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湖北保衛武漢

湖北保衛武漢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28 20:10:06

  湖北保衛武漢(保衛英雄的城市)(1)

  這個春天,這座曆經辛亥首義、抗日烽煙、特大洪水等無數曆史考驗的城市,慢慢從寒冬中蘇醒、從停擺中重啟、從寂靜中複蘇——

  3月23日,以武漢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3月25日零時起,湖北省除武漢市以外地區解除離鄂通道管控;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6000多萬荊楚兒女勇往直前、披甲執戈,日夜鏖戰的建設大軍、沖鋒陷陣的白衣戰士、無畏艱險的人民警察、日夜守望的社區幹部……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這期間,9天,火神山醫院建成移交;10天,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震驚世界“中國速度”“中國奇迹”誕生的背後,每個挺身而出的凡人,都是英雄。他們以血肉之軀,構築起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堅不可摧的堡壘。

  危急時刻,築火雷“神山”

  火神山、雷神山不是山,但生命之托,重于泰山!

  1月23日,武漢确診495例,一周後的1月29日,确診人數攀升到2261例,2月3日24時,武漢市累計确診6384例……

  時間,轉瞬即逝;數字,持續攀升;形勢,千鈞一發!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疫情防控,湖北和武漢是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勝之地。

  1月23日,武漢市緊急召開專題會議,決定參照北京“小湯山”模式,在蔡甸區火速建設火神山醫院。1月25日,武漢市決定在江夏區再建一所雷神山醫院。

  這是一場家園保衛戰,中建三局挺身而出,扛起如山使命,激戰火神山、決戰雷神山。

  雙線作戰,業内專家坦言“難于上青天”“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按照常規,3.39萬平方米的火神山醫院,建設周期至少要2年,搭建臨時建築都得1個月。更何況還有2倍于火神山醫院體量、工期卻與之相當的雷神山醫院。

  這是“偏向虎山行”的壯舉。地面高差10米,涉及大片蘆葦蕩清淤、魚塘回填,3天内須完成40萬立方米土方開挖、砂石換填,可填滿190個标準泳池……火神山醫院建設者“壓力山大”。

  這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硬仗。6天内,雷神山醫院體量實現從5萬平方米、7.5萬平方米、7.99萬平方米“三級跳”,床位從1300張增至1600張。

  這是“變魔術”般的大會戰。春節放假,3.5萬多名工友從何而來?最嚴交通管制、材料極度匮乏、物資極其短缺、天氣十分不利等也接踵而至,給項目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難題。

  急難險重,首戰用我,用我必勝。中建三局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文健表示。“面對這兩場大仗硬仗,全體三局人沒有半點猶豫,因為這也是我們的家園保衛戰!”

  浩浩長江水,巍巍黃鶴樓!見證着這座英雄城市的保衛戰,記錄下中建三局與湖北人民、武漢人民休戚與共、并肩作戰的動人瞬間。

  大事難事看擔當,共産黨員頂前方!14支黨員突擊隊沖鋒在前,2688名黨員聞令而動,把酣戰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帶領近4萬名建設者披星戴月連軸轉施工。

  霎時,知音湖畔變戰場——1月23日17時,連夜基礎施工;1月24日除夕,完成場平;1月25日,正式開工……2月2日,火神山醫院交付使用。

  瞬間,黃家湖畔鬥志揚——1月25日16時,項目啟動;1月26日,開始場平等工作;1月27日,正式開工……2月6日,雷神山醫院開展驗收并逐步移交。

  英雄揮戈上,萬馬戰猶酣。

  “最危險的地方我們去,最緊急的關頭我們上,最困難的時刻我們到!”中建三局“兩山”醫院維保誓師大會上,一聲聲豪邁铿锵的誓言,是使命傳承的有力彰顯。

  電氣檢修、設備養護、馬桶疏通、水溫調試……“醫院需要,随叫随到!”494名維保人員戰鬥在最危險的病房一線,為醫院有序運營提供堅強保障。

  截至目前,火神山醫院已經出院2800多人,雷神山醫院出院近2000人,成為打赢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的堅強支點。

  拉鋸階段,托“生命之艙”

  3月10日,武昌方艙醫院舉行簡短的休艙儀式,送走最後49名患者宣布休艙。至此,武漢市16家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自2月5日首個方艙醫院啟用以來,武漢方艙醫院共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1.2萬餘人。中央赴湖北指導組成員、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将其評價為“生命之艙”。

  時針撥回到1個多月前——2月初,疫情防控進入攻堅克難關鍵期,如何實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在決戰之地武漢,這一難題亟待破解!

  方艙醫院建設分秒必争,定點醫院改造全速推進!中建三局高歌猛進,決勝“第三戰場”“第四戰場”。

  熱血,見證生死競速的接力賽跑——

  2月5日,曆時24小時,1400張床位的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落成。從雷神山醫院緊急馳援、40個小時不眠不休的周瑞明打了個盹,緊急投入700張床位的湖北省婦幼醫院光谷院區改建中。

  2月13日,經過48小時,300張床位湖北省中醫院武東院區改造工程完工。已在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等3家定點醫院改造項目沖鋒9個日夜的葉勇頂着“熊貓眼”,緊急奔赴火神山醫院維保組。

  匠心,鍛造所向披靡的戰疫利劍——

  2月7日,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執行隊長孫貴新點贊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出入通道獨立,避免交叉感染,嚴格設置消毒殺菌、脫掉防護隔離、淋浴的動線流程,最大程度為健康保駕護航。”

  同濟醫院光谷、中法新城院區改造共1480張床位,收治了2000多名重症、危重症患者,成為武漢集中收治重症患者最多的定點醫院。對此,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領隊、協和醫院副院長韓丁高度肯定。

  汗水,澆灌拔節生長的生命希望——

  2月17日,轉入武漢沌口方艙醫院首批患者石小麗看到醫護人員頓覺“心裡大石頭落地了。”看着插座、空調、綠植、音響、無線網、電視機、淋浴箱等一應俱全的配置,她感覺“有家的溫暖。”

  3月3日淩晨2點,廁所被堵,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水電工劉争光“三下五除二”解決問題。回到宿舍,連續工作12個小時的劉争光換下汗濕的衣服和衣而睡,“這樣才能随叫随到。”

  戰績,繪就敢打能赢的勇毅擔當——

  “哪裡有黨和政府召喚就沖鋒向哪裡,哪裡有人民需要就出現在哪裡,不惜代價、不講條件,召必至、戰必勝!”中建三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衛國說。

  永遠戰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據統計,中建三局承建(參建)27家醫院,其中湖北21家、共2萬餘張床位投用,武漢17家、共1.8萬餘張床位投用,占武漢新增床位總數的30%,火速搭建的7家方艙醫院占武漢方艙醫院總數的40%,為湖北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強大的中建力量。

  決勝時期,助聯防聯治

  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動投身疫情防控鬥争,“九省通衢”武漢壯士斷腕,關閉離漢通道,采取非常之舉。

  一人拾柴火不旺,衆人拾柴火焰高。關鍵時期,一個個平凡的人綻放出英雄的光芒。

  在重中之重、決勝之地的窗口期,近千萬武漢市民顧大局、為大家,用铿锵的腳步、果敢的行動和辛勤的汗水,奏響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的铿锵樂曲。

  非常時期,千鈞之責。人民戰疫,白衣天使無畏艱險,沖在一線!

  白衣做戰袍——2月5日,800張床位洪山區石牌嶺方艙醫院落成。“報名!報名!”得知該院緊缺醫護人員,中建三局醫院工作群頓時“炸開鍋”。最終,剛下火神山醫院建設一線的楊文忠被任命為隊長,帶領4個醫生、8個護士奔赴前線。

  當好貼心人——“總有人在行動,傳遞溫暖,表達愛。”患者趙坤收到護士華珍手寫的“加油卡片”,頓覺“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患者剛入院内心緊張,我有義務、有責任給予他們情緒疏導,幫助他們早日康複。”華珍說。

  後有體己人——“希望你救治更多病人,盡早戰勝疫情。保護好自己,為國家、為病人,也要為我們自己的小家。加油!等你早日凱旋!” 妻子來信,楊文忠熱淚盈眶。“親愛的,我為你自豪!”接到男朋友電話,推遲婚期的羅思程信心倍增。

  社區是第一道防線,黨員幹部當好第一道“把關人”。

  築牢疫情“防火牆”——背着40斤的藥筒,每次消殺3小時,日均3萬步,在武漢江岸區黃浦社區從事義務消殺的李晌2個月瘦了15斤。在中建三局,有400多名員工下沉武漢27個社區、80個隔離點,配合開展維護秩序和收治隔離工作。

  搭建防控“鐵栅欄”——“家裡人體溫咋樣?”這是武漢中建·福地星城物業經理楊才娥的“口頭禅”。中建三局物業公司和社區積極聯動,構建“社區 物業 業委會”網格化體系,配合完成11個小區、超2萬戶業主地毯式排查。

  當好居民“守護神”——李紹靜配合襄陽龍門路社區完成4萬餘人地毯式排查;李呂祥每天完成黃岡永安村552位村民體溫檢測……除武漢外,在宜昌、襄陽、黃岡、荊州、十堰、恩施、鹹甯等地,中建三局志願者走進千家萬戶,為打赢湖北保衛戰貢獻力量。

  保障城市運轉,做好“保供”答卷。

  慷慨解囊,齊心戰疫——截至2月29日,中建三局11803名黨員捐款387.01萬元。多方籌集N95口罩15萬個、醫用外科口罩30萬個、防護服8000套、醫用酒精60噸、消毒液100餘噸、護目鏡3000個……為多家醫院和援鄂醫療隊送去“彈藥”“糧草”。

  衆志成城,守望相助——聯合共青團濟南市委,采購200多箱牛奶,慰問看望濟南市援鄂醫療隊家人;協助中國建築業協會、上海暢為實業有限公司分别向武漢市相關單位捐贈10萬個和20萬個醫用外科口罩……隻為勁往一處使,形成戰疫強大合力。

  民有所需,我必有應——王斌、陳凱、郭銳、戴聖超、鄂俊組成武漢珞南街“送藥隊”,為市民送去救急藥;趙志軍成為黃岡宋岩村“通勤員”,送摔傷的孩童直奔醫院;尤松化身随州寶峰觀村“送貨郎”,騎着三輪車挨家挨戶送物資……

  關山萬千重,山高人為峰。打好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不獲全勝不收兵!正如中建三局建設者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改編演唱一首歌曲,說“和時間賽跑,分秒必搶去拼争,累倒以後起身,淬煉剛強靈魂;和英雄并肩,或高或低的可能,不帶遺憾轉身,直到戰疫完成!”(經濟日報記者 柳潔 通訊員 鐘三軒)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