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藕醫生」科普團隊出品
直腸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直腸内壁的急慢性炎症,其中,以炎症性腸病、放射治療、性傳播感染為常見。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狀,如裡急後重、腹痛、便血等。
直腸炎有哪些特征?
今年五月的一個早晨,我在門診接診了一位40歲的女性患者,一進門,她就着急地說:“大夫,你快幫我看看,我懷疑自己得了腸癌”。
我安撫完她的情緒後,通過問診得知,患者一天前出現大便帶血的症狀,大便一天3次均為便後排出少量鮮血,同時伴有肛門隐痛不适以及墜脹感。随後,為了進一步确認病情,為患者辦理了入院。
入院後,給患者進行了無痛腸鏡檢查,鏡下可見:直腸黏膜廣泛充血糜爛。明确診斷為“直腸炎”。
造成直腸炎的因素有哪些?
1. 感染
一般來說,當直腸黏膜或肛門的免疫力出現異常時,許多病菌就容易趁虛而入,引起腸道發生感染,進而導緻直腸炎症的形成。
2. 慢性腸炎的刺激
長期的慢性腸炎可能是引起肛門直腸炎的要素。如慢性細菌感染、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等,使得黏膜發生肉芽腫、炎性變和假息肉。
3. 飲食因素
經常吃一些油膩的食物,往往容易導緻體内膽汁分泌過多,從而促使腸道内的細菌大量繁殖,而膽醇、膽鹽在厭氧菌的作用下,就極易形成不飽和膽固醇,如脫氧膽酸和石膽酸,當這兩種緻炎物大量增加時,就很可能導緻直腸炎症的發生。
4. 異物損傷
最為常見的病因是直腸内異物損傷。未消化的骨片、木片或其他帶有銳利角的各種異物可直接損傷直腸黏膜而發生直腸炎。此外,嚴重便秘時的堅硬糞便塊,也可引起直腸炎。
5. 免疫功能異常
人體免疫功能異常,如細胞免疫機能抑制在患者中普遍存在,随着細胞免疫反應性的降低,炎症的發生率就增高,細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是炎症發生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
所謂“看糞識健康”,而大便出了問題我們一般都會優先考慮胃腸道的問題。直腸炎作為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緻病因素很多,所以一旦出現了直腸炎的症狀,建議盡早到醫院就診,避免因腸道問題,導緻身體無法攝取食物的營養,從而使自身的免疫力也受到傷害。
,關注「蓮藕醫生」,帶你一起長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