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父親寫給兒子關于讀書

父親寫給兒子關于讀書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19 12:52:17

  1907年,14歲的毛澤東已經長得又高又大,于是被父親停了學業,回家種田。

  在此之前,毛澤東已經讀了5年私塾。《三字經》、《幼學瓊林》、《論語》、《大學》等這些四書五經給了童年的毛澤東以思想的啟迪。但毛澤東不很喜歡讀經書,倒是喜歡讀中國古代傳奇小說,特别喜歡讀反抗統治階級壓迫和鬥争的故事,像《精忠傳》、《水浒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這些“雜書”,常常讓毛澤東愛不釋手。

  父親寫給兒子關于讀書(父親反對兒子繼續讀書)(1)

  青少年時期的毛澤東

  現在突然不去私塾讀書了。白天,毛澤東像個成年人,整天在田間不停地勞動,擔糞、犁田、插秧、砍柴,什麼活都幹,晚上則要幫助父親記賬。但是繁重的田間勞動并不能遏制他旺盛的求知欲。在辍學的幾年裡,毛澤東一邊勞動,一邊苦讀。

  因為父親毛順生一直認為兒子讀的不是經書,而是無用的“雜書”,所以遭到父親的反對,父子倆常常為讀書之事争吵不休。母親對兒子讀書這件事也持否定态度,他怕兒子長期熬夜,損傷身體。于是,毛澤東就用深藍色的被子遮住窗戶,擋住燈光讀。

  就是白天,毛澤東在勞動時也是偷偷帶着書,常常在勞動一段時間後,瞅準機會,便溜到一座古墓後甯靜的大樹下去看《三國演義》、《水浒傳》,因為看得癡迷,常常被父親逮個正着,為此,父子二人沒少發生争執。

  1909年,韶山沖來了一位名叫李漱清的人。他是長沙政法學校的畢業生,是個思想開明的維新派人物。他家也在韶山沖,與毛澤東的同學李慶豐家是本家。他回到家鄉後,積極主張廢廟宇、辦新式學堂以開發民智,尤其反對封建迷信,反對女人裹足、男人留辮子。

  李漱清返鄉後的激進思想,一時間被鬧得沸沸揚揚,被一些思想守舊的人斥為“過激派”。毛澤東卻很欣賞他的主張,并從這個維新派人物身上感受到一股擺脫封建禮教束縛的朝氣和激情,還常去他家借書,聽他講述許多有關中國和世界的大形勢。

  也正是在李漱清那裡,毛澤東借到了《盛世危言》這本書。該書是中國資産階級早期改良派政治思想的傑出代表人物鄭觀應所著。書中認為中國之所以弱,是因為缺少西洋的鐵路、電話、電報、汽船等,提出“主以中學,輔以西學”的學習西方的原則,書中還叙述了日本侵占台灣的經過,特别是書中開頭第一句話就是:“嗚呼,中國将其亡矣!”,這使毛澤東感觸頗深,認識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父親寫給兒子關于讀書(父親反對兒子繼續讀書)(2)

  從這時開始,毛澤東有了更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特别是思想上所煥發出來的英雄氣概催促着他盡快走出韶山沖,投身到更加廣闊的社會大風大浪中去。

  從此,毛澤東開始厭倦了在田間的勞動,這屢次遭到父親的反對和責罵,為此,父子二人多次發生口角。

  按照父親的設想,他是把毛澤東作為一個勞動力打算的,讓他去讀私塾,也是為了能認識幾個字,學會打打算盤,幫助他記記賬本,然後娶妻生子,從此勞作一生。

  因為毛澤東在家中排行老大,家裡有十幾畝水田,按道理,确實需要有人花費很多體力去打理。父親這樣設想,也無可厚非,這也是中國幾千年來傳統的農耕思想。

  如果按照這種思路發展下去,那麼恐怕中國近現代的曆史就要改寫了。

  轉折出現在毛澤東讀了《盛世危言》這本書後,潛移默化之間,思想逐漸發生了變化。按照毛澤東的話說,這本書對他的影響是直接的也是巨大的。

  1910年4月,湖南鬧糧荒。長沙饑民成群結隊到湖南巡撫衙門示威,要求平粜救災。他們被巡撫的無理答複所激怒,沖進衙門,砍斷旗杆,吓走巡撫。後饑民暴動慘遭鎮壓。毛澤東對饑民所受冤屈深感不平。

  父親寫給兒子關于讀書(父親反對兒子繼續讀書)(3)

  這個時期,毛澤東讀了一本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小冊子,對國家前途感到擔憂,開始意識到努力救國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職責。

  現在,毛澤東特别向往外面的世界。特别是當他從一位表兄那兒得知湘鄉縣有一所新式高小,那裡教授西方科學知識,完全不同不同于隻強調死記硬背《四書》、《五經》的私塾,在那裡可以學到許多新鮮的知識時,胸懷大志的毛澤東立即毫不猶豫地放棄了進縣城米店當學徒的想法,決定到湘鄉去投考那所新式學校。

  經過幾天思考,終于有一天,當毛澤東鼓足勇氣直陳自己想去新式學堂讀書的想法後,父親聽了很感意外,愣怔了好一陣,才說:“放棄當米店學徒的好差事,去念洋學堂?真是異想天開,荒唐得很。牛高馬大的人了,與那些小娃娃坐在一起去讀書?人家會收你嗎?我看你想得真是太美了。”說罷,又忙他的事情去了。

  要想讀書,首先一定要過父親這一關。如果父親堅決不同意自己去讀書,那麼再好的願望也是枉然。那麼,怎麼才能說服父親同意自己去讀書呢?

  一連幾天,毛澤東都沉默不語,父親毛順生以為兒子已經默默認輸了。其實,毛澤東是在思考他的計劃:如何籌到讀書的錢?

  終于,計劃考慮成熟後,毛澤東開始了行動。他走親訪友,到處借錢,并請求他們不要将他讀書的計劃透露給父親。

  父親寫給兒子關于讀書(父親反對兒子繼續讀書)(4)

  毛順生

  親戚們并不認為毛澤東讀書是壞事,于是都很支持他,當他開口借錢時,多盡自己的力量借給他。口袋裡有了錢,毛澤東信心倍增,心想父親不讓自己到洋學堂讀書,不就是怕花錢嗎?現在不讓他破費,看他還有何話說!

  一天晚飯時,當着全家人的面,毛澤東突然向父親說,自己要去東山高級小學堂去念書。

  父親聽到這話,不禁有些意外,便瞪大眼睛看着兒子,這時毛澤東又不緊不慢地補充一句:“三天後,我就要走。”

  父親放下碗筷,站起身來,忙點燃一支煙,在屋裡轉悠了好一陣,心裡琢磨着這個突如其來的新情況。幾分鐘過去了,父親停住腳步,一臉疑惑地問道:“我不付錢,你進得了學堂嗎?要知道,進洋學堂念書是要交一大筆學費、食費和房錢的。兒啊,我這個家底怕是供不起你呢!”

  “爹,錢的事,我已有準備,不用你破費。”兒子靜靜地說道。

  這又出乎父親的意料。父親思考片刻後,漸漸明白,兒子這一段時間的沉默并不是妥協了,而是在思考對策,隻等他這個當老子的倉促上陣吃敗仗。

  想到這兒,他覺得不能與兒子兜圈子了,便提高了嗓子說道:“不花我的錢也不行!你是長子,弟弟又小,你走了誰來幫我幹地裡的活計?我拿不起錢雇人,這你不會不知道吧?”

  父親寫給兒子關于讀書(父親反對兒子繼續讀書)(5)

  母親文七妹和毛家三兄弟毛澤東、毛澤民、毛澤覃

  毛澤東一時無言以對。但是,他決定暫且撤退,花點時間想出辦法後,再與父親理論。

  夜裡,毛澤東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着。錢,又是錢在作梗。又該上哪籌錢呢?毛澤東心中一陣苦惱。這時,他忽然想起一個人來,這個人叫王季範,是姨表兄。

  對,就找他,說不定他能幫上自己。

  翌日,毛澤東一早就來到了王季範家,向他講述了自己求學的苦惱,希望王季範能幫到自己。王季範果然沒有讓毛澤東失望,當即滿足了他的要求。

  回家後,毛澤東又重提讀書一事,父親的回答非常幹脆,還是堅決不讓兒子去讀書,并說他雇不起長工。

  毛澤東問父親雇長工需多少錢?

  父親說一年需要12塊大洋。

  毛澤東并不言語,隻是把一個包有12塊大洋的小布包遞給了父親。父親一臉凝重地接過錢,但仍沒有松口,死死不答應毛澤東去讀書。

  但毛澤東并沒有退縮。

  一天,多日不見的表哥文運昌、井灣裡塾師毛宇居等來了。他們是應毛澤東之請,專門來做說服父親工作的。這還不算,母親文七妹這些天來,看到兒子一心向學的心情,也很心疼,最了解兒子的,莫過于自己的母親。

  父親寫給兒子關于讀書(父親反對兒子繼續讀書)(6)

  毛宇居(前左一)和毛澤東

  這天中午,毛順生從外面回來,看見堂屋裡坐滿了客人,有的還是輕易不見的稀客。有東茅塘的堂兄毛麓鐘,有李家屋場的李漱清,有井灣裡的族兄毛宇居,還有内侄文澗泉、文運昌,姨侄王季範等,毛順生好生奇怪,這不年不節的,為什麼請來了這麼多客人?

  雖然年成不好,但文七妹卻把飯菜辦得豐盛而又可口。酒席宴前,客人們衆口一詞,都誇石三伢子聰明好學,到米鋪當學徒太可惜了,如果到大地方繼續研學,一定會有大出息。

  這時毛順生才潘然醒悟:“原來你們是為兒子求學的事而來!哼,縱然你們說得天花亂墜,我自有一定之規。”

  看毛順生死活不松口,最後,毛麓鐘急中生智,呷了一口酒,說:“順生老弟,前年你輸了柴山,不就是在外沒個人嘛!要是縣裡、省裡有個人,誰敢動你半根毛呀!”

  堂兄這一句話,戳到了毛順生的痛處。

  毛順生當然記得那場輸了的官司。有時候,他真希望石三伢子有點出息,也能到縣裡省裡當個小官吏,自己也威風一點,再也不受别人的欺負。停了半晌,才說:“可是,石三伢子不争氣,以前喜歡看‘雜書’,現在又想念‘洋書’,這會有什麼用處呢?”

  毛麓鐘聞聽此語,知道他有點活動了,于是就趁熱打鐵,大講東山學堂的好處,并說石三伢子去了讀個幾年書,一定會有大出息大造化,說不定還能當大官、賺大錢呢。

  父親寫給兒子關于讀書(父親反對兒子繼續讀書)(7)

  這時,王季範和文運昌也紛紛插話,介紹東山高等小學堂的情況。

  毛順生還是搖頭,說是兒子去那讀書要花很多錢,擔心供養不起哩。

  文運昌連忙說,東山學堂花錢不多,隻要交1500文銅錢就行了,連夥食費都包括在裡面了。

  接着,衆人又忙插話進行勸說,最後總算把毛順生說服了。這時,父親毛順生說到:“親戚朋友們講了這麼多好話,都是一片好心,都是希望石三伢子好,就看在各位的面子上,讓他到湘鄉去吧。”

  執拗的父親終于被說服了,大家都很高興,毛澤東也放了心。

  過了兩天,毛澤東整理好行裝,在表哥文運昌的陪伴下,踏上了去湘鄉東山學堂求學的征程。臨行前,他把寫好的一首詩夾在父親每天必看的賬簿裡。父親晚上回來,打開一看,便讀了起來:

  孩兒立志出鄉關,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常不青山。

  這首詩是根據日本人西鄉隆盛的一首詩改寫而成,毛澤東借詩言志,抒發了他志在四方、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情懷。

  可以說,年少的毛澤東能去東山學堂讀書,是他渴望學習、渴望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使然;也是他不怕困難、克服困難、契而不舍、一再堅持的結果;同時也緣于他胸懷大志、渴求知識、渴求掌握本領、進而拯救民族于危難的雄心壯志!

  碼字不易,費力費時,請動動您發财的小手,記得留言和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