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是西安第一個以名人命名的小學——「錢學森第二小學」,位于高新唐延路旁。
實際上,它也成為陝西第一個正式開學的「錢學森小學」。2018年,中國航天第十二研究院與西安合作四個項目,其中包括:錢學森兩個小學、一個中學和一個研究院分院。
如今,錢學森第二小學已于2020年9月1日開學。
溯源:它有什麼來曆?
錢學森(1911-2009),世界著名科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對中國科技有多方面重大貢獻,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等。由于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錢學森,是“老交大”校友。1995年,經中央和錢學森學長同意,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正式定名為“錢學森圖書館”,成為當時中國第一所也是唯一一個以在世科學家名字命名的圖書館。2016年,西安交大成立了錢學森學院。
此外,西安不少名校都設立了“錢學森實驗班”,例如:高新一小、高新一中初中部、高新一中高中部以及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
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NEWS
“錢學森學校”設立初衷,來自著名的“錢學森之問”。2005年7月29日,身處重病的錢學森,向前來探望的溫家寶說道:
現在中國完全沒有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
實際上,“錢學森之問”是對“應試教育”的拷問:它顯示出中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困境,更對整個社會和教育界敲響了警鐘。解鈴還須系鈴人,“回到錢學森”才是對“錢學森之問”正确解讀方式。
在20世紀90年代,錢學森站在“培養技術科學人才”教育理念基礎上,結合21世紀人才培養需求,提出一種與衆不同的通才教育模式——大成智慧教育,目标是:
培養出既有文化藝術修養,又有科學技術知識,兼備“性智”與“量智”,能創造性地去解決各種複雜性問題的創新型人才。
2005年時的錢學森◎xinhua
時間來到2018年1月,第十三期錢學森論壇在西安高新一中舉行。這次論壇上,中國航天第十二研究院宣布與西安合作四個項目,包括錢學森兩個小學、一個中學和一個研究院分院。
中國航天第十二研究院(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是由中央批準、中編辦發文,在原航天707所、710所等五家單位基礎上重組成立,肩負着中央賦予“打造錢學森智庫;支撐航天、服務國家;成為軍民融合發展的抓總單位”三大使命。
此次錢學森系列學校,由航天十二院與西安市高新區、雁塔區共同籌建,緻力于打造“幼、小、初、高”一體創新人才培養高地。
目前,全國隻有五座城市擁有以錢學森命名的學校:西安、北京、杭州、鄭州和廣甯。西安,将成為樣闆和培訓基地,指導全國錢學森學校建設工作的推進。
探訪:中國首座投入的錢學森小學
1958年,在錢學森等著名科學家的努力下,中國科學院在“全院辦校、所系結合”方針下,創辦了一所理工結合的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錢學森倡導的技術科學教育模式,在“中國科大”取得巨大成功。6萬多名本科畢業生,湧現60多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千人一院士”比例,在全國高校中名列第一。
自2005年起,國内著名中小學、高校開始開設“錢學森班”,累計52個。許多畢業生,已在各條戰線上為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錢學森小學」,是以錢學森精神為指引,将STEAM教育與中國傳統教育相融合,将航天精神與人文教育相結合,努力建設國内一流小學。
西安高新錢學森第二小學
▶整體指标:總投資7.8億,占地24259.33㎡,設36個教學班。
▶校園概況:包括教學大樓、科學樓和綜合樓,設有舞蹈廳、健身房、圖書室、美術室、音樂室、管樂廳及民樂廳等;建有1萬㎡運動場、羽毛球場、籃球場、聯合器械場、多媒體階梯教室、學校電視台演播室和500多人演播廳,以及綜合應用型校園網和智慧校園一臉通系統等。
▶錢學森特色體驗室:航模實驗室、3D實驗室、人工智能實驗室、木工坊創客實驗室、VR實驗室、STEAM教室。
▶地理位置:高新唐延路與科技三路西200米
▶建設單位:陝西瑞鑫源實業有限公司
唐延路,因“唐延平門遺址在此”得名。二十餘年發展,唐延路不僅成為中央商務區,也雲集了高新二小、高新一中等知名學校。
如今,這裡可謂寸土寸金。可以說,商務區創造财富,學校創造源源不斷的文化價值。在高密度中心區,「錢學森第二小學」竟然擁有一個面積達1萬㎡運動場,創造出一座花園式的學校。
值得一提的是,錢學森學校管理委員會由中國航天第十二研究院、錢老之子錢永剛以及西安高新教育“領軍人物”皎秋萍校長合力打造,旨在打造為國家培養優秀創新人才。
西安錢學森系列學校,也是由皎秋萍校長親自操刀,這也是她繼西工大和高新系學校之後,集一輩子教育大成之作。
錢學森學校發展定位為:“面向未來、創新培養、國際合作、高端精英、科技特色”;錢學森學校育人特色概括為:精、高、博、特。
教學樓與體育場界面圖◎NEWS
極具曲線美感的校園建築◎NEWS
教學内容上,「錢學森小學」專全結合,理工文藝并重,以适應學科細分和跨學科研究的趨勢,各方面的知識能夠相輔相成。
師資上,現任教師均獲得本科以上學曆,碩士研究生、海外留學生占50%以上。省市區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和各級優秀教師,占專任教師的60%。
教學形式上,運用多種手段,包括傳統的師生傳授、遠程教學、學生自學加教師點評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教育,讓學生體會知識從産生、到傳播、到改良增益、再到叠代發展的完整過程。
這些,從「錢學森第二小學」功能即可看出:這裡擁有大量的藝術和文體空間,興趣課堂與學習教室交叉融合,确保理念一以貫之。
「錢學森第二小學」教學樓内部功能◎NEWS
「錢學森第二小學」階梯教室◎NEWS
「錢學森第二小學」教室内景◎NEWS
「錢學森第二小學」圖書館内景◎NEWS
錢學森認為:“在制訂教育方針時,盡快革新教育觀念、更新教學方法、改革教育制度、增加教育經費。要竭力創造寬松、民主而優越的環境。”
這些,也都是「錢學森小學」所遵循的理念。錢學森學校創新教育的目标,對于有天賦的學生,要培養兼備以下四種能力:
1、具有愛迪生式動手能力。2、思想活躍,具有愛因斯坦式的思想光芒。3、具有馮·卡門式的将治學與企業界、軍事界、藝術界等充分交融的能力,充滿社會活動熱情。4. 錢學森式的敢于擔當,對國家、民族和社會具有深厚感情并能做出巨大貢獻。
錢學森認為:“教育,不應是單純地給學生灌輸各種知識和技能;而是要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滿足并開發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向往。”
時代:一個教育升級的時代
2019年10月,西安召開“三年教育行動計劃”。投資237億新建、改擴建學校170所将于2020年秋季學期正式投用。
那麼,從“錢學森實驗班”到“錢學森學校”,這是教育理念上的一個巨大飛躍。如今,西安已進階成為“千萬人口特大城市”,目前仍處于高速發展期。“錢學森學校”還有其它不同的意義:
第一,特大城市的教育多元化需求
唐延路是中央商務區也是教育高地◎NEWS
作為西安“經濟發動機”,高新是人才彙集之地。錢學森系列學校主要位于高新,與高新區國際化視野不謀而合,旨在培養高規格的人才。
規劃上,“錢學森學校”在西安将形成一個“幼小初高”一體的創新人才培養搖籃和格局。
“錢學森學校”,借助教育改革的曆史發展契機,全面推動錢學森教育發展,并逐步形成錢學森教育體系,不僅在人才培養方面集大成,而且在教育資源、社會力量引導方面集大成、得力量。
第二、教育資源的“名校”行動
「西安高新錢學森第二小學」界面◎NEWS
作為錢學森思想的傳承和踐行載體,中國航天十二院提供錢學森品牌運營管理、教育服務産品研發、教育管理咨詢、教育教學方法研究等服務。
為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探索民辦優質資源反哺公辦學校的新型集團化辦學模式,陝西瑞鑫源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高新錢學森第二小學。
在西安教育計劃中,到2021年通過“名校 ”教育聯合體、優化學區、集團化辦學、對口幫帶等方式,實現“名校 ”。對于“錢學森學校”來說,創新和優質的教育,将為西安教育提供新的示範。
第三,錢學森精神在西安的紮根
「西安高新錢學森第二小學夜景效果圖◎NEWS
除錢學森系列學校之外,西安高新錢學森太空體驗館、西安高新錢學森圖書科技館等已正式開工。
錢學森圖書科技館:總投資6.5億,建築面積12.8萬㎡,涵蓋資料廳、展覽廳、學術交流廳等文化設施,将打造成為培養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的重要基地。錢學森太空體驗館:總投資5億,建築面積6.6萬㎡,将建成集科普展覽、培訓教育、實驗教育、商辦配套等于一體的現代科技體驗中心。
在西安,城市的教育、科技和文化,也将因為“錢學森”理念而發生着新的變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