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福//文
我在大烏江,大烏江是生我養我的家鄉,家鄉的美景美如畫,家鄉的河流從上遊遵義烏江到下遊思南烏江,我也遊遍,我穿梭于烏江的兩岸,如今我又回到了貴州省餘慶縣大烏江鎮涼風村班溪坳村民組。
是的,我的家鄉,就是這個美麗的大烏江,大烏江的人民都很勤勞,大烏江鎮政府都是好樣的,為了大烏江的建設,也為了大烏江的人民,這裡的農民都很富裕,而這裡的一家一戶,都修起了黔北民居似的樓房,這裡的山村也打扮得,比大都市還清麗,更加富麗堂皇!
我贊美大烏江,大烏江有一個好的領導和政府,大烏江如今更有一個和平祥和的氣氛,大烏江的人民為了維護自己打造的家園,各個山區進寨水泥路都打掃得幹幹淨淨,就更不要說一家一戶了!
單憑涼風村班溪坳,我居住的這個村民組,家家戶戶都有摩托車,還有面包車,就不要說什麼電氣化了!
即使我至今還無妻無兒女,沒有達到這種富裕的生活,更是窮困潦倒,又生了慢性病症腦梗塞,的确還要靠政府扶持,才能生存,但是,我都是為了天下安甯,而犧牲了自然的青春時光,才導緻今天的窮困!
即使我遭受到某些人的不懷好意和不公平的對待,那也是我為了天下人的安甯,叙述到了這個仙家,仙家說有這個世間大災難,還有這個世界大戰!而人們又不相信,家鄉朋友也不真心協助,才造成我今天的多災多難,但大多的家鄉人,還是關心我的,也是愛護我的,隻是,他們并不知道我有仙家而已。
就是涼風中學也有許多老師,過去也幫助過,也關心過,他們還幫我找到了餘慶松煙楊再旭,通過楊再旭,又把我送進了廣東,計劃安排在《南方都市報》!隻可惜的是,我生是貴州人,多年在鄉村的曆練,又不會講普通話,更不會講白話,我隻會講家鄉話,所以,我也隻能适合自己的家鄉!其他地方,我更不會去!
即使外面現在也有許多文友,也有許多作家詩人記者,還有編輯,他們也願意幫忙,家鄉現在也有這樣的機會,更有當地政府的幫忙和扶持,我又怎能再次離開自己的家鄉,又到什麼地方去安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