于盈利的複蘇,而我們對盈利複蘇的前景是有信心的。所以我們認為,盡管年初以來出現了不錯的市場表現,但是隻要我們預判的基本面好轉得以實現,未來市場上漲的空間仍然是相當值得期待的。”王慶說。

  市場風格方面,王慶認為,在總體震蕩上行的大格局下,會表現出明顯的結構性特點。在估值修複的階段,可能低估值的價值股的表現會相對突出。而随着市場進入業績驅動的階段,取決于行業闆塊的成長性,市場将會表現出更明顯的結構性行情,對于那些成長性超預期的闆塊,可能表現更加突出,所以在這個階段可能成長的風格會更占優。

  投資結構上,王慶指出,看好兼具短期複蘇彈性和長期成長邏輯的公司,特别是科技自立自強領域相關的公司。中國的“硬科技”企業在快速疊代升級,長期成長邏輯順暢,但這些公司的短期成長節奏在過去幾年因為疫情、需求、成本等原因被打斷了。2023年随着宏觀環境的改善,此類企業有望提供非常可觀的中長期回報。

  此外,王慶還認為,疫情後主題存在深入挖掘的空間,其中不僅包括疫情後可能的報複性消費領域,也包括疫情後某些行業可能的補償性投資,以及疫情期間行業供給格局明顯改善的領域。近期,一些疫情中直接受損的行業股價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反彈,但是市場對疫情期間需求間接受損,或行業供給出清的公司定價并不充分,這可能成為後期市場分化中重要的收益來源。

  談到2023年市場可能面臨的風險,王慶指出,最大的風險是國内需求複蘇的力度不及預期。在疫情期間,居民的資産負債表發生較大變化,房價上漲預期消退後房地産需求的恢複力度也可能較弱,後續社會經濟恢複常态的過程可能不會一蹴而就。

  市場各方信心将顯著恢複

  2022年12月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接連提及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政策信号積極。王慶指出,這對A股市場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A股市場投資者的悲觀情緒有望得到修複,将提升市場的風險偏好,可以改善市場的估值。其次,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企業和居民的信心都會得以提振,無論是投資還是消費都會出現上行,進而改善企業盈利。“所以,總體上來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來的信心和相關政策的落實,都有望給A股市場表現塑造一個有利的宏觀政策環境。”王慶預判,無論是宏觀經濟還是上市公司,都有望在二季度開始複蘇。

  從傳統的三駕馬車(即消費、投資和出口)的角度來看,王慶認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将是國内的消費,中國的固定資産投資也将會繼續發揮托底的作用,出口則有可能成為拖累。

  王慶分析說,随着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國内消費将從二季度起逐步恢複,全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可能在5%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短期内消費複蘇乏力,不排除會出台進一步的鼓勵、刺激消費的政策,例如發放全國範圍的消費券來刺激消費。此外,還要注意關注消費結構的變化,線下服務消費和實物消費可能會出現此消彼長。

  “應該是受疫情沖擊最大的、最嚴重的相關行業複蘇最快,例如餐飲、旅遊以及酒店服務業等等。随着這類行業在底部的修複,随着就業市場的好轉,我相信一般的消費也會逐漸回暖,包括必選消費,進而體現為可選消費。甚至一些大宗消費品和奢侈品的消費也會随着經濟的回暖、信心的恢複後體現。”在談到消費複蘇的節奏時王慶說。

  2022年11月以來,金融監管部門對房地産行業融資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強,先後射出“三支箭”,從信貸、債券、股權融資全方位支持房企特别是民營房企融資。對于地産行業,王慶的預判是2023年房地産銷售可能處于基本持平的狀态,房地産投資或實現個位數增長。其中,投資端的增長主要來自于保交樓下施工和竣工的回升。

  “如果在銷量上沒有明顯的複蘇,我們預判還是有可能出台進一步的支持和刺激政策,尤其是在需求端,可能會進一步放松限購、限貸政策,甚至不排除用降低首付比例以及進一步下調按揭貸款利率等政策來支持房地産市場的企穩和複蘇。”王慶說。

  中國資産吸引力提升

  2022年12月以來,外資機構輪番唱多做多中國,北向資金跑步進場,“看多中國”成為了海外市場的主流觀點。

  王慶指出,2023年中國資産在全球範圍内來講的吸引力将會相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的經濟和政策周期與全球主要經濟體之間表現出了明顯的不同步。

  王慶分析,預計美聯儲2023年可能仍然保持鷹派基調,并在2023年下半年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到了2024年通脹确定性下行後可能會快速降息。在市場對美國加息預期已經相對充分的情況下,美國長債利率和美元彙率可能已經見頂,全球流動性環境總體趨好。王慶預判,中國GDP增速将自二季度起開始恢複,全年增速有望達到5%以上,對應A股上市公司淨利潤增長區間将達5%至10%,中國在2023年有望成為所有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一個經濟增長不斷加速的經濟體。

  “疊加中國資産在2022年也出現了比較大幅度的調整,估值已經回到比較合理甚至偏低的區間。有這樣一個初始的情況,再加上未來基本面的改善,應該會使中國資産在全球範圍内更有吸引力。與此同時,前面提到的全球流動性環境的改善,對所有新興市場國家的風險資産都是一個有利的因素。内外因相結合,我們認為在2023年,中國資産的價格将獲得有力支撐,對全球資金的吸引力肯定是上升的。”王慶說。

  自2022年11月以來,港股一改頹勢領漲全球市場。港股反彈強勁,恒生指數已經自低點上漲接近50%,恒生科技上漲超60%。而此前的港股市場表現低迷,持續回調近20個月。王慶認為,這是由于海外資金對中國的風險偏好修複,對海外的衰退預期升溫,多重背景下外資開始回流港股,驅動港股快速反彈。

  展望2023年,王慶預判,随着美聯儲加息進入尾聲,海外逐步進入衰退周期,港股流動性環境仍會不斷改善,對港股估值水平形成支撐;同時伴随中國的重新開放和穩增長政策的不斷出台,經濟增長預計将重新回到潛在增長水平,港股盈利預期的上修也将推動港股繼續上行。

  “總體上來講,我們對港股的未來表現更樂觀,跟宏觀經濟密切相關的一些大盤藍籌股的表現,應該是比較值得期待的。”王慶說。

  收盤市場觀察和投資心得(初三首席展望重陽投資王慶)(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