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給倆寶貝講了什麼是“姓”,倆寶搖頭晃腦,似懂非懂的樣子,其實,我自己也是一知半解。
今天,繼續學習“姓”的由來。
那毎一個姓是怎麼來的呢?
在人類早期,人的數量很少,有沒有姓氏關系不大。但是,慢慢地,人類繁衍起來了,人數多了。為了區分每個人,便發明了姓,于是,大家便有了自己的稱呼。
百家姓
1、動物姓和植物姓 在古代,有動物姓和植物姓。因為,原始人類對自然界不太了解,非常害怕常常攻擊他們的蟲獸,對那些像麥穗一樣能結果實的植物,也感到非常神奇。
于是,他們便把一些動植物推舉為圖騰,當作神一樣地崇拜起來,祈求它們的保護。
既然是神,那一定是了不起的,于是,古人就以圖騰為姓,希望自己也變得強大。
傳說,大禹的母親在懷他時,一個晚上夢到流星落到地面,變成了薏苡( yi yi ),并被她吃了。于是,薏苡就成了大禹部落的圖騰,禹姓“姒”,“姒”就來源于“苡”。
大禹
2、國名姓 周朝時,天子分封了許多諸侯,就是說,在周天子的地盤上,分割出一個個小國家。這些小國家的統治者就是諸侯,他們聽命于天子,但都有自己的獨立王國,并把國名作為本國人的姓氏。
比如,姜子牙是周朝的開國功臣,被封到了營丘齊地。之後,此地演變出了齊姓。
姜子牙
3、地名姓 在古代,出生的地點,或者居住的地方,以及這些地方的代表性事物,都能被當成姓氏。
例如,炎帝住在姜水邊,所以用“姜”作為他的姓;黃帝住在姬水邊,所以用“姬”作為他的姓。
炎帝
4、封邑姓 古代,在自己的封國内,候們還能對自己的子孫、功臣進行分封,這就是封邑。因此,封邑的名字也成了氏,後來演變成了姓。
“商鞅變法”的主角商鞅,本來是衛國人,姓姬,是衛氏,叫衛鞅。後來他去秦國工作,實行變法,立下了功勞,秦孝公賜了一塊封邑,叫商。于是,他就用商為姓,叫商鞅。
商鞅
5、爵名姓 把爵位當成姓氏的,也不少見呢。比如,諸侯的“侯”。
晉侯缗( min )是春秋時晉國的國君,他是一個比較倒黴的國君,當時國内發生内亂,周天子也很糊塗,不僅沒調解好,還把局面攪和得更混亂了。最後,晉侯被殺死,他的子孫拼命逃往國外,才保住了性命,之後以爵位“侯”為姓。
晉侯缗
6、官名姓 有些姓氏還來源于官職。
周朝時,在天子的宮殿裡,有專門負責貯藏冰塊的官員,叫“淩人”。這些最早的“制冷專家”,就是淩姓的祖先。春秋時,有專門管理市場的人員,叫“褚師”,他們的後代就把“褚”作為自己的姓。
古代貯藏冰塊
7、祖先之字也稱為姓 例如,孔姓。
孔氏,來自古老的子姓。孔姓的始祖,是孔父嘉,宋國的大司馬。嘉是名,孔父是字,孔父嘉的兒子喜歡“孔”字,就用孔作為自己的姓,定居在魯國,孔姓就流傳開來。孔子就生在魯國。
孔子
8、技藝也能當姓 古時候,許多絕門技藝都父子相傳,不傳外人。時間長了,他們就用這些技藝來命名自己的姓氏了。
制作陶器的,就叫陶氏。
屠宰牲畜的,就叫屠氏。
占蔔、祝禱的,就叫巫氏。
9、順序也能當姓 古代還把順序當氏。古人用伯(或孟)、仲、叔、季,表示兄弟姊妹之間的長幼順序,因此衍生出伯、孟、仲、叔、季的姓氏。
伯、孟、仲、叔、季
姓的發明,的确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而且,裡面包含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曆史知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