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三大電商虧本案例

三大電商虧本案例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8-17 05:49:25

  如同人世間任何一個領域那樣,商界的興衰起落,有時也是瞬息萬變、半點不由人。

  眼看2021年就要走到盡頭,貝貝集團卻依舊如年中那樣,絲毫沒有複活的迹象。

  11月17日,一名叫“幸運錦鯉小王子”的網友在微博投訴貝貝集團旗下運營的貝店APP,稱該軟件沒有人工客服在運營,賬号餘額清零後依舊無法注銷。

  三大電商虧本案例(又一電商黑馬倒下)(1)

  憤怒之餘,這位網友還艾特了12315官博。不知是他消息真的不靈通至此,還是單純發洩心中不滿,實際上,他所遇到的難題根本就無法解決。

  衆所周知,貝店APP早已沒有員工在運營,不僅如此,整個貝貝集團,如今都已經銷聲匿迹,創始人早在今年8月就卷錢跑路,直到現在,外界都沒有他的消息。

  自今年下半年以來,不少企業都曝出了創始人跑路的消息,前有愛貝斯英語培訓機構創始人謝龍攜财遠遁,後有貝貝集團創始人張良倫銷聲匿迹。

  三大電商虧本案例(又一電商黑馬倒下)(2)

  衆所周知,謝龍跑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培行業在今年遭到了重創,可張良倫又是為何跑路呢?

   如果時間倒退一年,人們無論如何是看不出貝貝集團大廈将傾的。

  這個創立于2017年6月30日的“年輕企業”,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短短幾年間發展壯大。

  據統計,貝貝集團曾經用了不到一百天的時間,創下了銷售破百萬的記錄,在它走上坡路的那幾年,諸如“一日之間賣出800萬噸紙巾”、“一日之間賣出140個柚子”等等噱頭不一而足,更登上過中國移動互聯網APP增速榜第一,取得了相當亮眼的成績。

  2020年全國深陷疫情之中,貝貝集團第一時間向醫務人員捐贈防疫物資,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之餘,還宣稱成功扭轉了農産品滞銷的情況,利用線上帶貨幫助全國各地的農産品打通了銷路。

  三大電商虧本案例(又一電商黑馬倒下)(3)

  怎麼會一夜之間欠債6000萬甚至被罵騙子呢?

  2020年8月,貝店“爆雷”的消息傳出,衆多商家發現自己的款項無法正常結算,一股腦兒地從全國各地趕到杭州,堵在貝貝集團總部想要個說法,大家雞一嘴鴨一嘴說着不同地方的方言,但共同訴求隻有一個:要錢!

  這堪比農民工集體要賬的場面本就足夠讓大家震驚,沒想到更離譜的事情還在後面。

  貝貝集團的創始人見狀,硬是直接跑路都拒絕出來給人們一個說法,扔下偌大的集團拍拍屁股走人,着實讓衆位商家恨得牙癢。

  想要了解貝貝集團從生到死的始末,有一個人就不得不提,他就是張良倫——貝貝集團的創始人。

  三大電商虧本案例(又一電商黑馬倒下)(4)

  與貝貝集團這個年輕企業一樣,它的創始人也是一名80後,算是新時代的青年企業家。

  1985年,張良倫出生在中國四川,他成長于改革開放背景之下,從小見證了無數商界神話從無到有,也見證了中國電商平台的興起。

  張良倫學習成績優異,他5歲就開始上學,研究生畢業那年,才剛剛23歲。

  高三畢業後就讀于吉林大學通訊工程專業,大學畢業後被保送到華中科技大學繼續深造。雖然一路都在念書,但實際上張良倫從本科開始就已經在校園内創業了。

  在吉林大學校園裡,張良倫是遠近聞名的數碼産品代理人,為了省去發傳單帶來的人力損耗,他還自制了一個簡易網站,将自己代理的産品一一陳列上去,供同學們選用。

  張良倫并不是一開始就專注于互聯網創業,他曾經做過針對考研群體的補習班業務,每天下課後,他和女朋友就帶着一堆小廣告和漿糊桶,跑到學校各個宣傳欄、電線杆上張貼,大有當年俞敏洪的風範。

  三大電商虧本案例(又一電商黑馬倒下)(5)

  随着對通訊工程專業的了解越深,張良倫就越确定自己并不喜歡這個專業,反倒是對電商、搜索引擎、網站等興趣濃厚,于是在本科階段,他就輔修了工商管理專業。

  畢業之後,張良倫先是進入到阿裡巴巴工作,他想在這個堪稱傳奇的企業學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在阿裡内部,張良倫負責阿裡巴巴旺鋪産品線的相關工作,他很清楚,自己有朝一日是要離開阿裡這個平台的,那麼,還在阿裡内部的這段時間,他就必須盡快搞清楚自己的創業規劃。

  2011年,張良倫經過深思熟慮,決定以“返利”作為自己的創業基點,盡管很多人不看好這個業務,但他卻認為,返利導購領域離錢比較近,盈利模式相對清晰,同時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果好好鑽營,未必不是一個來錢之道。

  三大電商虧本案例(又一電商黑馬倒下)(6)

  從那之後,張良倫先是創辦了米折網,這是一個背靠阿裡的返利網站,通過收取返利商家的銷售傭金收獲提成,一部分返還給用戶,一部分作為收益。

  雖然是個小網站,但正如張良倫所說,這是距離錢最近的環節,再加上阿裡這麼個大平台,僅2011年雙十一當天,就給淘寶的商家們帶去了超過5000萬的銷售額,一舉在業内成名。

  後來米折網被張良倫放棄,2014年他創辦了貝貝網,進軍母嬰市場。在這個領域,他遇到了自己伯樂徐新。

  這個做風險投資非常厲害的女人,看中了張良倫的潛力,她覺得,在張良倫的身上,有一股非常獨特的拼勁,看着他的時候,徐新想到了當年的劉強東。

  三大電商虧本案例(又一電商黑馬倒下)(7)

  覺得自己慧眼識珠的徐新,不肯放過這樣一個極具潛力的年輕人,很快,她在次年決定對張良倫的貝貝網投入巨額資金扶持。

  2015年,由今日資本、新天域資本領投,貝貝網完成了C輪1億美元的融資。

  2017年,張良倫正式創建了貝貝集團,推出了“貝店APP”,這款手機APP以“人人都可皆可開店”為理念,給用戶提供開店的平台,總而言之,是一款免費的手機開店APP。

  貝店推出之後,在短短幾年内成長為頭部電商新銳。開店不到一年的時間,貝店就榮獲“最快黑馬APP”的頭銜,次年,它推出的“一縣一品”計劃登上了《央視财經》欄目,成為各大電商的榜樣。

  貝店曾經創下單季度銷售額突破一億的好成績,2019年貝店發展的巅峰時刻,它的用戶總量超過了5000萬。

  從2017年到2019年間,貝店獲得好評無數,在外界眼中,這就是時下新闖出的獨角獸企業。

  三大電商虧本案例(又一電商黑馬倒下)(8)

  這是張良倫事業的小高峰,但站在那一年的巅峰,他大概沒有想到,這樣的風光,會在2021年戛然而止。

   一場疫情,影響了社會的各行各業,貝貝集團也是其中之一。

  張良倫跑路之後,媒體複盤貝貝集團的财務狀況,數據表明,實際上從2020年3月開始,貝貝集團就已經開始大批量裁員了,被裁員工數量超過500人。

  緊接着,有部分商家發現自己開在貝店的店鋪沒能按時結款,但因為貝店本身給各個商家結款的時間就是不一緻的,這種小範圍的未結款事件并沒有第一時間引起大家的關注。

  事實上,從2019年開始,已經有商家發現貝店的結款時間發生紊亂,以前都是雷打不動的50天一結款,可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結款時間開始變得毫無規律可循。

  到了2020年5月結款時,貝店客服給出的說法是網站在維護,系統出了問題,但到了下個月,款項還是無法按時結算,這讓很多商家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三大電商虧本案例(又一電商黑馬倒下)(9)

  基于對貝店的信任,也基于貝貝集團日常出席活動時的排場,很多商家選擇了再等等看,沒想到這一等,就等出了貝貝集團裁員、欠款的消息。

  到了8月,一衆商家再也坐不住了,集結起來前往貝貝集團總部,舉橫幅的舉橫幅,喊口号的喊口号,要求張良倫出來給個說法。

  沒想到張良倫壓根兒沒有露面——跑路了。事情發展到這裡,已經不再是普通的欠款問題,商家們表示,他們最厭惡的不是欠款,而是根本找不到人。

  三大電商虧本案例(又一電商黑馬倒下)(10)

  根據“壹覽商業”報道,貝貝集團自從2020年監管部門對社交電商的管控加強,過去的多級分銷模式被限制,銷量就開始斷崖式下跌,月度銷售額僅有500萬元左右,比過去巅峰時期的三分之一還要少。

  基于這種情況,張良倫将現金回轉的所有希望,都壓在了2020年新開發的項目——希美。

  這是一個針對女性群體的項目,主要做女性化妝品,為了做好它,張良倫傾盡所有地投入到這上面,不惜人力與物力,可以說,整個貝貝集團當時都圍繞着這個項目在做。

  媒體采訪那些前來維權的商家時,他們也提到了希美這個項目,有人說,在外人看來,當時貝貝集團的勢頭,就像是别的業務都不做了,不要命地要做好希美。

  三大電商虧本案例(又一電商黑馬倒下)(11)

  然而,貝貝集團卻并沒有因為希美的推出而回暖,反而口碑一路下跌。

  “返利”模式在2021年的今天早已不像它剛剛出來的那麼紅火,而打着“人人都可免費開店”噱頭的貝店,事實上并不是完全免費。

  每一位開店的商家,都被平台強制要求至少要消費到什麼程度,而每一單交易能夠達到的傭金其實又寥寥無幾,這種返利分銷的套路被人們摸清之後,貝店和希美想要毫無負擔的繼續“圈錢”,就沒那麼容易了。

  顯然,希美最終并沒有給予張良倫豐厚的回報,反而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它的失敗,讓貝貝集團的現金鍊斷掉,根據網上流傳的一份貝貝集團錢款明細來看,貝貝集團至少欠600多個商家的錢款,僅就表格來看,額度已高達6000多萬。

  直到8月份政府出面要求貝貝集團必須派出一個負責人處理欠款事宜時,張良倫依舊沒有露面,而這一消失,就足足消失了三個多月,至今杳無音信。

  結語: 2021年被稱為是“電商傾覆年”,很多電商平台都“死”在了不同的關卡,說到底,貝店的爆雷也隻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份子罷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對于商人來說,賺錢是第一要義,但作為一個有良心有底線的商人,在自己賺錢之餘,也會考慮到他人的利益。

  像張良倫這類出風頭的時刻一個不落、大難臨時率先跑路的商人,大概在他丢下身後無數“債主”逃難的那一刻,就足以被永久釘在恥辱柱上了。

  看來,即便有過無數投資成功經驗,徐新依舊在張良倫這裡翻了車:想做下一個劉強東?至少如今,這個預測是失敗了。

  作者:黑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