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荠菜腌制方法?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吃春”的習俗,也就是在春季的時候品嘗一些美味且又适宜養生的食物,而在吃春當中,最常見的食物當屬野菜,如荠菜、香椿、艾草等等,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野生荠菜腌制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吃春”的習俗,也就是在春季的時候品嘗一些美味且又适宜養生的食物,而在吃春當中,最常見的食物當屬野菜,如荠菜、香椿、艾草等等。
為何會是野菜?主要是因為很多吃春的食物都是用野菜做成的,像青團(艾草、漿麥草、鼠麴草等野草做成的糯米團子)、艾餃(艾草制成的餃子皮)、春卷(荠菜為主料)、苎葉飯(苎麻葉蒸飯)等等之類的美食。
所以發展到現如今,野菜也成了市面上一種常見的食材,每年春季到來之後,不管是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還是生活在城裡的朋友,都會去農村野外采挖一些野菜回來。
不過我國地大物博,可食用的美味野菜太多了,不認識咋辦?沒關系,筆者給大家分享。下面就要分享這麼一種野菜,它長得像荠菜,民間常用來做腌菜,如今10元一斤,見到記得挖回家。
說到荠菜大家肯定不陌生了,它是現在市面上十分常見也十分受喜愛的一種野菜,幾乎在農村裡生活過的朋友都吃過,但這種長得像荠菜的野菜,很多朋友卻不一定吃過,甚至都沒聽過它的名字,它就是“黃鹌菜”,在民間也稱作“毛連連”。
在3月左右,黃鹌菜剛長出來的時候,其幼苗和荠菜十分的像,很多不熟悉它的朋友,會把它當荠菜挖回去吃,吃過發現這黃鹌菜十分不好吃,以至于認為它不能吃。
實際上黃鹌菜并非不能吃,而是吃法不對。黃鹌菜的幼苗及嫩莖葉均可以作為野菜食用,但它本身的味道十分的苦,故而在吃之前,需要做特殊的處理,那就是以鹽水浸泡一天一夜,除去苦味之後才能吃,這個時候無論是做湯還是炒食亦或者是涼拌,都十分的美味。
除了幼苗和嫩葉可以食用之外,在其花期的時候,其花蕾也同樣可以作為野菜食用,不過食用方法不一樣。在筆者家鄉這邊的民間,黃鹌菜花蕾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用來做泡菜。
将其花蕾連梗一起采摘,清洗幹淨處理好之後,就能直接切段腌制了,黃鹌菜本身含有一定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不用加鹽都可以腌制的十分美味,等到想吃的時候,拿出來和肉一起炒,很下飯。
黃鹌菜除了可以作為野菜食用之外,其本身還是民間一種常見的草藥。在以前的時候,老一輩的農民朋友下田幹農活,若是不小心摔傷的話,就會在田埂上摘些黃鹌菜的葉子,一半搗爛敷在患處,一半煮水喝。
而據《中華本草》所記載,黃鹌菜全草及根均可作為草藥入藥,具有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現如今随着人們對黃鹌菜的研究發現,黃鹌菜的營養價值也是十分的豐富,再加上它又有藥用價值,使得它成為了市面上一種一級無公害蔬菜,但由于種植的人不多,故而價格有些小貴,一般在6到10元一斤。
野生的黃鹌菜在我國資源很豐富,北起北京,南至雲南幾乎都有分布,多生長在農村的路邊、田邊及山溝處等地。4月正是黃鹌菜的花期,花蕾也剛剛長出來,若是你也喜歡吃野菜的話,在農村野外見到了記得挖回家哦,正好可以用來腌制泡菜,但切記一定要處理好,不然很苦的。
各位朋友,你們吃過黃鹌菜嗎?歡迎留言交流說出你的看法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