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連偉
僻巷鄰家少,茅檐喜并居。
蒸梨常共竈,澆薤亦同渠。
——唐·于鹄《題鄰居》
“三兄弟,你剛回來吧?吃飯了嗎?今晚讓你嫂子做飯來我們家吃吧。”
每次回到鄉下老宅,隻要對過的鄰居大哥聽到我們停車的聲音,總要從家裡過來打招呼,誠懇地邀請我們到他家吃飯;盡管我們從未到他家裡吃過飯,但心裡還是深受感動。
走在故鄉的老街上,看到的是熟悉的面孔,聽到的是熱情的問候,感受到的是淳樸的民情熱氣騰騰。和在高樓大廈裡生活的城市有着天壤之别:住在城裡,一起住在一棟樓裡許多年鄰居是誰都不清楚。
回到老宅,鄰裡之間嬸子大娘大哥二嫂,想去誰家做客就去誰家;走到田園地頭,天然的有機蔬菜、韭菜、芹菜、白菜、水蘿蔔、土豆、茄子、辣椒,凡是菜園地裡有的蔬菜,隻要你願意吃的;菜園主人在地裡時,會主動地根據你的選擇任你采摘,菜園主人不在地裡時,你也可以自主采摘,過後見了面說一聲;更多的時候是鄰居們知道我們回家了,根據自家菜園地裡的品種有選擇地采摘了直接送到家裡去。春天的頭茬韭菜,初夏的芸豆,盛夏的知了猴,秋天的蘋果、黃瓤地瓜,冬天的大白菜、芋頭,這些鮮、香、嫩的可口的有機食品,我都是率先從鄰居那裡獲得的。
深深的鄰裡情,勝兄弟,似姐妹,讓我終生難忘。
娘活着的時候,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要求我們姊妹,無論什麼時候,無論生活在哪裡,都要和鄰裡搞好關系。
翻閱有關資料,“鄰”是古代的一種居民組織。《說文》稱“五家為鄰”,《周禮》稱“五家為鄰,五鄰為裡”。古時,鄰裡關系十分重要,誰破壞了這種關系,誰就有可能失去生存的外在環境和條件,誰就有可能被動。大體上可以按照漢朝為分界進一步了解鄰裡關系。
在還沒有被漢朝推翻的秦朝時期,鄰裡關系以一種十分殘酷的方式加以鞏固,這種方式叫“連坐制”,即一家犯罪,鄰居連坐,這使秦朝的鄰居之間形成一種戰戰兢兢互相監視的關系,不過秦始皇沒有想到的是,他這種連坐制也使鄰裡關系更加密切,密切到能齊心推翻秦朝的統治。
這種連坐制實在是太可怕了,百姓為了自己不因為鄰居犯罪而被殺頭,不得不與鄰居加強交往,串門交際的頻率要比以前多好幾倍。早上起床到鄰居家看看,中午吃飯到鄰居家看看,晚上回來還要到鄰居家看看。一開始是想早點發現鄰居家的不軌行為,以向上舉報免去自己的責任,但久而久之,鄰居之間形成了一條心,大家互相熟絡,感情較深,一呼則五鄰相應。這就是劉邦和項羽反秦時,為什麼手下重臣大将大多是自己的鄉裡鄉親的原因。
漢高祖劉邦進入鹹陽時就對秦朝緊張的鄰裡關系予以調查,其目的是為了建立人人誠信的鄰裡關系。漢代統治者還強調,官員要在融洽鄰裡關系中起帶頭作用,即當了官之後還能繼續保持良好的鄰裡關系。漢成帝時,薛宣任職左馮翊,當官吏休假日,曹掾、張扶就是不肯休息,仍然堅持上班辦公。薛宣對他說:“蓋禮貴和,人道尚通。日至,吏以令休,所繇來久。曹雖有公職事,家亦望私恩意。掾宜從衆,歸對妻子,設酒肴,請鄰裡,一笑相樂,斯亦可矣。”薛宣的意思即是統治階級長期以來所形成的想法,即官吏應當在休息的日子裡回到家裡,與家人團聚,與鄰裡之間把酒傳盞,融洽關系。張扶聽到薛宣的話後很慚愧,衆官員都認為薛宣說的有道理。中華民族和諧的鄰裡關系,在漢朝基本形成,成為我國鄰裡關系的基礎。
鄰裡關系的再發展就到了比較著名的“吳張六尺之巷”:據《桐城縣志記載》,清朝康熙年間,任職為華殿大學士及禮部尚書的張英, 他老家桐城的官邸與吳家為鄰,兩家院落之間有條巷子,供雙方出入使用。後來吳家要建新房,想占這條路,張家人不同意。這時,張家人一氣之下寫封加急信送給張英,要求他出面解決,而張英卻回信:“千裡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裡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閱罷,明白其中含義,主動讓出三尺空地。而鄰居吳家也因感動而後移了三尺。從此,兩家變成了通家之誼,寬容就是化幹戈為玉帛,消除芥蒂,六尺之巷因此而成。2006年11月21日,時任國務委員唐家璇在參觀六尺巷後,題詞:“桐城六尺巷,和諧名城揚。”
唐代詩人王勃也留下著名詩句:“海内存知己,天下若比鄰。”詩人杜甫寫道:“盤餐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隻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
娘沒有書本上的知識,她卻對這些鄰裡關系的處理周到細緻,她沒有聽過清朝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打油詩:千裡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但娘在村裡總是放低姿态,謙虛待人。
娘總是用她自己的實際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在我們家生活條件還十分艱難的時候,平時家裡來了客人不管是包了水餃還是蒸了白米飯,娘總是要把剩餘的給左鄰右舍都送一些。特别是到她年老的時候,我和大哥兩家都在城裡工作,孝敬娘的茶葉、水果和點心她自己用的吃的很少,多數都是送給了鄰居,她總是說:“農村人也就稀罕茶葉和平時見不到或舍不得買的水果、點心,給他們一些,比我自己喝了吃了還高興。”
逢年過節的時候,娘都是給我打電話讓我給她專門買一些刀魚、蝦皮、香腸等,娘說:“一年到頭這些鄰居們給我送菜送飯,過年過節的,我也送點東西給人家表示點心意。”
娘從16歲嫁給爹,到去世的時候,在村裡整整生活了七十年。在這麼長的歲月裡,娘從一個黃毛丫頭到為人妻、為人母,到風風雨雨拉扯大我們姊妹成人,到了當了姥姥、成了奶奶,到成為老姥姥、老奶奶,住宅從前街到後街,從村東頭到村西頭,娘在所有鄰居的口中都是贊不絕口。
父親去世以後,娘獨自生活在鄉下的老宅裡,無論是平時回家還是周末回家,要麼有一幫鄰居陪着娘在老宅裡聊天,她們都是圍着一個圓桌,一圈嬸子大娘坐在馬紮上,圓桌上茶壺裡泡的是大哥或我捎回去的茶葉,整套茶具也是大哥給娘精心準備的,嬸子大娘們聊得熱火朝天,徹底解除了娘的孤單和寂寞,給我們做兒女的送上一片安心放心。
老宅裡找不到娘的時候,娘就是到鄰居大嫂家裡聊天去了。大嫂把老娘看成自己的親娘,每天早上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是先到我家門口,看看老娘起來了沒有,如果聽到老娘在院裡打掃衛生澆花喂鳥,就放心地回自己的家了;如果聽不到聲音看不到老娘,則一定會敲門推門進到院裡,直到看到娘本人,确認平安為止。平時娘到大嫂家聊天,如果到了吃飯的時候,大嫂都是盡心盡力盡其所能做飯給娘吃。
給娘送吃送喝的鄰居既有近鄰也有遠鄰。一茶一飯一菜一粥,送的是鄰居們對娘的一份情、一份愛。
娘去世前最後的9個日子是在老宅裡度過的。娘回老宅的時候,在醫院裡已經經曆了兩次休克,回到老宅以後,鄰居們紛紛前來探望,聽到鄰居們的問候聲,極度虛弱的老娘還是努力地睜開眼睛;二次腦梗後的老娘已經近一年的時間不能說話了,娘隻能用她的眼神表達對鄉親們的牽挂和感激,好多鄉鄰們都是含淚走出房間的。
老娘去世的時候,前來幫着給娘送葬的鄉親幾十口人,很多人都是在外打工的,聽到娘去世的消息後,沒有考慮自己的經濟損失,急匆匆地趕回來,淳樸的、無私的鄰居情讓逝去的老娘和娘的親人們感動不已。
現在回到鄉下老宅,鄉鄰們的熱情總是讓我們一家人感動着幸福着;有時嬸子大娘還會主動同我們聊起娘活着時的情景說着說着就要流淚,透過鄰居們的淚水,我也再次感受到娘活着時結下的濃濃的鄰居情。
爹走了娘沒了,故鄉的老宅還在,左鄰右舍還是我熟悉的嬸子大娘大哥三嫂們,我會像娘活着的時候,把這份鄰居情代代相傳,享受這無價的情誼和幸福。
【作者簡介】馮連偉,山東臨沂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副會長、山東自然資源作家協會副秘書長。作品散見于《閱讀》《散文海外版》《散文百家》《綠洲》《中國報告文學》《當代散文》《山東文學》《時代文學》等雜志;有作品選入各年度散文選本,曾獲山東作協頒發的《時代文學》年度散文獎、《齊魯作品年展》最佳作品獎、全國散文大賽等若幹獎項;著有《靜水深流》《真水無香》《似水流年》《掬水留香》《水,在說》等散文集。
壹點号真言貞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