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七年級地理第1章地球和地圖

七年級地理第1章地球和地圖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4-22 08:21:21

調查表明:在學習地理新概念時,80%以上的學生會聯想到與之有關的自然現象或生活實際問題,這說明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新知識時會受到前概念的影響。而且這些前概念裡面有相當一部分是與科學概念不相吻合的迷思概念。如果不徹底了解和更改學生頭腦中的這些迷思概念,就難以讓學生真正掌握科學概念。

《概念教學與高效課堂的研究》課題組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根據學生平時上課反映出的思維誤區,學生做練習和測驗的錯題統計與分析,發現學生存在的各種迷思概念。經過兩年多來的收集和記錄,課題組一共發現了近400條的迷思概念,這些迷思概念遍布初中教材的各章節,遍布學生的作業、考試中,了解并轉變這些迷思概念,有助于創建高效的地理課堂。

●半球的劃分

1.學生的迷思概念:

北緯在北半球、南緯在南半球,東經在東半球、西經在西半球 。

2.迷思概念的成因:

學生不理解半球劃分與經緯度的關系,望文生義,以偏概全。雖然大部分學生能寫出東西半球的劃分界限是西經20°;和東經160°;(20°W和160°E),但隻是簡單記憶和表面理解。加上受北緯一定在北半球、南緯一定在南半球的影響,于是根據經驗,自動遷移到東經在東半球、西經在西半球 。

3.教學突破的步驟與方法:

(1)明确界線:

赤道是南北緯度的分界線,同時又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所以北緯一定在北半球、南緯一定在南半球。但東西經度的分界線是0°經線(本初子午線)和180°經線,0°經線以東為東經,0°經線以西為西經,東經180°和西經180°合為—條經線;而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注:如果按0°和180°經線圈來劃分東西半球的話,就是東經在東半球、西經在西半球 )

(2)明确原因:

本初子午線(0°經線)穿過了很多國家,特别是歐洲西部的發達國家,他們不願意分居東西兩半球,于是把東西兩半球的分界線移動到穿過國家和地區最少的兩條經線,即20°W和160°E上。

(3)教學方法:

方法一:圖示法。教師先畫簡圖如下,加以詳細解說,并以例子加深理解。如已知經度判斷東西半球:判斷10°W、 170°W、170°E、90°E四條經線分别屬于東西哪個半球。

七年級地理第1章地球和地圖(初中地理學生迷思概念之七上)1

再引導學生畫簡圖(如下),讓學生親自在書後的世界地圖畫出這四條界限,以剖西瓜等實例,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一部分西經(0-20°W)在東半球,一部分東經在西半球(160°E-180°;)。

七年級地理第1章地球和地圖(初中地理學生迷思概念之七上)2

方法二:口訣法。

口訣見右框内,教師特别解釋幾個關鍵詞:

①二妞:20°W, 六姨: 160°E(注:來源與字形與諧音)

②小小為東:經度小于20°的點,無論東經還是西經,都位于東半球; 如15°W,15°E,0°都位于東半球。

③大大西:經度大于160°的點,無論東經還是西經,都位于西半球。如170°W,170°E,180°都位于西半球。

④經度在20°—160°的點,東經在東半球,西經在西半球;如30°W,150°W位于西半球,30°E,150°E位于東半球。

七年級地理第1章地球和地圖(初中地理學生迷思概念之七上)3

4.練習鞏固:

典例1:讀右圖,圖中本初子午線是( )

A.A線 B.B線

C.C線 D.D線

典例2:讀右圖,圖中構成東西半球分界線的兩條經線是( )

A.A線和C線 B.A線和D線

C.B線和C線 D.B線和D線

典例3:在下列地點中,既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又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

A. 70°N,170°E B. 60°N,40°W

C. 23. 5°N,30°W D. 66. 5°S,150°E

判斷東西方向

1.學生的迷思概念:

東經度即東方,西經度即西方,東經度始終在西經度東方

2.迷思概念的成因:

東西方向是個相對概念,如何判斷東西方向是難點,需要遵循"劣弧定律"。初一學生的空間概念弱,對問題考慮不周詳,根據"左西右東"的原則,對文字進行聯想而形成迷思概念。

3.教學突破的步驟與方法:

(1)東西方向的判斷并不是直接通過東經或西經中的"東""西"來判斷,而是應根據其相對位置來判斷。

(2)在方格經緯網圖中,隻要根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來判斷兩點的東西方向即可,不必考慮東西經度。

(3)在極地經緯網圖中,根據地球自轉方向來判斷東西方向,順着地球自轉方向為東,逆着地球自轉方向為西,因為地球是個球體,所以沒有最東方,也沒有最西方。

見下圖一,以北極為中心,可以判斷地球自轉方向為逆時針方向,以0°經線為界,順着自轉方向的為東經,相反方向為西經。以北極為中心,緯度就是北緯。

見下圖二,以南極為中心,可以判斷地球自轉方向為順時針方向,以0°經線為界,順着自轉方向的為東經,相反方向為西經。以南極為中心,緯度就是南緯。

七年級地理第1章地球和地圖(初中地理學生迷思概念之七上)4

(4)"劣弧定律":二者同為東經,則大值在東;二者同為西經,則大值在西;二者一為東經,一為西經,二者之和小于180°時,東經在東,西經在西;當二者之和大于180°時,東經在西,西經在東。兩條經線的經度和若小于180°,則東經度一定在西經度的東方。

4.典例分析:

典例1:讀右圖"經緯網圖",已知兩條緯線的緯度差為80°;,下列叙述正确是(2014年省考綱)

七年級地理第1章地球和地圖(初中地理學生迷思概念之七上)5

A.圖中兩條經線的經度差為190.

B.b位于c的西南方

C.四點中距離随州市最近的是c點

D.陰影區域沒有南半球分布

生1:B。b位于c的左下方,根據"左西右東,上北下南",左下方即西南方。

生2:A.b的經度是80°E,c的經度是90°W,東經度在西經度的東方向; b的緯度是20°S,c的緯度是60°N,南緯度在北緯度的南方向,所以b位于c的西南方。

原因: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差,錯以為東經度都在西經度的東方向,其實東西方向是相對的,當兩點的經度差大于180°時(即為優弧),不能直接根據圖示位置來判斷方面,應該根據"劣弧定律",從地球的另一側來判斷,上圖兩點經度差緯190,所以我們應該換一側來判斷,即東西方互換,正确的是:b位于c的東南方。

把該題稍加修改,把80°E變為120°E,見下圖2,b則位于c的西南方。因為兩點經度相差隻是150°,正好是劣弧,直接讀圖即可。

七年級地理第1章地球和地圖(初中地理學生迷思概念之七上)6

七年級地理第1章地球和地圖(初中地理學生迷思概念之七上)7

典例2:甲地位于北緯20°、東經160°,乙地位于南緯20°、西經160°,則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

A.東北方 B.西北方 C.東南方 D.西南方

分析:在本題中,因為甲地經度為東經160°,乙地經度為西經160°,兩地經度和為320°,所以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而不是位于乙地的東方。北緯一定在南緯的北方。本題易錯誤理解為東經160°位于西經160°的東方。 答案:B。

本文為課題《概念教學與地理高效課堂的研究》成果,已全文發表在《地理教學》2016年第9期(作者肖金花),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