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北京地鐵1号線最神秘的4個站

北京地鐵1号線最神秘的4個站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4-01 07:53:48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地鐵7号線,是中國北京市第十七條開通運營的地鐵線路,于2014年12月28日開通運營一期工程(北京西站至焦化廠站),2019年12月28日開通試運營東延伸段(焦化廠站至環球度假區站),标志色為淡黃色。

  北京地鐵1号線最神秘的4個站(好玩的地名之北京篇)(1)

  北京西站

  因與北京西火車站相接,北京西站是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特等站,于1996年1月21日開通運營, 在開通運營時曾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現代化鐵道客運站之一。北京西站先後于2003年下半年、2005年進行了擴建,并于2015年建成了連接北京站的北京地下直徑線。

  北京地鐵1号線最神秘的4個站(好玩的地名之北京篇)(2)

  灣子

  因灣子村得名。《北京市豐台區地名志》載:自清代以來,出廣安門西行,時稱西大道。至灣子村,大道明顯轉向西南方向,稱此處為灣子,故以此為村名。

  達官營

  營帶有聚集的意思。 關于達官營,達官鞑官之異稱 ,即以鞑靼蒙古族為主的北方少數民族供職于明帝國諸衛所内各官軍之通稱。這是内附少數民族的聚居區。

  北京地鐵1号線最神秘的4個站(好玩的地名之北京篇)(3)

  廣安門内

  廣安門明代稱廣甯門,又名彰義門(該門與金中都彰義門在同一軸線上)。清朝道光年間為避清宣宗旻甯之諱改為現名。城門名老得喊着,所以必須換字,安與甯意思相當,況且好多城門都以安命名,所以就改叫廣安門了。

  菜市口

  清代殺人的法場。北京的胡同多,街口就多,名氣最大的當數宣武門外的菜市口。菜市口名氣大是因為那曾是殺人的地方,是刑場,有不少名人都是被斬首在菜市口。戲文中唱道推出午門斬首,其實是拉到菜市口出紅差,砍頭!犯人被殺後,屍體被人運走,血迹即被黃土墊蓋上,爾後便有人在此賣菜,菜市生意興隆,故菜市口由此而得名。

  北京地鐵1号線最神秘的4個站(好玩的地名之北京篇)(4)

  虎坊橋

  原為橋名,後演變為街名。為明時虎房演化而來。程迓亭《箕城雜綴》有雲:虎坊橋在琉璃廠東南,其西有鐵門,前朝虎圈地也。在明朝,這裡是養虎的地方,還加了大鐵門,防止老虎逃跑。現在菜市口的東北方向有條鐵門胡同,應該就是當年虎房鐵門所在地。大概在明清時期,這裡有條小河,說是河,其實是一條由北向南流的溝渠,一直通向先農壇附近的葦塘。這條溝渠的位置就在京華印書局舊址西側,所謂虎坊橋就是這條溝渠上的一座石橋,規模不算大,橋的大概位置在虎坊橋十字路口的西邊兒一點兒。後來溝渠填平了,橋也就沒用了、拆了、修成了路,虎坊橋三個字卻一直在沿用,成了地名。

  珠市口

  北京前門南鄰的珠市口是明代的生豬交易市場所在地。叫做豬市。清代後,将豬字雅化為珠。珠市口得名至今。

  北京地鐵1号線最神秘的4個站(好玩的地名之北京篇)(5)

  橋灣站

  由于車站所在區域原有一條三裡河,且河在該區域有一個河灣,故名。車站原以河為名,為了與西城區的三裡河區分,稱為崇文三裡河站;但由于2010年行政區劃調整,崇文區被合并至東城區,故此站名作罷,改為橋灣站。

  磁器口

  元朝時,這裡由于人員往來頻繁,于是有許多鄉下人在城門外設攤叫賣,其中以經營大蒜的居多,于是被稱為蒜市。從萬曆至崇祯年間及清代乾隆年間,被稱為蒜市口,形成南北走向的街道後稱蒜市口街。因街内有天仙聖母娘娘廟,清乾隆年間名娘娘廟街。光緒時改稱磁器口。此後在街道的北口有景德軒和精品閣兩家瓷器店先後開張,且買賣興隆,到了清朝宣統年間便改稱瓷器口。以後陸續又開了幾十家瓷器鋪,街道兩旁還有許多瓷器攤兒,成為名副其實的瓷器一條街。因瓷和磁相通,新中國成立後被命名為磁器口大街。

  廣渠門内/外

  廣渠門是北京外城城牆東側的唯一一座城門,曾稱大通橋門,又稱沙窩門建于明朝的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5年)。

  廣渠門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1、根據廣的釋義,推測廣渠的意思應是寬廣的大渠,可能寓意着通暢順達。

  2、廣和渠都有大的意思,是同義詞,因此廣渠門可能是當時北京城規模宏大的一座城門。因此得名。

  北京地鐵1号線最神秘的4個站(好玩的地名之北京篇)(6)

  雙井

  過去廣渠門外是大片的農田,并以菜園居多。其中以姚姓人家的菜園面積最大,有四十多畝,菜園裡有兩口水井,相距隻有20多米,一個在西北,一個在東南。又因菜園的南側有一條鄉間大道,進出廣渠門的行人多從此經過,并在井旁的大柳樹下歇腳,于是将這裡稱為雙井。後來菜園消失了,井也沒了,但雙井作為地名卻保留下來。

  傳聞過去兩口井中一口是甜水井,一口是苦水井,解放前就有了雙井地名,位置在原九龍山副食店附近,現雙井路口東南角。

  九龍山

  九龍山在舊日的市人及史籍記載中是一處景色絕佳的宗教信仰和遊覽勝地。九龍山在東便門至通州的通惠河二閘段深溝村南,是一座東西走向、長約二裡的土山。 原來的九龍山山 并不高大,僅在廟宇前有兩棵槐,整座山麓多為蒿草和酸棗棵子覆蓋,九龍山雖處郊野,但很有特色。夏秋的雨水将整座土山沖出了九條崎岖的小溪水溝,每條水溝裡的水象小白龍一樣從山頂上飛瀑而下,降落人間。故無名土阜得名九龍山。

  北京地鐵1号線最神秘的4個站(好玩的地名之北京篇)(7)

  大郊亭

  早在一千年前的遼代,今天的北京當時稱燕京(也稱南京),是遼國的陪都。郊澱位于燕京的東北部,這一帶是一大片的淺水湖泊,水草茂密,野鴨野鳥成群,被稱為郊澱。遼太平六年(1026年),一位皇子到燕京的東郊打獵,當來到今天的大郊亭一帶時,見這裡的水草茂密,野鴨野鳥成群,很是高興。一位随從聽見後,為了拍皇子的馬屁,便叫人在湖泊的東西兩側各修建了一座涼亭,以供皇帝休息之用。因西側的涼亭較大,故稱大郊亭,而東側的較小,被稱為小郊亭,以後這一帶的湖泊逐漸消失,大郊亭和小郊亭也被廢棄,但作為地名卻流傳下來。解放以後,大郊亭一帶被确定為北京市的化工生産區,興建了數家大中型化工企業,使大郊亭這個地名,越來名氣越大,而小郊亭卻成為一個村落,名氣遠不如大郊亭。

  北京地鐵1号線最神秘的4個站(好玩的地名之北京篇)(8)

  百子灣

  百子灣的由來有二:一是通惠河南街的南面,據說此處原為一片低窪地,稗子草叢生,形成村落稱稗子莊,因附近有舊河道,後稱稗子灣,民國時諧音為百子灣;二說是從高碑店至東便門原有一條土路,蜿蜒似蛇,彎道近百處,故稱百子灣

  北京地鐵1号線最神秘的4個站(好玩的地名之北京篇)(9)

  南樓梓莊

  據《朝陽區地名志》記載:該村形成于明永樂年間,村中有一座小石樓,樓前有南方移民栽種的梓樹,屬落葉喬木,故村落以樓和梓二字命名。1982年地名普查時,為避免與區域東北部的樓梓莊重名,遂改為今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