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全球第一的通信設備廠商,華為卻無法推出5G手機,這多麼可笑!但華為可能已經想出了一個特殊的方式讓4G手機支持5G網絡。
在過去一年,華為推出了數款不支持5G網絡的手機,其中有一些型号的價格還比較高。我有個同事就因為華為P50 Pro不支持5G,價格比較高,最終還是購買了蘋果iPhone 13,但如果他等一等,華為可能會讓他如願以償體驗到5G華為新手機。
那麼到底是什麼“黑科技”可以讓普通的4G手機支持5G呢?
根據最新的爆料,華為正在研發一種手機殼配件,配合華為4G手機使用後可以實現5G網絡。
“可實現通訊功能的手機殼”?這讓我想到一件“配件神器”——蘋果皮。
大概在10多年前,海外版無獨立SIM卡槽的蘋果iPhone手機和蘋果iPod Touch就已經在國内十分流行,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無法聯網。
為了讓手中的蘋果設備實現聯網,國内的技術團隊響應用戶需求,開發了一款可實現聯網功能的手機殼——“蘋果皮”,又稱“多卡寶”。
來自中國河南的潘泳和潘磊兩兄弟花費1年多時間,花費10萬元積蓄,研發出了可以讓iPod Touch聯網的手機殼,當時售價在七百元人民币左右,唯一的遺憾是不支持3G。
不久之後,來自中國深圳的ZNAPPLE團隊就研發出了“3G蘋果皮”,通過背扣式的通信模塊來實現通話和3G上網,配備SIM卡槽和700毫安電池。
“蘋果皮”在當時解決了無數蘋果用戶的痛點,可以說是iOS設備的最佳配件,但它并非沒有缺點。
“蘋果皮”最大的缺點就是成本高昂,早期不支持3G的“蘋果皮”都要售價700元左右,如果華為真的推出5G手機殼,那麼其售價大概率是在千元左右。
其次,由于配備電池和通信模塊,這類“蘋果皮”設備大多比較厚重,配合手機使用後,原本比較纖薄的手機會變得厚重不堪,手感全無。
另外,這種外接的通信功能配件畢竟是外挂的通信模塊,因此在性能方面肯定是無法和傳統的内置5G基帶芯片相提并論,網絡信号強度、信号穩定性都無法得到保證。
如果以上“缺點”無法解決,那麼所謂的“華為5G手機殼”必然是價格昂貴的“花瓶”,在當下的成熟手機硬件市場中,很難獲得消費者的青睐。
早在2018年,當蘋果iPhone推出雙卡雙待功能後,這類“蘋果皮”設備就已經開始走向沒落了。“蘋果皮”本身就是為了彌補iOS設備缺陷而産生的配件,一旦iOS設備開始完善相關功能,那麼它的使用價值就基本上歸零,沒落是必然的。
華為因為被制裁導緻無法推出5G手機,推出5G手機殼可能會滿足一些鐵杆華為用戶的5G需求,但筆者認為這種配件的需求量并不會太大。
“蘋果皮”當時處在一個“蠻荒時期”,蘋果iPhone和iPod Touch還是比較新奇的玩意,整個市場基本上沒有可替代的産品。然而,目前市場上擁有大量的5G手機産品可以替代華為手機,用戶完全沒有必要再買一個價格高昂的5G配件來增加自己的負擔。
如果華為真的要研發這種市場需求不高的産品,那麼這必然是一筆極不劃算的買賣,研發成本高昂,市場需求不大,“5G手機殼”顯然隻是為了滿足少部分華為用戶的需求。
這種另辟蹊徑的做法雖然能夠讓一部分華為用戶用上5G網絡,但治标不治本,華為需要做的是讓所有消費者都能夠買到正常的華為5G手機。要實現這一目标,華為還是要聯合國内半導體供應鍊,早日實現純國産5G射頻等高端技術的突破。
至于5G手機殼到底能不能大賣,其實我說了不算,最終取決于廣大華為4G手機用戶。那麼問題來了,假如你是華為4G手機用戶,你會額外花費1000元來購買這款“5G手機殼”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