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羅馬瘟疫怎麼來的

古羅馬瘟疫怎麼來的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1 12:34:20

  在羅馬城台伯河沿岸,有一座被稱為“陶瓶山”的小山丘。雖然有“山”之名,實則是由約5300萬隻陶瓶的碎片所堆成的垃圾場。

  這些陶瓶大多産自公元2-3世紀中葉,是古羅馬人用來盛放橄榄油的容器。在将橄榄油倒出之後,瓶子就被丢棄到這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座人工小山丘。

  古羅馬瘟疫怎麼來的(瘟疫肆虐與氣候變遷)(1)

  羅馬城中的陶瓶山

  這一時期恰好是古羅馬的全盛時期,人們的消費力驚人。根據曆史學家瑪麗·比爾德的估算,當時的羅馬城“每年要消耗約2000萬升的橄榄油、1億升葡萄酒、25萬噸糧食”。

  “福兮,禍之所伏”,正當古羅馬人在為自己的盛世歡呼相慶時,巨大危機的陰影正在悄悄逼近,盛極而衰的輪回再次上演,陶瓶堆積如山、生活奢靡無度的景象也将不複存在。

  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改變了這一局面呢?

  曆史研究者們衆說紛纭,一位德國學者在統計之後發現,有210種關于羅馬衰亡的原因假設。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孟德斯鸠和愛德華·吉本的觀點,他們傾向于認為實行君主政體而非共和制、長時期對外掠奪政策,以及羅馬人的腐化堕落等,是導緻羅馬衰亡的重要原因。

  美國著名史學家、俄克拉何馬大學古典文學和文學教授凱爾·哈珀,在《羅馬的命運》一書中,則從人類學、生物醫學與曆史學的交叉領域出發,對公元2-7世紀羅馬的氣候、傳染病情況進行研究,得出了新的結論:氣候條件的顯著變化,以及數次傳染病大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将羅馬推向衰頹的邊緣。

  古羅馬瘟疫怎麼來的(瘟疫肆虐與氣候變遷)(2)

  《羅馬的命運》一書卡片思維導圖

  在凱爾·哈珀看來:羅馬的命運結局,固然有“人”的因素作祟,但自然的力量同樣不可小觑。

  01 最優氣候期 技術、貿易:共同打造“羅馬奇迹” 根據人口學家馬爾薩斯的理論,在農業社會中,當人口呈幾何級數增長,生産資料為算術級數遞增時,人均生活水平就會陷入下降循環,最終戰争、瘟疫、饑荒、野獸等外部力量,會将人口重新拉回一個較低水平。

  但2世紀中葉的羅馬,卻成功打破了馬爾薩斯人口壓力的魔咒。

  彼時羅馬帝國的統治疆域橫跨3個大洲,總人口一度達到7500萬。羅馬城是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大城市,城裡有豪華的浴室,也有設計精妙的高架引水橋。在人口迅速增加的同時,羅馬人的平均生活水平不降反升,這一時期也被愛德華·吉本稱為“最幸福的時代”。

  古羅馬瘟疫怎麼來的(瘟疫肆虐與氣候變遷)(3)

  羅馬城景象

  之所以能夠成就“羅馬奇迹”,從根本上得益于多重有利因素的疊加。

  首先是作為“背景闆”的氣候條件。

  大約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50年之間為“羅馬氣候最優期”,比起今天的“地中海氣候”,當時環地中海區域的氣候條件要更加溫和濕潤,降水的月度分布更為均勻。

  這樣的氣候環境對于農業生産十分有利,葡萄、橄榄、小麥等作物可以在更靠北的區域種植,土地的生産力也大大提升,因此可供養的人口數量也有效增加。

  一份估算數據認為,氣溫升高1攝氏度帶來的可耕種土地面積增加,足以滿足300-400萬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

  其次是對外貿易網絡擴張。

  羅馬帝國是一個典型的軍事霸權組織,羅馬的士兵們四處征戰,通過掠奪、收稅獲取資源,擴大統治疆域。

  在這一過程中,羅馬建立起了一個長達8萬公裡的公路交通網絡,再加上地中海的海上貿易通道,為貿易提供了便利條件。

  而羅馬人對于消費主義的推崇和對奢侈品的偏愛,進一步推動了羅馬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頻率,交換的商品包括:香料、紡織品、橄榄油、葡萄酒、陶器、象牙等。

  在一份2世紀的紙莎草文件上,一條駛往埃及的商船上所裝載商品的總價值可能超過600萬塞斯特斯。開頭所提到的陶瓶山也是這一時期的産物,當時羅馬從西班牙大量進口橄榄油。

  古羅馬瘟疫怎麼來的(瘟疫肆虐與氣候變遷)(4)

  曾經古羅馬的繁華地帶

  再者是技術條件的進步。

  随着人口的不斷增加,人們開始向更邊緣的區域進發,非洲等地的農業生産變得活躍,為了應對半幹旱的氣候條件,人們開始修水庫、建大壩、挖水渠,水利磨坊等新的技術手段共同促進了農業生産效率的提高。

  02 兩次瘟疫與氣候變遷:羅馬命運的隐憂已現 命運的天平并不總是青睐羅馬人,曾經是羅馬帝國崛起重要助推力的氣候因素,似乎變得不再那麼宜人。

  這時,流行病菌也開始在羅馬帝國的土地上徘徊:公元176年,安東尼瘟疫爆發,公元249年-262年,西普裡安瘟疫肆虐百餘年。

  在古羅馬的全盛時期,财政、軍事、農業、貿易等因素共同維系了帝國内外的均衡,但這種均衡狀态并不是穩定的。随着氣候變遷與細菌侵襲,羅馬帝國的根基開始遭到侵蝕,羅馬的命運開始走向一個新的轉捩點。

  先來看氣候環境的改變,大約公元3世紀時,羅馬氣候最優期走向了尾聲,随之而來的是羅馬晚期過渡期。

  一邊是太陽活動的變化,導緻全球氣溫的下降,光照時間與強度降低。

  随之而來的還有幹旱,地中海南部、北非等地降水減少,原先肥沃的尼羅河區域洪水也變得稀少,于是,對降水量十分敏感的小麥等農作物出現減産。

  農業生産受到重創,羅馬帝國政府能獲得的糧食也相應縮水,據估計,羅馬每年的稅收損失約為9.6-19.2萬奧裡斯。

  古羅馬瘟疫怎麼來的(瘟疫肆虐與氣候變遷)(5)

  另一邊是人為活動産生的不良後果。

  為了擴大農業種植面積,濫砍濫伐成為普遍現象,局部生态環境遭到破壞,地中海地區的降水量減少也部分與此有關。砍伐森林使得積水區域增加,蚊蟲孳生,加速了傳染病菌的傳播。

  數次瘟疫肆虐造成的影響,則更為深遠和嚴重。

  作為軍事霸權國家,羅馬必須長期維持一支龐大的軍事隊伍,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帝國需要士兵,而士兵需要錢”。

  瘟疫先是影響人口數量與結構。在醫療水平有限的時期,鼠疫、天花等傳染病基本上可以與死亡畫上等号,古羅馬也不例外。

  安東尼瘟疫奪走了帝國約10-20%的人口,西普裡安瘟疫使得亞曆山大裡亞的人口從50萬減少到了19萬。

  緻命的病毒奪走了無數年輕人的生命,羅馬的可征用兵源減少,後來不得不征召奴隸、強盜入伍,甚至引入蠻族雇傭軍,軍隊的戰鬥力日漸削弱。

  社會經濟也受到了瘟疫的沖擊。在人口銳減、糧食減産的大背景下,帝國銀礦開采量也遭遇突然下滑,一系列因素引發帝國的财政危機和嚴重通貨膨脹,羅馬的貨币和稅收體系都面臨嚴峻挑戰。

  為了籠絡軍心,克勞狄二世選擇用黃金犒勞将士,這一不成文的制度之後又延續了數代,這也從側面印證了當時貨币體系已經出現了混亂的迹象。

  古羅馬瘟疫怎麼來的(瘟疫肆虐與氣候變遷)(6)

  古羅馬金币

  03 短暫的恢複期:制度韌性及其局限性 公元1世紀時,古羅馬哲學家普魯塔克提出過一個“忒修斯之船”的悖論:如果忒修斯之船上的部件被陸續替換,那麼最後形成的船還是原來的那隻船嗎?

  這是一個哲學命題,也是古羅馬帝國曾經面臨的現實:在遭到危機時,制度内在的韌性使得它能夠進行局部調整,以适應新的内外環境,但帝國已是今非昔比了。

  古羅馬瘟疫怎麼來的(瘟疫肆虐與氣候變遷)(7)

  古羅馬遺址

  在帝國的制度設計中,有不少類似于“緩沖墊”的策略。

  城市中設置有專門的糧食儲存設施,以備不時之需。一旦發生糧食短缺的情況,羅馬政府會通過平抑價格、譴責暴利等方式維持糧食的售價。在首都羅馬城,皇帝不僅會引導建設公共設施,還建立了糧食救濟制度。

  環地中海地區複雜的氣候與地形條件,當地的居民早已形成了一套食物儲藏、保管的習慣。因此,在面對糧食危機和通貨膨脹時,羅馬可以在一定時間内維持社會經濟的穩定。

  這種制度的内在韌性,正是羅馬帝國在經曆氣候變遷和安東尼瘟疫之後,仍然能夠重新回到正軌的原因之一。

  但是,随着新的疫情爆發,氣候條件變得愈加不利時,帝國制度即将面臨分崩離析的局面,“3世紀危機”也在這樣的背景下産生。

  先是邊境線上防禦體系陸續被蠻族摧毀,形成了以高盧、巴爾米拉、意大利為核心的三個羅馬帝國,羅馬失去了達西亞等戰略要地。

  公元268年,加裡努斯皇帝被暗殺之後,羅馬進入了軍營皇帝的時代,皇帝高度重視軍人的忠誠與勤奮,傳統的元老院貴族淡出曆史舞台,古老的政治傳統也成為過去。

  對于瘟疫的恐懼也引發了文化領域的變革。傳統的阿波羅崇拜驅使人們通過參加各種獻祭活動,祈禱神明能夠驅散瘟疫。新生宗教--基督教用其“犧牲式”倫理吸引人們的關注,而“從死亡中複活”的教義也讓時時面臨死亡威脅的人們,感受到了一絲安慰與暖意。

  

  基督教堂内景

  随着時間推移,除了“羅馬”的名号,羅馬帝國這艘“忒修斯之船”上的零件已經幾乎被悉數替換,這時的羅馬,早已不複昔日全盛時期的模樣。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其衰亡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羅馬就像一艘巨輪,有過歌舞升平的時代,但随着氣候、瘟疫、政體、蠻族入侵、生活奢靡、消費主義……這些大大小小的冰山,一次次地與巨輪相撞,羅馬自身的制度韌性終于被破壞殆盡。

  最後隻需一根小小的稻草,就可能讓羅馬的命運走上無法挽回的境地。

  參考資料:

  1、《羅馬的命運》,凱爾·哈珀

  2、《SPQR:羅馬元老院與人民》,瑪麗·比爾德

  3、紀錄片,《羅馬:帝國無止境》

  注:本文配圖部分來自于紀錄片《羅馬:帝國無止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