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寨是偏遠的,偏遠得有些被人遺忘。
村寨是寂靜的,寂靜得難以想象。
村寨是淳樸的,淳樸得勝過所有的真實。
當踏入古寨的那一刻,也就踏醒了高蕩村的夢。
不是第一次來貴州,卻是第一次才知道原來貴州還藏有這樣一個千年古寨---高蕩村。這是一個原汁原味的布依族村寨,位于貴州鎮甯縣城西南12公裡處。上千年來,當地的建築幾乎未被破壞過,因此高蕩村也成為了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布依族村寨之一。該村民居為石木結構幹欄式石闆房,建造時間五、六十年至數百年不等,有上圓下方石拱寨門一個,保存基本完好。第三土語布依風貌保存完整,特色鮮明。因寨子座落在崇山峻嶺之中,猶如群峰上托着一口鍋,布依語稱“甕座”,漢語意為“高蕩”,故此而名。
還未到寨門,就聽到了強有力的擊鼓聲,一聲接一聲,宛如出征的号角,一路拾級而上,每一段都有一位村民在擊打大鼓。
到了寨門口,一群布依族婦女穿着民族盛裝,擺下隆重的攔門酒,唱着布依族敬酒歌,端着酒敬獻給遠道而來的客人。
連外國友人也架不住這種盛情,接過一碗碗酒,大口喝起來。到貴州少數民族村落,盛行這樣一句話:喜歡喝一碗,不喜歡喝兩碗,喜歡得喝,不喜歡也得喝,管你喜歡不喜歡,反正都得喝。看把俄羅斯美女嗆得厲害。
喝完攔門酒,古寨的廣場上響起了布依族音樂,熱情好客的布依族人跳起了歡快的迎客舞,并邀請我們一起共舞,中外遊客都跟着歡快的跳動起來。
走進高蕩,令人仿佛置身古老的天然畫卷。作為“貴州省30個最具魅力民族村寨”之一,也是貴州省政協書畫院挂牌創作基地的高蕩村,随處可見上百年古屯古堡、古橋古樹,到處充滿了獨特的布依風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貴州八怪”,而這第一怪就是“石闆當瓦蓋”,在高蕩村就完全能看到這樣的場景,整個村子裡的寨門、巷子、民居無一不是用石頭建成。民居依山勢地形而建,排列有序,多數是三個通間的三層樓房,底層為牲畜圈舍、二層為居室、三層可作居室亦兼倉庫。在村裡放眼望去石地、石門、石橋、石房,古井、古碑、古堡,古營盤,真是别有一番風味。
除了自古以來的村落,高蕩村還有古堡,它獨立于一座孤立的小山之上,沿山的一側有一條樓梯通道盤旋而上。雲堡建立于清代鹹豐年間,那時候社會動蕩,民間也紛争不斷,為了保護山寨,貴州的很多村落實行自治,建于高地的雲堡就是為了觀察和瞭望“敵情”而生。雲堡内部有一圈很高的圍牆,僅留一處小門進出,圍牆内是一座碉堡樣的石砌房子,四周都有便于觀察和發射火藥的孔洞。除了現在供遊人上下的樓梯,雲堡還有兩處密道,也是過去用于傳遞信息、運送物資。與之遙相呼應的是在寨後的大山上建成的大屯堡,幾十間房屋建築的牆體完整地保留在那裡。曾經這些都是在清朝守寨拒敵的攻防設施。
這幾千年來,這個古堡就守在這裡,任憑風吹雨打,不離不棄。在這裡,布依族民族文化傳承全面而豐富,布依族的母語地位牢固,是感受和研究布依族語言、文化難得的樣本。踏着塊塊古香的石頭,觸摸古寨古色的韻味。千年了,滄桑的院子,多災多難的牛棚,寫滿正楷的矮木房。堂裡屋外,房前門後。土坎,堡坎。古石,鋪砌得平平穩穩,雕刻着平平安安。
雕刻着不同字迹的石闆,在古寨中大聲呼喊,在鄉村旅遊中蜿蜒旋轉。再也受不住泥土的桎梏了,等待陽光或者雨露, 等待鳥一樣的翺翔姿态。千年來,裂開的石闆,傾聽叮咚叮咚的泉水。不小心濺落的草籽,現已成樹,品味日夜茂盛的風聲。
被蒼翠所掩映,被綠樹所環抱,窺一斑而知全豹,這樣的生态,這樣的甯靜,這樣的古樸它隻屬于高蕩。這裡的曆史遺迹保存完好,就是一幅絕美的山水畫,高蕩村獨具民族風情的古迹,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讓人贊歎不已。
渴了,掬一捧清泉,天然甘甜。村裡的空地上曬着谷子,房檐下挂着玉米棒子,陽光把日子拉得長長的,高蕩寨子的甯靜與悠遠也被拉得長長的,此刻我多麼希望能成為一個高蕩人,永遠生活在這裡,遠離世俗的喧嚣與浮華。
在高蕩寨子裡随處可見還在忙活的老人,因為生态好,他們都普遍高壽,但我更相信隻有與世無争的人才能永世長存。
韻味散落在石闆的隙縫裡,文化抒寫在古老的鞋帶上。石門、石橋、石房,猶如走進“石器時代”;古井、古碑、古堡,好像回到“明朝軍營”。很多時候,不以石為居、為伴的人總覺得石頭礙事,而這樣一個民族卻以石相依、生生不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