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反映的心理過程。也可以說是人腦對經驗的識記、保持和再現的過程。)凡是過去感知過的事物,思考過的問題,體驗過的情緒,操作過的動作,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中,在一定的條件下這種映像又能從大腦中提取出來,這個的過程就是記憶。
遺忘是指識記過的東西不能再認或回憶或者再認或回憶發生錯誤。記憶和遺忘是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相互影響的,人們記憶得越多,遺忘得就越少。
在現實生活中總是聽到人們說到記了好幾遍了還是記不住,或者剛記住了就忘了,大家也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導緻的遺忘呢?遺忘到底能不能克服呢?其實在心理學上對于遺忘的原因,有以下幾種比較常見的原因,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究竟:
痕迹衰退說
痕迹衰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迹得不到強化而逐漸衰退,以至最後消退的結果。這種說法起源于亞裡士多德,由桑代克進一步發展,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完型心理學派的學者們最初提出了記憶痕迹的概念,也就是說學習時的神經活動會在大腦中留下各種痕迹,如果學習後一直保持練習,已有的記憶痕迹将得到強化,反之學習後長期不練習,已有的記憶痕迹将随時間的流逝而衰退。
幹擾抑制說
幹擾抑制說認為,遺忘是由于記憶材料間的幹擾,産生相互抑制,使所需要的材料不能提取。代表人物是詹金斯和達倫巴希。幹擾說可以用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來說明,前攝抑制是先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後學習材料的幹擾作用。倒攝抑制是後學習的材料對保持和回憶先學習材料的幹擾作用。一般來說,為了使記憶效果最佳,人們會選擇隻受到單一抑制影響的早上或晚上進行記憶。
壓抑說
壓抑說認為,遺忘是由于情緒或動機的壓抑作用引起的,痛苦的經曆産生的不愉快感覺,就是引起壓抑的動力源,遺忘了相關的事件就是壓抑的過程。如果這種壓抑被解除,記憶也就能恢複。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壓抑引起的遺忘,是由某種動機所引起的,故又稱為動機性遺忘。人們對痛苦的痛苦的經驗加以壓抑,使之不出現在意識中,由此引起遺忘。
提取失敗說
從信息加工的觀點來看,遺忘是一時難以提取出要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線索,經過搜索,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來,這就是提取失敗說。代表人物是圖爾文。這種理論認為儲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是永遠不會丢失的,我們之所以對一些事情想不起來,是因為我們在提取有關信息時沒有找到适當的提取線索。因此,在記憶材料時,我們盡量多地記住材料的其他線索,會幫助我們在需要時較容易地提取。
小試牛刀
1.有的小學生在學習英語字母“t”時,常常會發出漢語拼音“t”的音,造成這種幹擾現象的原因是( )。
A.前攝抑制 B.倒攝抑制
C.消退抑制 D.雙向抑制
2.小明同學考試前胸有成竹,信心滿滿,但當看到卷子上的題目後有好多的知識點怎麼也想不起來了,可以按照( )理論解釋他的這一現象。
A.痕迹衰退說 B.幹擾抑制說
C.動機說 D.提取失敗說
答案:1.A 2.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