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後,除了早晚溫度稍微涼快一點,天氣還是那麼熱。秋後雨水也漸漸多了起來,還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這個季節下雨,因為可以去野外玩耍,去農田水溝這些地方摸鳝魚、抓泥鳅,還可以抓一些奇怪的小魚回來養在瓶子裡當玩具。
像鳑鲏、鬥魚這些小魚都是很常見的,經常都能抓到。還有一種水田裡的古老生物,也曾被孩子們當玩具。這種生物俗稱“馬蹄管子”,長得像小河蚌,不過很多孩子都不敢碰,不知道你小時候是否抓過呢?
來自恐龍時代的古生物
馬蹄管子學名叫做“佳朋鲎(hòu)蟲”,它有一個形似馬蹄的外形,同時也長得像甲魚的外殼,所以它也叫“王八蓋子”,名字很有意思。這種水生小蟲,主要分布在北方,在南方也有少量分布,不過南方人不叫它馬蹄管子,也不叫它王八蓋子,它在南方有一個讓人非常有探究欲的名字:三眼恐龍蝦。
不得不說,三眼恐龍蝦這個名字起得非常合适,概括了它的外形以及來曆。首先它的确有三隻眼,其次,它是從恐龍時代活下來的古生物,名字中帶有恐龍二字也證明了它的身份。
曾經作為地球霸主的恐龍,都抗不過環境的變遷而滅絕了,那麼三眼恐龍蝦又是如何存活下來的呢?這就要提到它特有的本領,蟲卵的“滞育期”。
一般在枯水季節,很少能見到三眼恐龍蝦,但是每當夏季一場大雨過後,路面水坑裡會突然冒出來許多小小的三眼恐龍蝦幼蟲,兒時不知道它們是哪來的,總覺得很奇怪。
實際上,它們的蟲卵早就在這裡等待許久,隻要等到雨後,溫度和濕度合适的情況下,蟲卵就會很快孵化,所以三眼恐龍蝦總是在雨後出現。
根據專家研究發現,三眼恐龍蝦的“滞育期”最少有20多年,更久的就不知道能滞後發育多久了。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考古學家發現的北宋古蓮子,在幾百年之後種下去依然可以開花。正是因為三眼恐龍蝦蟲卵可以滞後很多年發育,并且能在短時期内快速成長産卵,所以它能在地球環境發生巨大改變時得以存活。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活久見”?沒想到兒時常見的這一種小蟲子,居然有這麼大的來頭。
兒時想玩這種蟲子,但是家裡大人都不讓碰,還說它會吸血,會咬人,其實這是一種謠傳,三眼恐龍蝦也隻是水裡普通的蟲子,除了來曆不一般,其他方面和水裡其他生物沒什麼不同不會咬人,更不會吸血。
三眼恐龍蝦有一條尾巴,在它幼蟲時沒有,它的幼蟲看起來特别像小河蚌,但等它長出尾巴就不像了。它其實有很多作用,可以幫助農民朋友清除水裡的一些雜草,維持生态平衡,可以算得上益蟲。
如今,這一奇特的小蟲,也被喜歡養寵物的人看中,成了熱門寵物,很多愛好者都願意把它的蟲卵買回家孵化飼養,這也讓它的身價上漲。不過三眼恐龍蝦的生命短暫,即便孵化成功,也隻能活3個月左右,3個月還算長的,很多孵化之後因為飼養方法不得當,很快就會死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