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碳中和:關于企業實現全面碳中和的若幹建議(幹貨)
2020年9月22日,中國向世界鄭重承諾:“中國将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21年3月5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紮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産業結構和能源結構。
表面看,碳達峰碳中和與能源有關系,我國的能源結構不理想,但由于能源跟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都有關系,所以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個綜合性的跨行業、跨領域的事情,涉及各行企業。
中國為了盡早實現“雙碳”目标,需要各企業立即行動起來,以不同形式和程度向低碳商業模式轉型。同時由于供應鍊面臨越來越多的要求(尤其是來自全球品牌的要求),日益需要注重和披露可持續發展實踐。
因此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低碳轉型,是大勢所趨。
企業碳中和路徑及方向建議
主動開展碳核算及碳披露
摸清自己的“碳家底”,明确碳排放範圍,并在明确排放範圍的基礎上,企業需明确排放總量,即開展碳核算。
注重碳風險管理與信息披露
在面臨同類商品的選擇時,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業務透明度高、主動披露對人類和地球友好影響的企業産品。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刺激企業進行透明和可持續的信息披露,從而增強産品競争力。在碳中和目标下,企業作為碳排放的主體,更有責任進行高水平的碳風險管理和高質量的信息披露。
企業應建立自己的碳風險管理體系。系統評估碳風險,采取主動防範、控制、補償、承擔和機遇轉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碳風險管理,評估碳減排成本,并定期更新碳風險管理體系,将碳風險管理和碳合規納入其中。
在信息披露方面,企業應建立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要符合政府或市場規定的報告披露要求,并參考相關國際标準。企業還可以通過利用多種披露形式,回應市場關注點,并參考綜合報告理念,全面展示企業财務和非财務數據。
設立企業碳中和目标及實施路線圖
結合企業特征,制定科學的碳減排目标
算清當前企業的碳排放總量後,企業要圍繞自身業務特征,結合我國“30·60”雙碳目标,制定自身的碳減排目标和規劃,并配合出台自身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明确具體的減排實施路徑是确保實現各關鍵時間節點目标的前提。
制定具體的行動路線圖
碳減排路徑分為五大類。“核心減排”是重點,發展培育低碳技術。
在能源供給側,第一類是清潔能源替代,如煤改電;第二類是清潔能源輸送和存儲,如儲能。
在能源需求側,第一類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節電和節蒸汽;第二類是生産運營低碳化,包括開展原料替代、電氣化改造以及技術改造。根據自身所處行業積極參與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建築等的布局,主動把握甚至引領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鍊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轉變現有的生産管理理念,進行全方位的數字化轉型,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實現。
最後一類是發展負碳吸收技術,主要是指CCUS技術。采用這些方法後仍存在“減無可減”的剩餘碳排放企業通常可以進入碳市場購買碳排放配額,還可以購買綠色電力指标。
推動産業上下遊聯動,建立全供應鍊碳中和管理體系
建立全供應鍊碳中和管理體系
目前一些先進的企業已經開展全供應鍊的碳減排工作,并且要求供應鍊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加入碳減排項目小組,将低碳環保作為供應商篩選指标之一。
另外一些企業每年與每一家關鍵供應商共同制定減排目标,并且在年末審查其是否達成年初目标,将審查結果納入下一年度供應商遴選指标。
而且随着全供應鍊、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理念的推廣,企業對供應鍊合作夥伴的碳減排的要求也在不斷加強,尤其将合作夥伴的低碳減排納入評價體系後,獲得多級供應鍊的碳排放數據已不再是難題。
企業應樹立建立碳中和全供應鍊碳排放管理體系的理念,從低碳技術研發、産品設計、運營管理、供應鍊管理等方面開展工作,争取盡快實現供應鍊碳中和。
通過自身行動和影響力倡導公衆低碳生活方式
打造綠色低碳生态
譬如新零售平台盒馬鮮生的“綠色盒區”計劃,引領綠色低碳消費理念。鼓勵企業内部員工主動參與減排行動,例如随手關閉閑置空間的燈和空調、使用雙面打印、回收紙箱等,都給予内部獎勵。
引領公衆低碳生活
譬如騰訊2021年上線了“碳中和問答”小程序,向更多人科普低碳知識,隻要答答題就能更知“碳”﹔開發了“碳碳島”功能遊戲,通過好玩的互動,就能了解碳中和的實現方法;“低碳星球”小程序,使用乘車碼、每天步行等行為都能助力改善我們的星球環境。
在碳中和目标之下,不同的行業因業務性質的不同,其所面臨的機遇、挑戰和責任也存在差異。比如說:
光伏、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行業會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工業制造、交通、建築等高排放行業則需要采取緊急措施減少碳排放、實施低碳轉型;
金融行業自身不屬于高排放行業,但其責任在于,要提高綠色金融能力來支持低碳項目,抑制高排放高污染項目,從而推動國家碳中和目标的實現;
而其他衆多非高排放行業也不能置身事外,這些行業自身的運營要逐步做到零碳化,比如機構所在建築物的能耗要降低,員工出行也應盡量做到低碳等。
廣招碳減排人才,為企業開源節流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直屬正司局級單位和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準的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開展碳排放管理員人員能力驗證工作。
想要幹好這一行,不僅需要熟練準确地掌握相關政策标準、把握碳市場的新發展趨勢,還需要綜合素質。比如,對化工企業進行碳數據核算時,碳排放管理員既要熟悉幾十種化工産品的生産工藝,又要做好企業能源管理、計量、生産等多部門協調,确保各項數據摸得準、對得上。
我國正處于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快速發展階段,政府部門和電力、水泥、鋼鐵、造紙、化工、石化、有色金屬、航空等多個行業要求控制碳排放,全國範圍的數量大約是8000多家,碳排放管理人才缺口巨大,市場上對于碳排放管理員的需求是巨大的。
朝着實現“碳中和”的目标前進,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必然選擇,也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最佳方式之一。讓我們自主行動,共同參與,為早日實現“雙碳”目标極盡所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