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嬰兒親子教育遊戲18個月玩

嬰兒親子教育遊戲18個月玩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24 12:10:55

  好的遊戲能開拓思維、激發智力、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使孩子聰明又快樂,尤其對于0到3歲的寶寶來說,遊戲已經不是一種單純的遊戲,更多的則是一種“教育手段”和“學習過程”。

  比如水平搖鈴铛可以刺激寶寶的視覺發育和聽覺發育。

  球類遊戲可以促進身體發育。

  搭積木可以提高創造力。

  爸爸舉高高可以培養寶寶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的“綜合思考力”。

  而通過和家人朋友的對話接觸,還能提高寶寶的社會适應能力和語言能力。

  寶寶愛遊戲,好的遊戲也對寶寶的成長大為有益,但很多父母苦惱在不知道怎麼和孩子做遊戲,寶寶又小,也不知道什麼遊戲才是适合本年齡段的有益遊戲,所以本期吃吃妹就為寶爸寶媽們整理了35例0到12月寶寶的親子益智遊戲,寓教于樂,拉進感情,這回寶寶再哭鬧時,有的哄他了。

  

  1、水平移動紅球

  寶寶學會:鍛煉眼球

  具體玩法:

  找一個帶刺的按摩球,不要太小,紅色的,從右-中-左緩慢移動。

  遊戲目的:通過動眼睛,鍛煉寶寶追視物體的能力。

  2、找媽媽

  寶寶學會:180度轉頭

  具體玩法:

  媽媽身穿顔色鮮豔的衣服,站在離寶寶眼睛半米遠的地方。媽媽緩緩地移到寶寶左邊,再緩緩地移到寶寶右邊。這時寶寶會跟着媽媽的移動而向左和向右各轉動180度,尋找媽媽。

  遊戲目的:寶寶的頭能朝左朝右各轉動180度。

  3、指出大樹和小樹

  寶寶學會:發展寶寶的觀察能力

  具體玩法:

  準備大樹和小樹的圖片(按大樹、小樹的輪廓剪好)。 給寶寶看圖片,告訴寶寶:“這是樹媽媽和樹寶寶,寶寶看,樹媽媽高,樹寶寶矮。” 引導寶寶比較,問寶寶哪個高、哪個矮,讓寶寶指出來。 也可以準備兩個高矮不同的瓶子,擺在寶寶面前,讓寶寶指出哪個高、哪個矮,加深寶寶對高矮相對性的理解。

  遊戲目的:發展寶寶的觀察、比較和判斷的能力,學習辨别高矮。

  嬰兒親子教育遊戲18個月玩(35個0到12月寶寶居家親子遊戲)(2)

  4、錄聲音

  寶寶學會:認識大自然

  具體玩法:

  媽媽可以錄一些流水聲、鳥叫聲或者其他動物的叫聲,然後放給寶寶聽,在寶寶聽的過程中,媽媽要随着聲音而做講解,如“寶寶,這是喜鵲的聲音,它就在寶寶的窗外唱歌呢”“這是大象,大象很大很大”等等。當寶寶聽到某些聲音而發笑時,媽媽也要跟着寶寶一起笑,這時,寶寶看媽媽也笑了他會更開心,寶寶會感覺非常有趣。從而更加願意聽這些不同的聲音,達到智力開發的效果。

  遊戲目的:讓寶寶聽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他對大自然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5、逛公園做小小收藏家

  寶寶學會:認識大自然,鍛煉手部精細動作

  具體玩法:

  在晴朗的天氣,将寶寶放到手推車上,在往手上挂一個籃子或大包。帶着寶寶到公園裡散散步,把你看到的任何有趣的東西都指給他——可能是一片有意思的樹葉,或是有奇怪形狀的小樹枝,将這些撿起來放到寶寶的籃子裡。很快他就會把他自己想要的東西指出來,告訴你他想把哪些東西作為他的收藏品。回到家後,可以将你們收集到的物品粘在紙上,将它們做成拼貼畫後挂到牆上。

  遊戲目的:通過指出物品,可以鍛煉手部的肌肉,而做拼貼畫則可以鍛煉手部的精細動作。

  6、扮蝴蝶鍛煉手臂肌肉

  寶寶學會:鍛煉手臂肌肉

  具體玩法:

  媽媽盤起腿坐在地上,讓寶寶的臉朝外坐在媽媽的腿上面。把你的兩隻臂向前伸,并使腰以上部位向前彎曲,這樣你的身體就像屋頂一樣罩在寶寶的頭上,你就跟“繭”似的将他裹起來。鼓勵寶寶和你同時向前彎腰。輕聲說:“好啦,小毛毛蟲,你現在可以醒過來了。”然後慢慢把自己的胳膊擡到頭頂上面,說:“現在你可以從繭裡面出來了,你馬上要成為蝴蝶啦。”然後坐直身子,慢慢拉着寶寶的胳膊向上伸。将胳膊伸向兩側以後再輕輕上下揮動,同時說:“現在,你張開翅膀——變成蝴蝶了!”将這個遊戲多次重複之後,你的寶寶也就能夠揮動胳膊“變成蝴蝶”。

  遊戲目的:通過讓寶寶扮蝴蝶,可以鍛煉他手臂上的肌肉。

  

  7、媽媽前後搖擺和鼓勵

  寶寶學會:開心的笑

  具體玩法:

  第(1)種:媽媽抱着寶寶輕輕地前後搖擺,刺激寶寶神經系統。随着搖擺的幅度,用食指輕輕地撫摸寶寶嘴邊的皮膚,然後說:“寶寶,笑一笑。”

  當寶寶朝媽媽微笑時,媽媽也要面露微笑回應寶寶,并誇獎他:“寶寶,你真棒,你再笑一笑給媽媽看看好不好?”不斷地重複這一遊戲。

  第(2)種:媽媽用表情、聲音模仿各種動物,逗寶寶發笑。

  第(3)種:媽媽藏在窗簾後和寶寶躲貓貓,或者摸摸胸脯撓撓咯吱窩逗寶寶笑。

  遊戲目的:讓寶寶笑起來

  8、坐或抱練習雙手協作

  寶寶學會:練習坐姿,利于雙手協作

  具體玩法:

  媽媽用右手拿一些玩具讓寶寶能夠兩隻手拿着玩;或托着寶寶坐到桌前,将玩具放到桌子上讓寶寶用手去夠或取;或将桌子上面的慣性小車推動起來。

  遊戲目的:通過這個遊戲,可讓寶寶練習坐的姿勢,為将來的拉手坐起做準備,寶寶坐起來後,兩隻手可以同時活動,有利于雙手協作。

  9、打電話表達意見

  寶寶學會:鼓勵說話,表達意見

  具體玩法:

  準備兩個玩具電話,也可以是拔掉電話線或已經關機的真電話。給你的寶寶一個電話,将聽筒放到他耳邊。然後父母拿着另一個電話跟寶寶進行單向溝通,說話的時候要緩慢,語氣要盡可能地誇張。在你回答和提問之間停頓的時間要盡量長一點,不久你就會發現寶寶已經嘗試着叽叽咕咕地和你進行溝通。

  遊戲目的:這個遊戲對寶寶學習說話的節奏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可能在你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咯咯地将他的“意見”表達出來。

  嬰兒親子教育遊戲18個月玩(35個0到12月寶寶居家親子遊戲)(4)

  10、吹泡泡認識身體部位

  寶寶學會:認識身體部位

  具體玩法:

  讓寶寶安穩地坐在椅子上面。你先朝寶寶吹幾個泡泡,讓他伸手去打破或抓破泡泡,但是要注意不要讓肥皂水濺到他的眼睛裡。當他對泡泡熟悉了之後,就可以進行身體部位的遊戲。讓泡泡落在寶寶的肚子、手、胳膊、腿等身體部位上,同時把這些身體部位的名稱告訴他:“有個泡泡落在了你的肚子上!”或“有個泡泡落在了你手上!”寶寶大一點以後,你可以在給他洗澡的時候玩這個遊戲。

  遊戲目的:通過将泡泡吹到寶寶的身上,可以讓他認識身體各部位。

  11、滾動球提高寶寶追視能力

  寶寶學會:增強視力敏感度

  具體玩法:

  将一隻球從桌子的右側滾到左側,再從左側到右側,從鏡中可看到寶寶的頭和眼睛跟着球轉動,滾球的速度不要過快,避免寶寶視力疲勞。也可換成是可以推動的慣性車。

  遊戲目的:這個遊戲可以使寶寶連續追視的能力得到加強,先慢後快,觀察他是不是可以跟上。

  12、腿上舉

  寶寶學會:鍛煉腿部肌肉

  具體玩法:

  寶寶在仰卧的時候,能夠把自己的兩隻腳舉起,并用手去抓。這個時候把一個吹鼓了的塑料口袋或一個大球放在他的腳上,讓寶寶用足、手去踢去抓,或把吹滿氣的塑料袋,用繩子紮緊,吊在寶寶的手腳都可以夠着的地方,這樣寶寶兩腿上舉的能力會增強。

  遊戲目的:通過讓寶寶用腳踢球,可以使他腿部及腳部的肌肉得到鍛煉。

  嬰兒親子教育遊戲18個月玩(35個0到12月寶寶居家親子遊戲)(5)

  13、大小糖果

  寶寶學會:快速認識大小

  具體玩法:

  媽媽拿出寶寶愛吃的糖果,大的和小的各一塊放在桌上,告訴寶寶,“這是大的”“這是小的”。 然後分别讓寶寶拿大的和小的,拿對了作為獎勵可以吃掉,拿錯了要重新開始。一般寶寶很快就能學會分辨大和小,再用玩具和日常用品讓寶寶複習,以鞏固大和小的概念。

  遊戲目的:教寶寶在遊戲中認識大和小。

  14、這是什麼

  寶寶學會:認識事物,激發寶寶求知欲

  具體玩法:

  媽媽抱着寶寶在家裡或室外到處走走,一邊走路一邊和寶寶說:“這是鐘表,嘀嘀嗒嗒;這是桌子,寶寶的飯就是放在桌子上;這是小凳子,寶寶可以坐在上面和媽媽一起玩;這是小床,寶寶睡覺的時候就是躺在上面;這是海洋球房子、這是滑滑梯、這是大皮球……”這可以讓寶寶認識一些玩具用品的名字,同時也會激起寶寶的求知欲。

  遊戲目的:通過邊走邊教,可以讓寶寶認識更多的事物。

  15、聽指令做動作

  寶寶學會:理解語言

  具體玩法:

  父母可以對寶寶發出一些簡單的指令,比如拍拍手,搖搖頭,伸舌頭,笑一笑等,一面說一面親自給寶寶示範看。要是寶寶年齡能理解話語,家長也可不做示範。

  遊戲目的:理解語言。寶寶大些,家長還可适當增加難度,如取報紙,拿外套等。

  嬰兒親子教育遊戲18個月玩(35個0到12月寶寶居家親子遊戲)(6)

  16、1和許多

  寶寶學會:掌握1和許多數量關系

  具體玩法:

  媽媽拿出一個蘋果,讓寶寶聞一聞、摸一摸、看一看。讓寶寶觀察數量,并引導寶寶說出:“一個蘋果”。 再指着桌子上許多蘋果讓寶寶感知,并告訴寶寶:“這是許多蘋果”,引導寶寶說出:“許多蘋果”。 爸爸拿着一個蘋果,桌上放着許多蘋果,引導寶寶分别指認和說出“1”和“許多”。

  遊戲目的:讓寶寶掌握、了解1和許多的數量關系。

  17、大小便提示

  寶寶學會:學會自理,控制大小便

  具體玩法:

  若是寶寶沒有經過訓練,在有大小便的時候,通常就不會作出任何表示,停止活動之後就會排出大小便。但是,若媽媽在把大便的時候,嘴裡發出“嗯”的聲音,把小便的時候發出“噓”的聲音,并且進行反複練習,那麼過一段時間寶寶在有大小便的時候,就會通過發出聲音加上動作來提醒媽媽。

  遊戲目的:可以讓寶寶學會自理,讓他學會要在便前對媽媽作出提示,同時還要自己控制,等媽媽把便之後才能排洩。

  18、學打滾

  寶寶學會:翻身打滾

  具體玩法:

  當寶寶仰卧的時候,用一件新奇的、寶寶沒有見過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引導寶寶由仰卧式翻成俯卧、側卧,再從俯卧式翻成仰卧。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在幹淨的戶外地上或地闆上鋪上被褥和席子,讓寶寶進行翻身打滾的練習。

  遊戲目的:通過讓寶寶進行翻身打滾的練習,可以使寶寶頸部、背部和四肢的肌肉得到鍛煉。

  嬰兒親子教育遊戲18個月玩(35個0到12月寶寶居家親子遊戲)(7)

  19、取玩具

  寶寶學會:提高寶寶解決問題能力

  具體玩法:

  家長可以把玩具放到小塑料筐裡面,讓寶寶将手伸到小筐内把玩具取出來,還可以把玩具放到一個大杯子裡面,讓寶寶把玩具從杯子裡取出來。先要讓寶寶注意到玩具,然後放在寶寶面前的杯子裡或筐裡,讓寶寶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把它拿到。

  遊戲目的:通過讓寶寶取玩具,可以使他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訓練。

  20、認識五官

  寶寶學會:認識五官和人體其他部位

  具體玩法:

  媽媽抱着寶寶在鏡子前面,拿着寶寶的小手指他的鼻子,告訴寶寶這是“鼻子”。再拿着寶寶的小手指媽媽的鼻子,或者指娃娃的鼻子。寶寶學認五官的時候,不能一次學認幾處,要一處一處學認,否則會讓寶寶覺得混亂,從而分辨不清。等寶寶能夠順利地在媽媽說“鼻子”的時候指自己的鼻子并且确認無誤時,就可以讓他學認眼睛等其他部位。

  遊戲目的:鍛煉寶寶的認物能力,讓寶寶認識人體五官和其他身體部位。

  21、追逐滾筒爬行

  寶寶學會:爬行

  具體玩法:

  媽媽先做一個有趣的滾筒,然後将滾筒放在地上,教寶寶應該如何推動,寶寶就會在滾筒後面追趕。

  遊戲目的:可以激勵寶寶學習爬行,鍛煉其四肢和大腦的協調性,促進血液循環,讓寶寶身體更健康。

  嬰兒親子教育遊戲18個月玩(35個0到12月寶寶居家親子遊戲)(8)

  22、換新鞋子

  寶寶學會:穿鞋認腳

  具體玩法:

  當媽媽給寶寶買了新鞋子,媽媽問寶寶:“新鞋在哪裡?”寶寶會把一隻腳伸出去以看看自己的新鞋。當鞋子掉了,媽媽問:“鞋子跑到哪裡了?”寶寶會轉頭到處找,因為新鞋是他的心愛物品,寶寶會伸出腳讓人把新鞋重新穿上。

  遊戲目的:讓寶寶理解語言,學會認物品。

  23、去公園

  寶寶學會:促進與人交往能力

  具體玩法:

  在戶外活動時,媽媽可抱着寶寶和其他小寶寶相互接觸,摸一摸或看一看其他寶寶,也可以觀看其他寶寶的本領,或在别人面前表演一下寶寶的新技能。媽媽也可讓寶寶和其他寶寶在鋪有墊子或席子的地上推滾小皮球,互相追随爬着玩,或和年齡大一些的小孩在一起玩。

  遊戲目的:看看寶寶是喜歡和自己同齡的小朋友玩,還是喜歡和較大的孩子在一起玩。促進寶寶與人交往能力。

  24、七坐八爬

  寶寶學會:爬行

  具體玩法:

  “七坐八爬”,指寶寶在7個月的時候能坐了,在8個月的時候會爬了。媽媽可以把玩具拿的遠一點,寶寶會伸着手很困難地去夠玩具,并可憐巴巴地盯着玩具,這時媽媽就可以出手幫寶寶練習爬行:用一條毛巾圍住寶寶的腰部,将寶寶腰部向上提起,體重會落在寶寶的手部和膝蓋上,寶寶就能輕松地向前爬行。

  遊戲目的:經常練習爬的寶寶會較早地将神經纖維聯系成網,分辨能力高,視聽動作協調靈敏,對以後的成長、學習産生深遠影響。

  嬰兒親子教育遊戲18個月玩(35個0到12月寶寶居家親子遊戲)(9)

  25、扶物站起

  寶寶學會:站立,用自己力量改變狀況

  具體玩法:

  寶寶在搖籃裡特别容易扶着欄杆坐起來,因為小車上的欄杆很容易被寶寶抓到且高度适宜。寶寶也會扶着沙發的扶手、椅子的扶手或用床上被垛支撐着自己的身體,讓自己努力站起來。

  遊戲目的:通過扶欄坐起可以鍛煉寶寶小胳膊的力量,同時鍛煉腹肌和腰的力量,并使寶寶産生自信,學會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自身的一些狀況。

  26、借物邁步

  寶寶學會:走路

  具體玩法:

  将家裡的小凳子排成一列,每個凳子之間相距約0.3米,讓寶寶扶着凳子練習邁步,伸着胳膊扶着一張張小凳子走過去。媽媽還可以讓寶寶用雙腳練習站立,寶寶扶着媽媽或某個物體用單腿支撐身體,并且練習站立平衡,為自己走路做準備。

  遊戲目的:這些練習比使用學步車更為健康、安全,也更能鍛煉寶寶的身體平衡能力。

  27、戴不同帽子

  寶寶學會:對物體形成一定概念

  具體玩法:

  把家裡各種各樣的帽子都拿出來,如毛線帽、小布帽、皮帽、軍帽、紙帽、太陽帽等,在大鏡子前抱着寶寶,給他戴上一頂帽子說:“帽子”。等寶寶玩一會兒之後再換另一頂帽子給寶寶戴上,仍然說“帽子”。以此類推,逐漸使寶寶明白雖然這些東西的形狀、大小、顔色都不相同,但都可以戴在頭上,都是帽子。

  遊戲目的:讓寶寶理解語言,促使寶寶思維萌芽,對物體形成一定的概念。

  嬰兒親子教育遊戲18個月玩(35個0到12月寶寶居家親子遊戲)(10)

  28、拉繩子

  寶寶學會:敢于嘗試,增強自信

  具體玩法:

  爸爸和寶寶一起拉繩子,爸爸不必用很大力氣,能與寶寶把繩子拉緊就可以,爸爸身體可以故意随繩子的松緊向後仰,并贊揚寶寶是大力士。如果寶寶仍然抓不住繩子,媽媽可坐在寶寶後面協助寶寶完成拉繩。

  遊戲目的:在寶寶拉繩子過程中,培養寶寶的自信,促進親子間的感謝情。

  29、用照明燈給孩子讀故事

  寶寶學會:宿營體驗

  具體玩法:

  用床單和椅子撐起一個簡易帳篷,并用一些比較厚實的東西,比如書或鞋,壓住床單和毛毯的邊角。帶着寶寶舒舒服服地在“帳篷”裡面待着,在枕邊放幾本書,還有寶寶喜歡的睡前玩具,讓寶寶體驗一下用手電筒照明給他讀故事的感覺。

  遊戲目的: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

  30、撿藥片

  寶寶學會:準确松開手指能力

  具體玩法:

  把大小适宜的營養藥片倒在紙巾上,媽媽和寶寶一起把營養藥片撿起來放進瓶中,讓寶寶用拇指和食指共同用力将營養藥片依次放入瓶中。寶寶将一片營養藥片放進瓶中,媽媽就數“1”,寶寶放兩片媽媽就數“2”,這樣可以讓寶寶得到鼓勵,更加認真地撿拾藥片,并計算寶寶最終能放多少藥片進去。

  遊戲目的:練習用拇指和食指撿細小的東西,并放入口徑比較小的瓶内。

  注意:不要讓寶寶吞咽

  嬰兒親子教育遊戲18個月玩(35個0到12月寶寶居家親子遊戲)(11)

  31、筷子敲盤子

  寶寶學會:練習手眼協調性

  具體玩法:

  讓寶寶每隻手握一根勺子或筷子,然後指導着寶寶怎樣讓這些東西碰到一起發出聲音。開始時,寶寶通常手部的準确性不高,成功率不高,不過很快寶寶就能做得很好,并且每次勺子、筷子碰到一起時發出的聲音會讓寶寶感覺很滿足。

  遊戲目的:通過兩隻手碰在一起,可以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性。

  32、寶寶的娃娃

  寶寶學會:學會重視别人,替别人着想

  具體玩法:

  媽媽可以為寶寶選擇一些玩具娃娃,再用一個牛奶箱子或紙盒子給娃娃做成一個休息的地方,然後和寶寶一起給娃娃喂奶、吃飯、換衣、洗澡、哄睡覺.....讓寶寶“負責”照料娃娃。當寶寶不開心把娃娃扔到地上時,媽媽要及時阻止并告訴寶寶:“娃娃疼了,她傷心地哭了!”。

  遊戲目的:讓寶寶學會重視别人,照料别人,養成替别人着想的思維習慣。

  33、指認剪貼畫

  寶寶學會:認識事物

  具體玩法:

  媽媽可以在牆面上貼上各種各樣的人物、動物圖片,然後讓寶寶貼着牆邊用小手去摸,去指認。當寶寶指圖案的時候,告訴寶寶這些圖案都代表什麼。當寶寶已經能将牆上的各種圖案都認識時,再讓寶寶指認其他物品,如家裡的桌子、凳子、鐘、洋娃娃等。

  遊戲目的:讓寶寶對身邊的事物和圖案有一定的認知。

  嬰兒親子教育遊戲18個月玩(35個0到12月寶寶居家親子遊戲)(12)

  34、敲打鍋碗瓢盆

  寶寶學會:認識聲音,節奏訓練

  具體玩法:

  把鍋、碗等廚房容器反扣在地上或桌子上,然後讓寶寶用調羹或筷子盡情地敲打,讓它們發出不同的聲音。

  遊戲目的:讓寶寶學會認識聲音,并給寶寶節奏的訓練。

  35、動物運動會

  寶寶學會:提高分類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具體玩法:

  ❶準備各種動物玩具,模拟一個動物運動會的場景。

  ❷媽媽先給寶寶講動物的故事,如:“一天,森林要開運動會,動物們都來到運動場準備參加比賽。有小白免、烏龜、鴨子、天鵝等。運動會有賽跑、遊泳、飛行三個項目,動物們要根據自己的特長來報名。”

  ❸然後讓寶寶觀察動物,并根據它們的特征幫助動物報名參加比賽。

  ❹媽媽可以在旁邊幫助寶寶進行分類,用一連串的問題引導寶寶來觀察和總結不同種類動物之間的差别,比如提示寶寶:“小鳥有一雙翅膀,它最喜歡在天空飛翔,所以,小鳥應該報名參加飛行比賽”等。

  遊戲目的:提高寶寶的分類能力,初步培養邏輯思維。

  嬰兒親子教育遊戲18個月玩(35個0到12月寶寶居家親子遊戲)(13)

  好的遊戲能幫助寶寶成長,讓寶寶越來越聰明,爸爸媽媽們,快和寶寶一起做起來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