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前儒家經典内涵首次披露,隐秘的儒家文化。
總算喘了口氣,前一陣家事鬧了很長久,這幾天終于閑下來了,有時間寫點東西。
前段時間有人問我,看過九型人格沒有,那個理論和智仁勇-允執厥中的體系很像。
其實筆者在很久以前就注意到了九型人格體系。
九型人格的符号是由葛吉夫(George Gurdjieff)在1900年左右引進至西方内部,Oscar Ichazo首先将九型性格的教導與其圖形互相結合,并闡明每種性格的主要特質,而精神病專家Claudio Naranjo将其發揚光大,提出搜集九型性格特質的核心方法。之後再由Don Riso及Russ Hudson将九型性格特質詳加闡釋,包括九種内在發展的層次(Level of Development)與及每種性格特質的“内在邏輯”(Inner Logic)。
起源與發展九型人格學說最早的時間已不可考證,但是研究者都一緻認為它的起源非常久遠,可能要追溯自西元前二千五百年或者更早。
九型人格把人的性格分為9個類型。分别是:
1完美型
〖欲望特質〗:追求進步
〖基本困思〗:我若不完美,就沒有人會愛我。
2助人型
〖欲望特質〗:追求服侍
〖基本困思〗:我若不幫助人,就沒有人會愛我。
3成就型
〖欲望特質〗:追求成果
〖基本困思〗:我若沒有成就,就沒有人會愛我。
4自我型
〖欲望特質〗:追求獨特
〖基本困思〗:我若不是獨特的,就沒有人會愛我。
5理智型
〖欲望特質〗:追求知識
〖基本困思〗:我若沒有知識,就沒有人會愛我。
6忠誠型
〖欲望特質〗:追求忠心
〖基本困思〗:我若不順從,就沒有人會愛我。
7活躍型
〖欲望特質〗:追求快樂
〖基本困思〗:我若不帶來歡樂,就沒有人會愛我。
8領袖型
〖欲望特質〗:追求權力
〖基本困思〗:我若沒有權力,就沒有人會愛我。
9和平型
〖欲望特質〗:追求和平
〖基本困思〗:我若不和善,就沒有人會愛我。
圖片來自網絡
九型人格體系之中和智仁勇特質最符合的是三大直覺中心。也叫凱倫-韋布的區域劃分
腹中心:
8 9 1,或者稱為生存(行為模式)中心,以身體力行為導向,對生存的問題直覺最強。腹中心符合勇。
腦中心:
5 6 7,或者稱為資訊(思維模式)中心,以思考和分析為導向,對現實事物的運動現象直覺最強。腦中心符合智。
心中心:
2 3 4,或者稱為情感(情緒模式)中心,以感受和想象為導向,對人情和環境的氣氛直覺最強。心中心符合仁。
據我的實踐經驗,這個九型人格體系在應用上感覺不是很切合實際。有的人符合這九個類型的特質,有的人卻不符合這個特質,而是九型人格中某幾個人格都摻雜那麼一點,但又不完全屬于那個性格。
性格分類不明确,依靠九型人格體系成長的問題更是談不上了。
但是按照智仁勇-允執厥中體系反而更契合現代人的狀态。好分類,好理解,提高起來也更容易。
那麼為什麼九型人格體系會不那麼準确呢?是因為年代久遠失傳了嗎?其實也不完全是失傳,而是社會教育背景變了。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在前面列出來的九型人格特征中有一個〖基本困思〗,這個〖基本困思〗的模式是“我若不(沒有)XXX,就沒有人會愛我。”
那麼好了,問題找到了。就是當時整個社會處于一種被愛包圍的環境。你做到什麼就有人愛你了,沒有愛就無法生存,這就和西方的宗教環境和貴族體系相對應了。當年那些人在這個環境下,要依靠家族勢力和宗教的勢力存活,所以愛和被愛很重要。物質上要繼承家族的遺産,精神上也受着西方基督教思想的控制。所以基本的智仁勇就會發展為九型人格。而九型人格體系流行的時間也是基督教教育成型很久之後,很多受過教育的貴族子弟就會出現如九型人格所列舉的九種基本困思。
而現代社會自食其力的人很多,宗教也無力控制人,智仁勇會各自發揮它的功效,在自己的體系裡突飛猛進了,因此上九型人格反而不那麼管用了。
那麼進一步分析為什麼智仁勇的基礎性格會形成九型人格體系呢?恰恰就在于那個基本困思。
智仁勇
由于社會和宗教的原因個體對于周圍家族宗教強勢環境的依賴形成了對于愛與不愛的恐懼。這是最初教育的恐懼,已經深入人心,扭曲了基礎的性格。
智覺醒的早的孩子(後稱智覺者,仁覺者和勇覺者)遇到同為智者的撫養教育者,就會形成5号理智型的性格。
勇覺者遇到同為勇者的的撫養教育者,就會形成3号成就型的性格。
仁覺者遇到同為仁者的撫養教育者,就會形成9号和平型的性格。
勇覺者遇到作為智者的的撫養教育者,就會形成1号完美型的性格。因為他作為勇者要同時是滿足智者的要求,以下類同。
勇覺者遇到作為仁者的的撫養教育者,就會形成8号領袖型的性格。
仁覺者遇到做為智者的撫養教育者,就會形成2号助人型的性格。
仁覺者遇到作為勇者的的撫養教育者,就會形成4号自我型的性格。
智覺者遇到作為勇者的撫養教育者,就會形成6号忠誠型的性格。
智覺者遇到作為仁者的撫養教育者,就會形成7号活躍型的性格。
九型人格體系是深入人心的精英教育形成的性格扭曲,在現代社會教育成為謀生手段的今天,這樣的貴族性格在普通民衆中并不多見。現代教育性格情況的心傳還是以家庭為主,如果一個家庭父系是勇者弱教育,母系是仁者強教育,孩子是智覺者就會形成一少部分6忠誠型人格和一大部分7活躍性人格,而他本人還是以5理智型為主(或隐藏)的混合型人格。
以此為例。九型人格體系的困惑可知了。用更根本的智仁勇體系一對照,我原來是智者,怪不得和父母都格格不入呢,有豁然大悟的效果。有時候簡單的反而更根本,能夠直指人心。
關注:原始儒家,帶你探索隐秘的儒家文化。
原始儒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