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幹稭稈磨成糠再摻上玉米面和豆餅,這樣更容易提高飼料的利用價值,并使牛長得更快。
稭稈,古稱藁,又稱禾稈草,是指水稻、小麥、玉米等禾本科農作物成熟脫粒後剩餘的莖葉部分,其中水稻的稭稈常被稱為稻草、稻藁,小麥的稭稈則稱為麥稈。在工業化以前,農民對稭稈的利用五花八門,非常豐富。比如在中國南方,人們将稻稈曬幹儲藏,可用作柴火,編織座墊、床墊、掃帚等家用品,鋪墊牲圈、喂養牲畜,堆漚肥還田,甚至用于制作簡易房屋的屋頂等,很少被直接浪費掉。中國近二十年來由于煤、電、天然氣的普及、各種工業制品的豐富,農村對稭稈的需求減少,大量稭稈的處理成為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雖然法律禁止,但很多地方農民仍然直接在田地裡燃燒稭稈,引發空氣污染、火災、飛機無法正常起降等後果。燃燒稻草造成污染的問題也在台灣發生,總是引發民怨,環保署指出,在收割時立即就地掩埋稻草不但沒有空氣污染,也是更好的施肥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