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英布反叛劉邦為何而反史記

英布反叛劉邦為何而反史記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1 13:22:56

  【讀原著、學原文】布兵/精甚,上/乃壁1庸城,望布軍/置陳2/如項籍軍,上/惡之3。與布/相望見,遙謂布/曰:“何苦而4反?”布曰:“欲為帝耳。”上/怒罵之5,遂大戰。

  ——《史記·黥布列傳》

  1.壁:軍營,名詞用作動詞,紮營。

  2.陳:同“陣”,列陣。

  3.之:代詞,它,指“布軍置陳如項籍軍”。

  4.而:連詞,表示修飾關系。

  5.之:代詞,他,指黥布。

  翻譯

  黥布的軍隊非常精銳,劉邦就在庸城紮營,見英布軍隊列陣一如項羽的軍隊,劉邦非常厭惡。和黥布相互看見,遠遠地對黥布說:“何苦造反啊?”英布說:“我想當皇帝啊!”劉邦生氣地咒罵他,随即大戰。

  英布反叛劉邦為何而反史記(黥布戲劉邦官逼民反時官才是首責)(1)

  【悟原理】

  解惑

  1.據《史記·黥布列傳》記載,漢三年劉邦派随何勸降了黥布。漢四年七月,劉邦封黥布為淮南王,并和他一起攻打項羽。

  2.漢五年,黥布攻占了九江的幾個縣。漢六年,黥布和劉賈到九江誘降了項羽的大司馬周殷,一起率領九江兵與劉邦會師垓下,消滅了項羽。

  3.漢七年、八年、九年,黥布都朝見劉邦。

  4.漢十一年秋七月,黥布造反。

  5.漢十二年十月,發生了這件事。

  6.此次大戰之後,黥布敗走,逃到番陽,被人殺死。

  英布反叛劉邦為何而反史記(黥布戲劉邦官逼民反時官才是首責)(2)

  啟迪

  一、裂土封王

  1.安撫封王

  漢元年,消滅秦國之後,項羽分封諸侯,把黥布封為九江王。

  漢三年,黥布被随何說服,投靠劉邦。項羽得知消息之後,發兵攻打黥布,黥布戰敗,逃到了劉邦那裡。直到漢四年七月,劉邦才封黥布為九江王。此時劉邦封黥布為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黥布幫自己一起攻打項羽,是出于安撫、拉攏的意圖。

  2.軍功封王

  黥布被劉邦封王之後,開始為劉邦賣力,最後和劉邦一起消滅了項羽。此時,劉邦再次與黥布剖符定封,确定他淮南王的地位。這一次封王的目的是對黥布軍功的獎勵。

  二、助漢不助楚

  前文我們講過,項羽和黥布的關系出現隔閡的主要原因是黥布沒有親自去幫助項羽,很大程度上在于黥布過慣了安逸的生活,不想再提心吊膽地沖鋒陷陣了。那現在黥布為什麼會為了幫助劉邦而再次披挂出征呢?黥布與項羽的感情肯定不與劉邦的感情要深厚得多,他現在前後不一的做法不合常理。我認為,原因還是出在黥布自己身上:

  1.在楚功成名就。跟随項羽的時候,黥布已經被封為王,他不需要再奮鬥就可以享受安逸的生活,所以他才不願意再親自領兵出征幫助項羽。

  2.在漢從零開始。而他投靠劉邦,是在被項羽打敗之後,一無所有的孤身一人。一直到劉邦要利用他攻打項羽的時候,才再給他封王,就說明此時的黥布是零基礎的,一切都要重新開始。因此,此時的黥布是迫不得已地為了将來再次過上安逸的生活而為劉邦領兵出征。

  三、相安無事

  漢六年劉邦在定陶登基稱帝,一直到漢十一年,這五六年的時間裡,劉邦作為皇帝、黥布作為異姓諸侯王,都相安無事。其中黥布還連續三年前去朝拜劉邦,可見這段時間裡,他們的關系最起碼表面上看起來還是非常融洽的。

  四、兔死狗烹

  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到了漢十一年,接連發生了兩件大事,讓黥布不得不铤而走險。

  1.韓信被殺

  漢十一年春,韓信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呂後誅殺,這時,黥布就感到了恐懼,因為他和韓信、彭越是消滅項羽最大的功臣。

  2.彭越被醢

  漢十一年夏,彭越的手下勸彭越造反,彭越沒有同意,但是這件事還是被劉邦知道了。最後彭越被殺,滅三族。殺死彭越後,還将彭越剁成肉醬,也就是——,并把彭越的肉醬賜給所有的諸侯。

  3.黥布恐慌

  當彭越的肉醬送到彭越的淮南國時,彭越正在打獵,一見到彭越的肉醬,大驚失色。此時的彭越切實感受到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悲涼,于是他暗中令人聚集部隊,同時偵查臨近城市的動向。

  韓信莫名其妙地被殺,彭越有名無實地被醢,當初消滅項羽的三王——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到如今隻剩下黥布一人,換做是誰也知道,下一個就輪到黥布了,因此,黥布此時的所作所為是出于求生本能的反應。

  五、劉邦親征

  黥布手下有一個中大夫叫贲赫,得罪了黥布,便跑到長安告發黥布要謀反。劉邦派使者到黥布那裡調查這件事,黥布心虛,便把贲赫全家都殺死,起兵造反,這時是漢十一年秋天七月

  1.劉邦強行

  劉邦得知黥布起兵造反的消息後,由于此時他年事已高,又有病在身,想讓太子劉盈帶兵平叛,但是由于此時是劉盈保住太子之位、劉盈争奪太子之位的關鍵時期,在商山四皓的策劃下,呂後說服劉邦,讓劉邦親征。

  2.劉邦問計

  劉邦在決定親征之後,召集大臣們商議。武将們都說直接發兵攻打黥布,把他活埋了,他還能興風作浪嗎?然而黥布是項羽手下第一悍将,絕非浪得虛名,劉邦也深知這一點,于是找來滕公夏侯嬰商量。夏侯嬰向劉邦推薦了原來楚國令尹薛公。

  3.薛公謀劃

  薛公告訴劉邦,現在黥布造反,有上中下三條計策。如果黥布采用上計,那麼太行山以東,就不是劉邦能守得住的了——言外之意劉邦局勢就萬分危急了;如果黥布采用中計,那麼劉邦和黥布作戰,誰勝誰敗還不好說;如果黥布采用下計,劉邦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薛公接着說,黥布一定不能采用上計、中計,必然隻能選擇下計,因為黥布是受過刑的骊山囚徒出身,通過自己的勇猛善戰達到了裂土封王的地位,他是不會考慮老百姓以及為将來打算的。

  薛公的意思無非就是黥布目光短淺,隻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發展。——我們在前文将黥布歸順劉邦,被劉邦召見時,黥布的态度瞬間就能轉怒為喜,也說明過這一點。

  4.劉邦發兵

  在聽到薛公的分析後,為了自己的後世子孫,劉邦拖着病體勉強出征。黥布此時已經攻占了荊王劉賈的地盤,并渡過淮河打敗了楚國的防禦軍隊。當黥布聽說大軍到來之時,黥布率軍迎戰。

  六、壯士絕唱

  兩軍在蕲縣西面的會甀相遇,劉邦見到黥布的部隊非常精銳,便到庸城駐紮,以避其鋒芒。

  1.項羽餘威

  站在城上望見黥布軍隊和項羽或者是一樣的列陣迎敵,劉邦感到非常厭惡。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項羽戰鬥力之強,在他死後,仍然影響着他原來的部下,并且還能令他的老對手側目。

  2.黥布絕唱

  劉邦遠遠地問黥布為什麼要造反,黥布的回答卻是斬釘截鐵:“想要當皇帝!”話雖這麼說,但是實際上,黥布隻是為了自保,不想重蹈韓信、彭越的覆轍罷了。如果他真的想當皇帝,他必須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必須有長久的打算,必須有充分的準備——然而他都沒有。那他為什麼還要這麼說呢?很簡單,事已至此,開弓沒有回頭箭,他已經沒有退路了,他這麼說就是為了氣劉邦。

  3.黥布身亡

  劉邦聽了之後果然大怒,一邊大罵黥布,一邊指揮軍隊作戰。兩軍一交戰,黥布戰敗。渡過淮河,又多次作戰,依舊戰敗。無奈之下,黥布隻帶着幾百人逃走了。等黥布逃到番陽時,被當地人殺死了。

  七、身後慨歎

  随着黥布的身亡,韓信、彭越、黥布這三大開國異姓王都被劉邦鏟除了。雖然三人都是劉邦消滅項羽的重大功臣,雖然三人都在同一年(公元紀年)被劉邦殺害,雖然三人都是以謀反之罪被載入史冊,但我認為,黥布的死比韓信、彭越更有氣概。

  韓信是沒有謀反而被誣陷謀反,最後被殺;彭越是有謀反之名而無謀反實,最後被醢;到了黥布,他自己知道,反也是死,不反也是死,為何不來個魚死網破呢?同樣是死,窩窩囊囊的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來得更痛快,也符合他悍将的性格。

  英布反叛劉邦為何而反史記(黥布戲劉邦官逼民反時官才是首責)(3)

  應用

  1.側重于薛公對黥布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任何時候,對對手的了解、對自己的了解,都是至關重要的。隻有對雙方都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根據雙方的特點制定出相應的計劃,才能有的放矢,否則就會像無頭蒼蠅一般到處亂飛。

  2.側重于黥布的謀反,我們可以看出,黥布的謀反實在是被劉邦逼出來的。聯系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上級與下級難免會有誤解,會有矛盾。難道出現了矛盾都是下級的過錯嗎?雖然說上級能成為上級,是有他過人之處,但是又有多少上級是酒囊飯袋呢?因此,當現實生活中上下級出現矛盾時,不一定都是下級的過錯,做上級的必須要學會從自身找原因,隻有自己發現了自己的問題所在,才能發自内心的改正,才能帶領他的團隊前進,否則一味地責罰下級,歸罪于下級,這樣的上級難得人心。不得人心,團隊就無法帶好,就毫無競争力可言,如果這樣還想團隊有所進步有所發展,簡直是天方夜譚。

  ——本文史料來源《史記·高祖本紀》、《史記·留侯世家》、《史記·黥布列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