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孑立 沆瀣一氣 踽踽獨行 醍醐灌頂 綿綿瓜瓞 奉為圭臬 龍行龘龘 犄角旮旯 娉婷袅娜 涕泗滂沱……”這些成語裡的生僻字,你都會讀嗎?
這些生僻字,其實都來自最近在抖音上流行的一首歌曲。這首歌名叫《生僻字》,它的創作者是90後小夥陳柯宇。這首歌裡包含了70多個生僻字,靈感來自網絡熱詞“又雙叒叕”,@陳柯宇K-KO 說,他當時創作這首歌的初衷,是想讓高考的學生可以用一些比較趣味的方式,認識中國的漢字,讓大家更加熱愛中國文化。
《生僻字》是陳柯宇去年11月14日發行的原創歌曲,時隔一年多,這首歌突然因為陳柯宇上傳的一段抖音視頻火了起來。今年12月4日,陳柯宇在抖音上發布了一段自己演唱《生僻字》的視頻,視頻中,他坐在鋼琴前,面對鏡頭和話筒演唱了這首歌。
和普通短視頻不同的是,這首歌的視頻不僅配了歌詞,還為歌詞中的生僻字配上了拼音,告訴聽歌的網友這些生僻字的正确讀音。不少網友在評論中表示,這首歌傳播了傳統文化,讓自己聽歌的同時學到了生僻字,有趣又能學到知識。截至目前,這首歌在抖音上的點贊量已經超過了250萬,網友留言超過12萬條。
不少抖音網友都對這首以漢字為主題的歌曲十分喜愛,有網友為這首歌配上了沙畫版本的視頻,有網友為這首歌配上了自己創作的手指舞,不少其他網友乃至外國友人也都在抖音上學習演唱了這首歌。對于歌裡傳達的“知識點”,不少在抖音上參與拍攝視頻的網友都覺得很密集也很有趣,一些正在上高中的網友也表示,這樣的歌曲對高考語文很有幫助。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由于漢字的流傳,四大文明古國中唯有中國的文化沒有中斷過。因為有了漢字,我們至今依然能讀懂古代人留下的書籍智慧,能欣賞唐詩宋詞的優美意境,也能讓傳統文化曆久彌新,源遠流長。認識漢字、了解漢字背後的文化,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做的事。
《生僻字》的流行,則是讓中國的漢字文化通過年輕人喜愛的抖音短視頻形式,再次引發了年輕人們的關注。抖音一直在緻力于傳播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而抖音的網友們也對和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内容十分喜愛。不久之前,華中師範大學文學教授戴建業趣味講授古代詩詞的視頻也曾在抖音上流行,短短20天内就獲得了數百萬網友的關注,相關視頻播放量突破了3000萬次。
2017年底,抖音與央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進行合作,共同發起“給我五分鐘,展現全新國寶,向世界打招呼”活動。此外,抖音還于近日推出全新欄目《傳統文化了解一下》,讓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内容,以嶄新的表現形式呈現在短視頻平台上。
今年5月,七大博物館攜各自鎮館之寶集體亮相抖音,使得網民通過抖音就能一睹國寶風采,大大延展了國寶博覽的受衆範圍;而七大博物館在抖音上通過短視頻這種活潑的形式展出自家國寶,不僅提升了普通民衆對國寶鑒賞的接受程度,也颠覆了此前博物館在年輕受衆心中的固有認知,有助于讓博物館文化深入年輕群體。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受衆參與此次“博物館抖音創意視頻大賽”,中國國家博物館通過其抖音官方賬号發布視頻“嗯~奇妙博物館,不如跳舞,魔性地走起”,發布後第二天視頻點贊量已接近40萬,評論數接近1萬。原本靜默在展台上“肅穆而立”的國寶文物們,在視頻中配合着抖音旋律翩翩起舞,讓人忍俊不禁之餘,也使更多年輕人加深了對這些文化瑰寶的關注和認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