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劉豔美 每經編輯: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711217
近日,《新建西安至重慶高速鐵路安康至重慶段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在沿線各市政府網站發布,首次公布項目站點方案。這也意味着,渝西高鐵距離全線開工更進一步。
今年初國家發改委批複的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渝西高鐵安康至重慶段分東、西兩條路徑,西路徑為安康—城口—達州—廣安—重慶,東路徑為樊哙—開州—萬州(銜接渝萬高鐵連接重慶),東西路徑将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根據初步設計文件,項目正線建築長度538.261公裡,項目推薦總工期6年(72個月),工程概算總額為1279.16億元。
渝西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通道京昆、包(銀)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速350公裡。全線建成後,重慶到西安的時間将由現在的5小時縮短至3小時左右。
去年6月底,正線全長約171公裡的渝西高鐵西安至安康段正式開建,目前19座隧道已全部進洞施工。另外,重慶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本月7日聽取了《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交通強市建設工作推進情況的報告》。其中透露,重慶将提速“米”字型高鐵建設,“啟動建設渝西、渝宜高鐵,實現高鐵在建裡程突破1000公裡”。
解讀:渝西高鐵是陝西進入川渝地區的第一條時速350公裡鐵路,橋隧比超90%。這條“穿越秦嶺地下的高鐵”,其落地過程可謂曲折。
早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重慶代表團就在全團建議中提出,将重慶至西安高鐵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随後,渝西高鐵順利被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不過,由于四川和重慶在線路具體走向上存在争議,屢次提出“力争年内開工”的渝西高鐵一再難産。
在川渝兩地相向而行背景下,渝西高鐵安康至重慶段最終選擇東西方案并行,最大程度兼顧了兩地訴求,也讓這條幹線高鐵對沿線地區的帶動作用更為突顯。
圖片來源:《新建西安至重慶高速鐵路安康至重慶段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
更為重要的是,渝西高鐵塵埃落定,也意味着高鐵“西三角”有望真正形成。
作為在西部地區領頭的三座GDP萬億城市,此前已有西成高鐵連接西安和成都,有成渝高鐵連接成都和重慶。隻有重慶到西安的“最後一邊”,直達高鐵線遲遲未連上。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此前明确提出,“加強西北地區與西南地區合作互動,促進成渝、關中平原城市群協同發展,打造引領西部地區開放開發的核心引擎。”随着交通聯系不斷增強,三座城市也有望加強合作互動,實現協同發展。
國務院:2022年支持北京等地開展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先試
6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對2021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其中,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維護良好金融秩序成效好的地方有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2022年支持上述地方或其轄内地區開展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在同等條件下對其申報金融改革試驗區等方面給予重點考慮和支持,鼓勵符合條件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保險公司在上述地區開設分支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雙創”、綠色公司信用類債券等金融創新産品。
武漢:高校畢業生可先落戶後就業
6月8日,武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工的通知》。其中提出,推行先落戶後就業。年齡不滿45周歲(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的高校畢業生,憑畢業證書在市内落戶,其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可随遷落戶。
通知還明确,減輕租房安居負擔,鼓勵建設青年人才之家,為畢業6年以内有意願來漢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最長7天免費住宿以及就業咨詢、創業指導、人才交流等綜合服務。
山西培育打造十大重點産業鍊
山西日報9日消息,山西省結合産業基礎和行業發展趨勢,按照産業“關聯性強、契合性嚴、協作性緊、盈利性好”等标準确定了首批十大重點産業鍊;按照企業“市場競争力強、行業影響力大、主體意願度高”等标準确定了20戶“鍊主”企業,441戶鍊上企業。2022年要重點推進總投資969億元的82個産業鍊項目,其中49個項目當年建成投産。力争到2025年,十大重點産業鍊規模效應初步顯現,營業收入突破8400億元,培育形成6大千億級産業鍊,4大五百億級産業鍊,實現十大重點産業鍊核心競争力、市場占有率、抗風險能力的全面提升。
廣東百強民企榜單公布,深圳占四成
6月8日,“2021廣東省百強民營企業”榜單正式發布。其中,深圳有40家企業入圍,排名第一。廣州有28家入圍,佛山15家,東莞4家,茂名3家,珠海、中山各2家,惠州、江門、汕頭、汕尾、湛江、雲浮各1家。從行業分布看,上榜企業集中于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以及房地産等行業。
圖片來源:南方雜志
國家衛健委:避免盲目擴大範圍開展全員篩查
央視新聞消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于6月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介紹:聚集性疫情發生後,根據疫情防控需要,科學制定核酸篩查策略,劃定核酸檢測範圍和頻次,避免盲目擴大範圍開展全員篩查。
将受檢人員按照風險等級由高到低依次開展核酸檢測。封控區在24小時内完成首次核酸篩查,管控區在48小時内完成首次全員核酸篩查。中、高風險地區和封控區、管控區人員不外出,疫情發生地的低風險地區和防範區人員确需出行的要求持48小時内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各地可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進行調整。沒有疫情發生,也沒有輸入風險的地區,查驗核酸不應成為一種常态。
去年全國醫保支出2.4萬億,醫保基金累計結餘3.6萬億
國家醫療保障局8日發布《2021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21年底,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6297萬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其中,職工醫保參保人數35431萬人,比上年增加976萬人,增長2.8%。
圖片來源:《2021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021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總收入28727.58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總支出24043.10億元,比上年增長14.3%;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當期結存4684.48億元,累計結存36156.30億元,其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累計結存11753.98億元。
最新QS世界大學排名,北清創曆史新高
6月9日,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下稱QS)發布2023QS世界大學排名,共100個地區的1418所大學上榜,同比增加9.1%。中國大陸共有71所高校上榜,數量為世界第三、亞洲第一。前兩名分别是美國和英國,各有201所、90所高校上榜。
圖片來源:QS世界大學排名官方微信公衆号
13所大陸高校跻身前300名,其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列第12名和第14名,是該榜單設立以來兩校取得的最高排名。此外,複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及同濟大學也跻身前300名。
QS世界大學排名采用六個指标編定,分别為學術聲譽、雇主聲譽、單位教員論文引文數、師生比例、國際教師比例、國際學生比例、就業成果和國際研究網絡,後兩者為今年新增的未加權指标。
每日經濟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