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趙匡胤最漂亮的皇後

趙匡胤最漂亮的皇後

生活 更新时间:2025-11-16 08:53:12

  美麗的女人總會引起男人的窺視,封建後宮美人尤為如此。

  在外人看來她們錦衣玉食風光無限,實則是步步驚心,一旦沒有了背後的依仗,往往會淪為勝利者手中的戰利品,從此為了生存強顔歡笑,陷入宮廷争鬥中從而淪為犧牲品。

  五代時期,後蜀末代皇帝孟昶(chǎng)的寵妃花蕊夫人便是如此。

  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性。

  她貌美如花,冰肌玉骨,又擅長宮詞精工音律,起初入宮就以自己獨有的魅力征服孟昶,兩人恩愛多年舉案齊眉!

  後蜀滅亡,花蕊夫人更是讓宋太祖趙匡胤一見傾心,為了得到她,趙匡胤不顧名聲暗中除去孟昶,将她接入北宋皇宮專寵。

  同時她的美貌也引起了趙光義的窺視,在妒忌之下,趙光義冒着和兄長翻臉的兇險,假借行獵将花蕊夫人射落馬下。

  那麼花蕊夫人這位身侍兩朝君主,獨寵于後宮的絕色佳人,在兩位君王之間(算上趙光義是三位)又如何演繹了亂世之中的紅顔薄命?

  趙匡胤最漂亮的皇後(她活在孟昶心中)(1)

  花蕊夫人 《大宋傳奇》劇照

  01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巴蜀之地的靈山秀水,曆來哺育衆多俊男秀女。花蕊夫人就出生在蜀中青城,她本姓費,自幼貌若天仙、聰慧可人。

  費家是青城富戶,因為家境優渥和父母開明,費氏從小就精通詩詞歌賦。相傳費氏三歲學詩寫字,六歲能作畫吟詞,九歲會彈琴歌舞,才情傳遍川中大地。

  到了豆蔻年華,費氏更是出落得亭亭玉立、楚楚動人。

  如此國色天香的才女,自然令許多達官貴人趨之若鹜。而天資聰穎的費氏卻遲遲不願出嫁,她希望所嫁的夫君是一個才情志趣相投之人,而不是空有一副皮囊的庸俗之輩。

  還别說費氏真迎來了一個契機。

  這時剛好是後蜀廣政元年(公元938年),正值川中太平繁盛,五谷豐登之時。

  後蜀本是孟知祥父子所建立的割據政權,孟知祥稱帝之後本着守境安民、輕徭薄賦的國策,讓川中得享太平多年。

  在安逸的環境中,繼任的後蜀皇帝孟昶便日日笙歌,夜夜美酒。孟昶也是才情卓絕之人,而且甚喜佳麗,他登基伊始就派人到民間選取秀女以充後宮。

  就這樣,17歲的費氏被物色進了宮。當亭亭玉立的絕色美人站在孟昶面前時,這位好色之君立馬為之傾倒,麗人體态輕盈,容顔絕佳,給人一種空谷幽蘭、自然淡雅之美。

  孟昶喜不自勝,不久便冊封費氏為慧妃。

  自古以來,傾國傾城的女子數不勝數,但是有顔值又有才華情趣的女子卻鳳毛麟角。

  才華橫溢的孟昶喜歡花蕊夫人的綽約風姿,但更欣賞她的才藝超群。

  後宮佳麗三千人,獨有花蕊夫人擅長宮詞,精工音律,這對喜歡詩詞歌賦的孟昶來說,無疑就是靈魂知己。

  而對于費氏來說,孟昶的才情也讓她心醉不已,讓她感到兩人之間情合意投。

  從此,帝王才女琴瑟和鳴,比翼雙飛,時常醉心于宮外亭榭,青山綠水之間。

  春光旖旎、鳥語花香,後蜀主孟昶與慧妃手挽手徜徉在花叢之中,流連忘返。隻見百花争奇鬥豔蜂蝶翩然起舞。慧妃停駐在一叢高貴的牡丹花面前,深情凝望、巧笑嫣然。

  她輕啟朱唇、細嗅花香,然後用纖纖玉指小心翼翼地去撫摸嬌豔欲滴地花朵,眼眸含波、目光專注地看着牡丹,而在一旁的孟昶卻在看他。

  過了片刻,孟昶忍不住對慧妃說:“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狀其容!朕現在賜你花蕊夫人的封号可好?”

  慧妃低眉含羞作揖道:“謝皇上恩賜。”從此,後蜀宮人皆以花蕊夫人稱呼費氏。

  趙匡胤最漂亮的皇後(她活在孟昶心中)(2)

  孟昶劇照

  孟昶見花蕊夫人喜愛牡丹,奢侈地打造了一座華麗的牡丹苑,兩人在其中時而對酒當歌,時而談詩論詞,盡情享受清歡。

  而當花蕊夫人欣賞百花時無意說了一句“尤愛芙蓉”。

  有心的孟昶便立即下令全城廣植芙蓉花,于是便有了“芙蓉花開動錦城”的成都美景,傳至千年。每到花開時節,成都城内沿城四十裡遠近,都好似鋪了錦繡一般,景色異常迷人。

  孟昶最不耐酷暑怕炎暑天氣,他在摩珂池上大興土木建築起一座水上宮殿,作為避暑的地方。

  宮殿華麗異常,柱為楠木,棟為沉香,窗嵌珊瑚,戶為碧玉;四盡用數丈開闊的琉璃鑲嵌。其奢華程度可見一斑。尤其夜間,在明月珠的映射下,宮殿夜間熠熠生輝。

  從此,每逢盛夏夜晚,孟昶與花蕊夫人就鑽進鲛绡帳中,在此盡情地享受湖光山色的美景。

  一日,孟昶多飲了幾杯,隻覺得渾身軟綿無力,便一下伏在花蕊夫人香肩上,踉跄着走到水晶宮殿前,癱坐在紫檀椅上。

  此時月光皎潔,微風習習,水波與天光一色。孟昶與花蕊夫人相依相偎,渾不知何年何月的良辰美景。

  醉意朦胧的蜀後主,溫情脈脈地看着身邊嬌俏的美人,見她穿着一件輕紗薄如蟬翼的小衫,透露出抹胸的盤金繡花圖案,玲珑的嬌軀在紗衫裡若隐若現,愈覺得冰肌玉骨,粉面櫻唇,十分攝人魂魄。

  孟昶難以自禁,一把将嬌娘攬在懷中,剛要承歡。花蕊夫人如嬌羞的蓮花,卻嬌聲提議道:“陛下善于吟詩作對,又遇到如此良夜美景,何不填一首詞,莫辜負了這幽雅宜人的景色!”

  美人有命,孟昶立即詩興大起,忙命人取來筆墨紙硯。随即一揮而就,将寫了一首《調寄木蘭花》。花蕊夫人嬌聲誦讀:

  “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一點月窺人,欹枕钗橫雲鬓亂

   起來瓊戶啟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隻恐流年暗中換。

  這正是“冰肌玉骨”一詞的出處。

  趙匡胤最漂亮的皇後(她活在孟昶心中)(3)

  花蕊夫人劇照

  02 在後主孟昶的偏愛恩寵下,花蕊夫人越發的爛漫天真,有更多的時間來吟詩作對,素手調琴。

  身處後宮之中,花蕊夫人的宮詞大多清新淡雅,意味隽永。她從不歎君王薄情,也不怨山河曠遠,詩作描繪的多是日常生活妙趣,采蓮、鬥草、騎馬、下棋,宮廷的每一次歡愉畫面,都被她細心捕捉。

  隻有得到帝王的偏愛,才會生出無憂無慮的情懷。

  但是多情的帝王,傾城的美人,每天醉心于遊山玩水和吟風弄月,卻漸漸倦怠了朝政。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看似一切歲月靜好,殊不知多事之秋注定到來。中原大地早已暗流湧動,一場風暴即将來臨。

  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後周殿前諸軍都點檢趙匡胤“黃袍加身”,發動兵變,建立北宋。

  北宋建立伊始,趙匡胤就緻力于一統天下。他的目光第一個投向了富庶多年的後蜀。

  後人都說:“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蜀中天險易守難攻,曆來都是割據勢力的天然屏障,也是中原雄主心中的夢魇。

  趙匡胤卻為何偏偏首先選擇進攻後蜀?

  原因無他,北宋建立伊始府庫空虛,而蜀中承平四十多年富庶無比,此時攻取蜀中正好解決北宋的府庫空虛問題。而且孟昶留戀後宮朝政混亂,蜀軍必然難以抵擋北宋精兵。所以趙匡胤首先拿後蜀開刀!

  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北宋大軍兵分兩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越過劍閣和三峽天險攻進了川中。後蜀承平多年全無防備,孟昶倉促籌集十四萬大軍迎敵,卻面對六萬宋軍不戰而潰,集體投降。

  孟昶文弱,何曾識幹戈!他驚慌失措下帶領文武百官自縛出城迎降,後蜀宣告滅亡。花蕊夫人等家眷與孟昶一同被解送到汴梁。

  因早聞花蕊夫人貌美如花,趙匡胤便想一睹芳容,于是他想出給孟昶封官行賞的辦法,封孟昶為秦國公。等孟昶和家人入宮謝恩的時候,見到了花蕊夫人的嬌容。

  隻看見佳人袅袅婷婷步履輕盈,美目如盼,氣如幽蘭,果然堪稱是人間絕色。

  趙匡胤最漂亮的皇後(她活在孟昶心中)(4)

  花蕊夫人劇照

  趙匡胤心生愛慕,但故意遷怒說道:“久聞孟昶為了你不理國政,每日沉迷後宮醉生夢死,今日一見果然是妲己一類的禍國殃民女子。後蜀敗亡你難辭其咎!”

  孟昶一聽宋太祖發怒心驚膽戰,他有心護着愛人卻早已渾身發抖癱軟在地,隻能以袖掩目不忍看一旁的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卻臨危不懼,思索片刻,铿锵有力地吟誦了一首傳世絕唱的《述國亡詩》: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此詩一出,北宋文武都大驚失色,沒想到這個美嬌娘竟然有如此膽量。面對亡國之痛不僅顯得悲憤難耐,而面對新君趙匡胤内心亦是不卑不亢。

  都說紅顔多禍水,這蜀國之亡,北宋很多人認為是國君迷戀美人,緻使其不勤朝政,導緻亡國投降。

  隻有花蕊夫人敢于自我争辯道,我乃一介婦孺之輩,深在幽宮,怎能知道國情?這首詩還變相誇贊了趙匡胤的赫赫戰功,蜀中大軍堂堂十四萬,卻抵不過宋兵五六萬,蜀兵原本就不堪一擊。

  因此,不要把亡國之根本歸咎于女子身上。

  昔日美麗溫婉的花蕊夫人面臨亡國的慘痛現實後,瞬間成長,她的文風也被錘煉得犀利而有血性。

  趙匡胤聽後為之一震, 他能兵不血刃奪取後周江山,本身也是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并不會被女色所迷惑。

  當年千裡送京娘,趙匡胤一路之上能坐懷不亂既是明證。但是此時面對花蕊夫人,他心中卻随之被傾倒。

  這位剛柔并濟的女子,有着怎樣的大義之節?凝視着美人憤慨憂傷的神情,這位雄才偉略的帝王心動不已,欽佩有加。

  于是趙匡胤開始魂不守舍,欲罷不能,他下定決心要占為己有。

  為了獨占美人,趙匡胤暗暗對孟昶下了手。

  七天之後,宋太祖趙匡胤設宴款待孟昶,直到深夜酒宴才結束。孟昶喝得不省人事,當夜回府之後便暴擊而亡。

  對于丈夫的意外,花蕊夫人早有擔心和預料。亡國之君自古難得善終,更何況當日趙匡胤那異樣的眼神,讓花蕊夫人早已覺得大事不妙,隻不過沒曾想這一切來的這麼早,這麼快。

  而孟昶死亡更讓花蕊夫人傷心不已,想來多年來的夫妻唱和,情意綿綿。一幕幕地浮世清歡,仿佛還曆曆在目,她不禁悲從中來垂淚不已。

  趙匡胤最漂亮的皇後(她活在孟昶心中)(5)

  劇照

  03 趙匡胤當即下令厚葬孟昶,撫恤良多。

  葬禮之後孟昶家人自當入宮謝恩,當花蕊夫人上前之時,宋太祖趙匡胤見他一身素白,梨花帶雨,更顯得清新脫俗,當日就半推半就的把她強行留宿宮中。此後更是寵幸有加。

  有一次,兩人相對飲酒時,趙匡胤問及後蜀投降事宜,讓花蕊夫人賦詩。

  花蕊夫人沉吟片刻,一曲《采桑子》緩緩吟出:

  “初離蜀道心将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

  三千宮女皆花貌,共鬥婵娟,髻學朝天,今日誰知是谶言。

  一開始趙匡胤未解其意,花蕊夫人解釋說:“當年孟昶寫《朝天曲》,讓後宮三千宮女戴着高冠,和文武百官一起齊聲高呼‘朝天’,示意中原向後蜀朝拜。但沒想到卻是反語,向天朝拜卻是降宋的應驗,可悲而可歎!”

  趙匡胤聽罷,沉吟不語良久之後才飲酒三杯,心中對花蕊夫人的才情更加欽佩。随後不久就封她為貴妃,政務之餘總是到她宮中飲酒聽曲,或者賦詩調琴。

  但是趙匡胤的行為,并沒有完全征服花蕊夫人的心。

  她和孟昶本是少年夫妻,兩人又有相同的愛好和才情,情調品味也相差無幾,因此兩人感情非常深厚,這一點是武将出身的趙匡胤所不及的。

  孟昶“意外”病亡後,花蕊夫人還是心念舊情對他思念不已,在宮中偷偷畫了孟昶的畫像,經常焚香祭拜。對花蕊夫人來說,或許孟昶不是個好的君王,但無疑卻是個好夫君。

  但是宋太祖偶然來到宮中,正好碰見她祭祀,趙匡胤看着話中人依稀熟悉,就奇怪地問:“這是何人?”

  一開始花蕊夫人慌亂不已,随口應付道:“蜀地風俗,參拜張仙可以早得貴子。”

  趙匡胤随即釋然,再沒有提起此事。又或許他早看出是誰,不過心胸豁達的他不願計較此事,依舊對花蕊夫人寵愛非常。

  趙匡胤最漂亮的皇後(她活在孟昶心中)(6)

  花蕊夫人在北宋宮中剛剛安定,卻不料一場風波又向她席卷而來。

  據說,花蕊夫人的天生麗質,也引得了趙匡胤的弟弟弟趙光義的垂涎。

  原本以為可以先行威逼孟昶獻出美人,讓自己染指。卻不料兄長搶先一步,将花蕊夫人接入宮中封為貴妃。

  此後幾年,趙光義看着嬌豔無比的花蕊夫人,卻無從下手心中自然憤懑無比。和兄長的豁達不同,趙光義心胸狹隘許多,他看着花蕊夫人心中泛起一個惡念頭:我得不到的你也得不到……

  在秋季時節,趙匡胤兄弟二人一同在苑中打獵,花蕊夫人在一旁随侍。

  一頭野獸忽然從他們眼前閃過,趙光義眼疾手快拉弓搭箭瞄準它。正當趙匡胤準備為弟弟鼓掌之時,趙光義卻突然轉過身來,将箭對準了花蕊夫人。

  這邊趙匡胤還沒回過神來,隻聽弓箭“嗖”的一聲響,花蕊夫人應聲倒地,一代紅顔就此香消玉殒。

  愛妃被殺,趙匡胤自然悲痛欲絕,他正思索這如何處罰弟弟的時候。趙光義卻佯裝忠貞,跪在兄長面前哭訴:“自古都說紅顔禍水,皇兄應以江山社稷為重,不可沉迷美色啊!況且此女乃亡國之後,乃是不詳之人,皇兄怎能封為貴妃?今日臣弟鬥膽除去她,請皇兄責罰!”

  面對“忠心赤膽”進谏的好弟弟,趙匡胤心軟了。在他心中,花蕊夫人隻是一寵姬,總不能為此而斬殺弟弟。于是趙匡胤揮揮手此事也就作罷(另一種說法是趙光義在内宮賞花之時,請花蕊夫人前往幫忙摘取,伺機将她射殺)。

  自古紅顔多薄命,這個集美貌與才情于一身的絕世佳人,最終還是随風而逝。

  在此後千年,她和兩任帝王,一位皇儲之間的感情糾葛卻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關于她的評說也充滿了矛盾性。

  評論她的人,或許根本不在乎曆史真實鏡像和皇朝更替,而隻在乎自己所處時代的現實需要。

  因此花蕊夫人時而被痛斥為紅顔禍水,導緻孟昶亡國和趙氏兄弟的險些反目;時而又被人稱頌為奇女子,能在亡國後不卑不亢,賦詩痛斥後蜀君臣的無能與軟弱。

  但不管如何評說,花蕊夫人的一生也就是一部封建貴族女子的悲劇史:找到屬于自己的感情,卻不能長相厮守;想要默默地度過餘生,卻身不由己被卷進宮廷争鬥從而不得善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