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個别品牌的車主忽然對“制動記錄儀”特别感興趣。
在刹車和油門踏闆的位置安裝攝像頭,用于記錄駕駛過程中的常規操作;以便于“如果車輛發生失控”時取證,意思是證明車輛是在正常制動過程中出現了加速失控。
這确實不失為一個理想方案,因為原車的記錄設備不能排除存在BUG的可能性。
不具體到任何品牌的車輛,隻講一種底層邏輯。
如果某台車的刹車系統是強制關聯“動能回收”的話,在制動過程中就有可能出現異常情況;動能回收的概念是通過驅動電動機來減速,在滑行過程中,車身因慣性力前行時會反向拉動電動機運轉,過程中電動機的阻力就是制動力,制動過程中還能夠發現。這樣既能幫助穩定續航裡程,又能有效降低制動器的使用強度,看似還是不錯的;隻是高強度動能回收會有明顯的減速感,即便是隻松開油門也會出現,這就會嚴重影響駕駛品質了,算是有得有失吧。
在了解了“動能回收”的概念之後,現在可以來講一講标題提出的問題了。
有沒有可能出現“踩刹車踏闆卻繼續加速”的情況?
答案:有。
如果刹車踏闆強制關聯動能回收,在刹車過程中先調用動能回收來減速,随後再用制動器來減速,這套系統就有可能出現“踩刹車加速”的情況。
因為在減速過程中先觸發的是動能回收系統,此時如果車輛出現打滑或轉向等操作,ESP(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則會介入運行;通過對輪速差的偵測來調整車身姿态,過程中會關閉動能回收系統;而ESP在調整車身姿态的過程裡,會通過四個程序來控制,有刹車防抱死系統(ABS),制動力分配系統(EBD),牽引力控制系統(TCS)和用于控制姿态的VDC程序。
其中包括通過主動調整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以調整車身姿态的操作,比如某個車輪需要輸出動力才能修正車身姿态,這個車輪就得、也就能通過ESP的控制以獲得動力——驅動電動機會輸出動力。
一旦進入這個場景并觸發這個指令,那麼電動機就會持續輸出動力。
反之如果一直踩住刹車踏闆,ESP系統則會因偵測到的指令而循環進行動力補償,甚至有可能進入一個死循環裡;随後的結果則是車輛持續加速到極速,越踩刹車速度越快。而打破這個循環的方式應當能通過松開刹車踏闆,控制油門踏闆,重新激活動能回收程序來實現,隻不過在正常駕駛行為中一般不會有人這麼操作。
其次還有一點需要講一講,其實很多電動汽車使用的制動系統都有這個問題的存在;但是絕大部分車企所使用的制動系統都有“雙保險”,上述制動系統可以單純理解為“電控刹車”,完全由控制單元依據各個傳感器偵測到數據來判斷是否進行動能回收、制動或者ESP補償;而“雙保險”的意思則是保留有機械傳統制動單元,那麼即便第一套程序出現問題,機械制動信号觸發後依舊能實現“刹車優先”,也就是其他任何控制系統都不能關停制定系統,最多是幫助制動或在制動的前提下進行車身姿态的調整。
關于“踩刹車卻加速”的問題就講到這裡,現在也不确定是什麼品牌的車存在該問題,除非其使用的制動系統是沒有“雙保險”的。
為取證而安裝的攝像頭可不能亂取電哦,這可不是開玩笑。
正常車輛都可選擇兩種取電方式,分别為:
保險盒取電點煙器取電 在車内會有一個保險盒,裡面一般都會有預留的孔位,通過保險絲取電器可以找到常電或ACC;這是很常規的取電方式,很多車輛加裝行車記錄儀或車台都會從這裡取電。但是異常車輛就不建議這麼操作,否則出現問題就很容易扯皮,比如因加裝設備導緻控制系統損壞,或者導緻車輛自燃,這不是沒有可能的。
但是,車裡預留的點煙器總是可以用的嘛。
電壓器的功能并不是點煙,而是取12伏電,連接擴展塢可以給很多設備供電。
單純加一個攝像頭是沒用的,異常車輛一定要加裝行車記錄儀,把攝像頭固定在踏闆上方即可;固定建議走明顯,線束要穩妥固定,防止在行駛中脫落并勾到踏闆。記錄儀可以在合理位置固定,隻要能正常取電即可;車輛熄火後應當給記錄儀斷電,最好拔掉插頭,這樣則能避免所有争議。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發布,保留版權保護權利
喜歡我們的内容請點贊關注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