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的人聽到蜘蛛這個名詞就不由得有些膽戰心驚,但事實上,它們在某些方面還是比較可愛的。比如農業豐收時,大家應該不會想到其實這裡要記蜘蛛一功吧。種過莊稼的人都會知道,蜘蛛在田野上是比較常見的,到了夏天稻米葉子上會挂滿大大小小的蛛網,農民大多會除草撒肥料,蛛網被破壞掉但如果一段時間後再去看的時候,蜘蛛網又挂起來了。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些田裡面的蜘蛛到底是好是壞呢?它們的存在到底會不會影響莊稼呢?有的人會好奇它是不是屬于農林業壞蟲呢?
蜘蛛和農林業害蟲的關系
蜘蛛以多種昆蟲為主要食物,其中包括不少農林業害蟲。所以蜘蛛在農、林業領域呀其實屬于益蟲。而且蜘蛛是農林業害蟲的天敵,在害蟲防治上幫了不少忙。
那麼農田或林地裡到底有多少隻蜘蛛呢?《蜘蛛博物學》中寫到,“根據對美國一片林地土壤的調查,每平方米中有60至180隻(平均126隻)蜘蛛,從幹重上計算為25至65毫克,平均43毫克。
這片土壤中生活的全部動物幹重為842毫克,其中蜘蛛隻占5%,但在捕食性節肢動物中占到七成。”由此可見在土壤生活的動物中蜘蛛是重要的捕食性動物。在自然界中,蜘蛛一直以捕食性動物的形态生活,它們對一些昆蟲的捕食,确實會影響這些昆蟲的繁衍。因此它在防治農林害蟲上也算是一把好手。
蜘蛛對農業的貢獻與遭遇
一種有名的水稻害蟲黑尾葉蟬又名黑尾浮塵子。它不但吸食水稻汁液,而且直接影響水稻的發育,同時還會傳播一些水稻疾病。這種對水稻而言可怕的害蟲卻在稻田裡并不常見它大爆發。
原因不少,其中一個因素應是捕食黑尾葉蟬的蜘蛛。《蜘蛛博物學》中有這麼一組數據,在台灣稻田中,已知至少有六十多種蜘蛛,其中較為常見的兩種是拟環紋豹蛛與紅胸皿蛛,它們都以黑尾葉蟬為主要獵物。在一些調查中得知,黑尾葉蟬中8%到25%的成蟲以及5%到63%的若蟲被這些蜘蛛所取食,由此可知,蜘蛛對黑尾葉蟬這種害蟲的控制相當強力。
斜紋夜盜蛾是危害多種農作物的大害蟲,對豆科作物、蔬菜的危害尤其嚴重。雌性斜紋夜盜蛾交配後在菜葉上産下一塊由數百粒甚至上千粒卵組成的大卵塊,剛孵化的幼蟲會暫時群聚在卵塊附近取食菜葉,而這些幼蟲剛好是皿蛛很好的獵物。
皿蛛的體長隻有兩三毫米,是一種體形較小的小蜘蛛,它們一次所吃掉的幼蟲最多也就三兩隻,但因為遭受到皿蛛攻擊而受到大驚吓的幼蟲會四處逃散,也會掉落在地上,又因為大部分剛孵化的幼蟲又無法獨立生存,因此在皿蛛較多的菜園上很少出現斜紋夜盜蛾大爆發。
雖然蜘蛛對農業害蟲的爆發有相當大的作用,但在害蟲防治上要積極利用蜘蛛實際上也會遇到困難。因為許多殺蟲劑對蜘蛛有很大的殺傷力。為了防治害蟲而噴灑殺蟲劑時,蜘蛛的死亡率,往往遠超害蟲,如果連續使用一兩次殺蟲劑後,就不容易再看到蜘蛛的活動了。這種行為導緻蜘蛛的捕食壓力解除後,反而更容易引起害蟲後續的爆發。
由此可知,利用蜘蛛與噴灑殺蟲劑無法同時并行,因為這樣兩邊都會有損失。另一方面來說,蜘蛛的捕食量其實也是有上限的,如果其他原因導緻害蟲的數量大為增加時,也是無法隻靠蜘蛛捕食來控制害蟲的,畢竟量變會引起質變,所以也隻能噴灑農藥。蜘蛛是一種領域性較強的動物,當種群密度過高時很容易發生互相殘殺的悲劇。所以如何有效的利用蜘蛛防治農林業害蟲還是需要不斷探究的。
如果對這方面感興趣的話,不妨趁着放暑假期間,抽抽空去看看田野裡的蜘蛛網是不是如上所說的,不妨思考思考如何平衡上述出現的問題。生态平衡是整個人類社會和自然界極力追求的,食物鍊中弱肉強食也是不可避免的,每個圈層都有自己的規則,所以如何維持平衡是一門永遠的必修課。插一句題外話,在這個适者生存的時代裡,你是否又做好了随時迎接挑戰的準備?無論答案如何,我們應該保持初心,不斷修煉自身,不被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淘汰才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