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小地方縣城或鄉鎮公務員,或事業單位體制内員工,在很多人眼裡,本身就是一件争臉面添光彩的事,職業穩定,工資可觀,工作又累不到哪裡,福利待遇還不錯,每年都有很多的人們擠破頭争着去競争,有誰又會吃錯藥或腦子進水,放着這麼好的工作主動去辭職呢。
我在鄉鎮工作5年多了,聽到過嚷嚷着要辭職的人,見到過通過公開考試競争被選調進縣城工作的人,也見到過因為工作成績優秀比較能幹被提拔使用而離開鄉鎮的人,可是,還未曾見到過自己主動辭職離開體制内的人,包括我自己也從未動過辭職的念頭,準備在醫院護士的崗位幹上一輩子直到退休。
說小地方縣城或鄉鎮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員工工作辛苦也是相對的。看看那些雖然脫貧的農民,看看哪些飄泊在外的農民工,為了把生活過得更好些,不就是起早貪黑的苦着打拼着,更多的人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與他們相比,公務員及體制内事業單位的人們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現如今的農村,硬化公路幾乎村村通,坐着小汽車下鄉進村,即使住上一段時間,村委會的辦公樓大多窗明幾淨幹淨整潔着呢,與單位比差不到那裡去,應該沒有多辛苦吧。
那麼,哪些經常把辭職挂在嘴邊的公務員或事業編員工,他們為什麼沒有進一步的行動呢?說白了他們隻是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上司的認可,在晉級及加薪上想着占有一定優勢而已;或許,有的人也是倒逼自己進步,在職場上盡快站穩腳跟。
人的欲望或說理想目标是沒有止境的,在一定程度上人人都有要求進步的心思。但是,小地方進步的階梯很窄很難一擁而上,隻有自己足夠優秀,又有一定的人脈資源,才有階梯可上可進,更多的人們,或許隻在一兩個崗位上幹到退休,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好,平淡是真,平淡也是福,過老百姓平平安安的居家生活,也是大多數人追求的目标。
所以說,動辄就說辭職的人,或許辭職的說法另一目的,辭職本身不是他們的真實意思。
個例一:本家一位叔叔,八十年代後期畢業于一師範學校,高中三年畢業考進的中專,畢業後分到了離鄉鎮幾十公裡地處金沙江邊上的小山村小學任教。那時候還不通公路,回家或上鄉上辦事,一個回轉需要十多個小時的時間走山間小道,爬坡下坎的十分累人。他在村裡當村幹部的親戚多次勸說他辭職算了,省得受那份罪。他自己卻覺得,好不容易讀了中專吃上公家飯,那能說辭就辭呢。果然,堅持三年之後吧,中心校把他調到了老家村子學校,苦盡甘來。
個例二:前年的時候,有位省城近郊的女孩考進了我們醫院做護士,男朋友卻在省城一國企就業,兩地分居夠難為了。起初還聽她男朋友說,要讓她幹上兩年後調回城裡,調動不成的話就辭職。近來再沒聽到他們說辭職的事了,那位同事年初還在縣城買了一套期房,準備讓男朋友周末或空閑時在縣城兩頭将就,反正省城離縣城六十來公裡個把小時的時間,這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俗話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同樣的道理,職場上的人們,各有各的實際情況,好處不可能讓一個人都占着。在小縣城和鄉鎮工作,那也是千辛萬苦十幾年寒窗苦讀之後,通過公開公平競争得來的,既然滿懷期待的入了職,各方面待遇又不錯,踏踏實實的幹下去就是了,随時在嘴邊挂着辭職的話又有什麼意思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