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仁者樂山深度解析

仁者樂山深度解析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1 01:53:42

仁者樂山深度解析(解惑為何說34)1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常常被當作喜愛山水的一句引用語。

《論語·雍也》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在這裡孔子将知者(智者)與水的特性聯系到了一起,動和樂;将仁者與山的特性聯系到了一起,靜和壽。這與山、水各自的特點有關。

《大戴禮記》中,記載了子貢問孔子為什麼“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孔子回答說,水是可以比照君子德行的。它似德、似仁、似義、似勇、似智,它靈動、柔順、長流不息,緣理而行、周流無滞,是通達的,與智者之性相合。

而山,《孫子》中講軍隊要“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山甯靜、堅實、穩固,安固厚重,萬物生焉,正如仁者安于義理而厚重不遷,可感化生民,不傷于物。因此山與仁者之性相符。

将大自然中的物性的某些特征,與人性的某些特征聯系起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随處可見。梅蘭竹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稱為“四君子”。周敦頤的《愛蓮說》中有:“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而山水也常常出現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山水畫是中國傳統的繪畫,并寄寓了文人畫客厚重的情思。

自古以來,這種通過物性表達人性、感物喻志的思維方式,就深深紮根于中國人的思維習慣之中。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就是強調,仁者喜愛山的品性,甯靜而久長;智者喜愛水的品性,靈動而歡欣,都是因為性與之和。錢穆認為,“蓋道德本乎人性,人性出于自然,自然之美反映于人心,表而出之,則為藝術。故有道德者多知愛藝術,此二者皆同本于自然。”

◎本文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