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人形容女人的嘴好看

古人形容女人的嘴好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4 00:24:09

在古人審美标準下,美女的外貌體形要有以下特征:膚若凝脂、纖纖素手、明眸善睐、烏發雲髻、蛾眉青黛、杏臉桃腮、櫻唇貝齒、楊柳細腰、金蓮小步、溫玉軟香。

古人形容女人的嘴好看(美人之目唇齒)1

(美人王祖賢)

那麼,古人是如何描寫和形容美人的眼睛、嘴唇和牙齒的?

一、美人之眼睛

有一雙清澈、明亮、靈動、美麗的眼睛,是美人的一個必不可少的要素。

美女的眼睛既要好看,又要有神韻。西漢音樂家李延年形容他的妹妹、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漢書·孝武李夫人傳》);晉代大畫家顧恺之說:“四體妍蚩,本無關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之中”;白居易在《長恨歌》裡形容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可見,靈動而有神采的美人眼睛,是有着勾人心魄、傾國傾城的魅力。

古人形容女人的嘴好看(美人之目唇齒)2

(美人回眸一笑)

一颦一笑,美目顧盼,更增美女媚态。《詩經·衛風·碩人》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被方玉潤贊曰:“千古頌美人者無出此二語,絕唱也”(《詩經原始》);曹植《美女篇》說“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陶淵明《閑情賦》“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等,也都是描寫美目富有神采之魅力。

當美人愛戀一個人,芳心暗許,一邊微笑一邊用眼神傳情撩撥,更顯嬌羞可愛,令對方勾魂攝魄,難以抗拒。如《楚辭·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餘兮善窈窕”;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含喜微笑,竊視流眄”;顧夐《應天長》“慢轉橫波偷觑,斂黛春情暗許”;《西廂記》“怎當她臨去秋波那一轉”等等,表現的都是女子對男子動情,斜眼偷視,眼波流轉,以此傳達愛慕之意。

中國古人對于美人的眼睛,注重清亮有神,早在先秦時期,就欣賞明亮傳神的眼眸。如《詩經·鄭風》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句。“清揚,眉目之間,婉然美也”(《詩集傳》),就是形容美女水汪汪的眼睛;《楚辭·招魂》有“娭光眇視,目曾波些”句,形容目光如水波一樣靈動。

這類說法還有很多,如宋玉《神女賦》:“眸子炯其精郎兮,多美而可視”;曹植《洛神賦》“明眸善睐”、“轉眄流精”;陸機《日出東南隅行》:“美目揚玉澤,蛾眉象翠翰”;傅毅《舞賦》:“目流睇而橫波”;李白《長相思》:“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元稹《崔徽歌》:“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蕩秋水橫波清”;溫庭筠《南歌子》:“轉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等,用流眄、橫波、琉璃瓶、明珠等比喻澄澈、明潔、靈動的眼睛。

古人形容女人的嘴好看(美人之目唇齒)3

(美人明亮的眼眸)

古人常用“秋水”、“秋波”來形容美人的眼睛。“眼似秋波橫,眉如青山黛”似乎就是美目的标準。眼睛如同秋天的水波一樣清澈明亮。秋水既有潺潺流動之靈秀,又有潭水沉靜之清麗,用它來形容女子的眼眸,恰如其分,妙到毫巅。多情的男人總敗在女人秋波的漣漪中。

用“秋水”、“秋波”形容美女眼睛的,數不勝數。如李煜《菩薩蠻》形容小周後:“眼色暗相鈎,秋波橫欲流”;白居易《筝》詩雲:“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韋莊《秦婦吟》:“西鄰有女真仙子,一寸橫波剪秋水”;李商隐誇贊李夫人:“壽宮不惜鑄南人,柔腸早被秋眸割”;蘇轼《百步洪》詩:“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晏幾道《采桑子》:“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覺未多”;趙雍《人月圓》:“别時猶記,眸盈秋水,淚濕春羅”;徐震《美人譜》:“嫣然巧笑、臨去秋波一轉”等等。

一開始用“秋波”形容眼睛,還是指美男子的眼睛。唐代詩人李賀《唐兒歌》“骨重神寒天廟器,一雙瞳人剪秋水”,誇贊的是當朝宰相杜黃裳的兒子,形容他眼神清澈,以此希望獲得仕途升遷。在這之後,用“秋波”、“秋水”形容美女眼睛才逐漸多起來。

古人形容女人的嘴好看(美人之目唇齒)4

(美人李嘉欣)

美人的眼睛如秋波漾動,明亮有神、楚楚動人,而美女“暗送秋波”更是令人心旌搖曳。“暗送秋波”,便指男女愛戀而眉目傳情。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八回:“(呂)布欣喜無限,頻以目視貂蟬,貂蟬亦以秋波送情。”明馮夢龍《挂枝兒》:“眉兒來,眼兒去,暗送秋波”。

宋人周邦彥有一首專詠美人眼睛的詞《看花回》,描繪各種眼姿:

“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絕。細看豔波欲溜,最可惜、微重重紅绡輕帖。勻朱傅粉,幾為嚴妝時涴睫。因個甚、底死嗔人,半饷斜眄費貼燮。

鬥帳裡、濃歡意惬。帶困眼、似開微合。曾倚高樓望遠,似指笑頻目閏,知他誰說。那日分飛,淚雨縱橫光映頰。揾香羅,恐揉損,與他衫袖裛。”

南朝陳後主寵妃張麗華:“張貴妃發長七尺,鬒黑如漆,其光可鑒。聰慧有神彩,進止閑暇,容色端麗。每瞻視盼睐,光彩溢目,照映左右。常于閣上靓妝,臨軒檻,宮中遙望,飄若神仙”(《陳書·皇後傳·後主張貴妃》)。張麗華的眼睛明亮有神,每每顧盼凝視,眼裡閃溢着光彩,映照着衆人。

對美人的眼睛極盡溢美之詞的詩句也不勝枚舉,如:“鳳眼半彎藏琥珀,朱唇一顆點櫻桃”;“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轉眄流精,光潤玉顔。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俊眉修眼,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脈脈眼中波,盈盈花盛處”;“顧盼生輝,撩人心懷”;“繡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等等。

二、美人之嘴唇

中國古代美女嘴唇的審美标準是,其色要紅潤、其形要小巧、其紋要細膩、其質要軟彈、其味要香甜。

古人常以“櫻桃”、“朱丹”來比喻口唇,即嘴唇要小巧,且紅潤有光澤。早在先秦,《楚辭》中就有“朱唇皓齒,嫭以姱兮”之句。東漢時的長篇叙事詩《孔雀東南飛》中描寫劉蘭芝“口如含朱丹”,形容的是嘴唇的紅潤美。

古人形容女人的嘴好看(美人之目唇齒)5

(美人王祖賢)

古代美女也描口紅,更喜歡紅色的色号,常說的“绛唇”、“丹唇”、“朱唇”、“檀口”等,描繪的就是不同的唇色。“檀”是一種淺紅色的顔料,在古代常被女子用作口紅,“檀口”成了古人描寫美女淺紅色嘴唇的一個專用語。如唐代韓偓詩雲:“黛眉印在微微綠,檀口消來薄薄紅”。清人形容漢武帝劉徹的皇後陳阿嬌“漢皇後陳阿嬌之蛾眉檀口”;“朱”是一種顔色較深的紅色,“朱唇”便是紅豔欲滴的嘴唇。如元人經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說:“兩行盡是女人,年方二八,美貌輕盈,星限柳眉,朱唇榴齒,桃臉蟬發。”

唐代孟棨詩論著作《本事詩·事感》記載,白居易有兩個年輕貌美的小妾,樊素和小蠻。樊素善歌,小蠻善舞。白居易曾作詩贊道:“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樊素的嘴唇小巧紅潤,就像熟透的櫻桃一般嬌豔欲滴。蘇轼《蝶戀花》詞引用“一顆櫻桃樊素口”,來描繪美人嘴唇之美。

在古人眼中,“膚如凝脂”的臉龐上,娥眉淡掃,明眸巧盼,再配上鮮豔丹唇,在雅麗清秀上,頓生豔麗光彩,充滿生命的活力。

古人形容女人的嘴好看(美人之目唇齒)6

(美女趙露思古裝)

美人的嘴唇不僅要小巧紅豔,而且要唇齒含香、吐氣如蘭。古人也用名花來形容美人的口齒芬芳,如“丁香微吐”,用丁香的香味來形容美女的口唇香味。

宋人編撰的《類說·遁齋閑覽》記載:“歐公(歐陽修)知颍州,有官妓盧媚兒,姿貌端秀,口中常作芙蕖花香。”說的是,歐陽修做颍州太守的時候,曾經遇到一位官妓盧媚兒,她的雙唇間輕溢蓮花般的芬芳。

古人形容女人的嘴好看(美人之目唇齒)7

(美女嘴唇)

關于美人嘴唇的溢美之詞也比比皆是,如:“丹唇翳皓齒,秀色若珪璋”;“丹唇外朗,皓齒内鮮,明眸善睐,靥輔承權”;“丹唇列素齒,翠彩發蛾眉”;“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等等。

三、美人之牙齒

中國古代對于美女牙齒的審美标準是,牙齒要晶瑩潔白、整齊均勻、富有光澤。古人常用“貝”、“白玉”、“瓠犀”等形容美女的牙齒。如,“紅臉耀明珠,绛唇含白玉”;“皓齒還如貝色含,長眉亦似煙華貼”;“此曲何人吹,丹唇間玉齒,妙響入雲崖”;“粲然啟玉齒”;“皓齒初含雪”等等。

古人形容女人的嘴好看(美人之目唇齒)8

(美女齒如含貝)

《詩經·衛風·碩人》形容美女莊姜“齒如瓠犀”。瓠犀,葫蘆的籽,晶瑩潔白而小巧整齊;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描繪鄰家女“齒如含貝”;曹植在《洛神賦》中描繪宓妃“丹唇外朗,皓齒内鮮,明眸善睐,靥輔承權。”朱唇微啟,嫣然一笑,雪白晶瑩的牙齒更增美女的妩媚。

魏晉時期,鎮南将軍杜預的曾孫女杜陵陽生得姿色秀麗、貌若天仙,仰慕者不斷,紛紛上門提親,可杜陵陽一直到16歲,還沒有長牙齒,提親的人個個失望而歸。可晉成帝司馬衍卻将她納為妃子,就在納采的前夜,杜陵陽一夜之間長滿了一口雪白整齊的牙齒。後來憑借門第、美貌和賢德順利登上了皇後的寶座,是為恭皇後。“後少有姿色,然長猶無齒,有來求婚者辄中止。及帝納采之日,一夜齒盡生。”(《晉書》)

古人形容女人的嘴好看(美人之目唇齒)9

(美女唇紅齒白)

美目流盼、秋波溢彩,櫻桃朱唇、吐氣如蘭,皓齒内鮮、榴齒含香。美人的眼睛、嘴唇、牙齒,既是美人的外表,也是美人内心的窗口,一颦一笑、一顧一盼,朱唇微啟,眉間傳情,更增添了無限的妩媚。

(聲明:若要複制、轉載,請注明出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