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你會想到啥?
在人們心裡,“私校”往往是“貴族學校”、“精英荟萃”、“學費昂貴”的代名詞,而由國家進行補貼的公立學校,大多采取就近入學政策,生源質量與教育成果也參差不齊。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雖說私立學校未必就意味着優異,公立學校也未必就代表着糟糕,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教育界一條泾渭分明的“規矩”已然成型——
有錢人會絞盡腦汁把孩子送進又好又貴的私校,讓孩子在接受精英教育之後,繼續成為同一階層乃至更高階層的精英;而工薪家庭,唯有讓孩子就近入讀公立學校,至于下一代的未來會怎樣,聽天由命。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在英國,情況也大體相似。
對此保有濃厚興趣的BBC,就此推出了一部探究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差異的紀錄片——
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
又譯《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在這部紀錄片裡,兩組分别就讀于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的孩子,與對方進行了為期一周的交換,通過學生們的視角,來看看這兩類學校之間到底孰優孰劣,有什麼不同。
當然,與其說“學校交換”,還不如說富人家的孩子與窮人家的孩子短暫地交換了人生。
在影片中,私校的孩子是這個畫風——“時髦,擁有一棟府邸,50輛車”。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而公立學校的同學,還在為溫飽而擔憂。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公校和私校,分别擁有怎樣的資源,又面臨怎樣的難題?差距必然存在,這是肯定的。但彼此的界限是否真的那樣堅不可摧?
互相了解,或許正是開啟變革的起點。
讓富人家孩子“吃驚”的公立學校
紀錄片在一開始,就開宗明義地給出了這樣一個值得深思的事實——
在英國,僅有7%的人接受過私立教育。
可鳳毛麟角般的7%,卻不成比例地主導着英國的上流社會與精英行業。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位于英格蘭威爾特郡的沃明斯特中學,在其長達300年的曆史中,想必也為這令人羨豔的“7%”源源不斷地輸送過人才。
這是一家典型的貴族私校,配備有各種各樣齊全的設施,僅網球場就有12個,還有一把自都铎王朝時代流傳下來的椅子。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在校長馬克的眼中,再多美好的詞彙,也不足以形容自家學校的優秀。“我們這裡寄宿費一年就要27000英鎊”,馬克溫和地說着,但你還是能從他臉上看到驕傲。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就讀于沃明斯特中學的喬恩、桑德與凱蒂,是此次交換的主人公。除了喬恩有在公立小學求學的經曆,其他二位從未走進過公立學校,也幾乎沒接觸過上公立學校的同齡人。
所以,對于即将走進位于德比市的貝姆羅茲公立學校,三人都有着滿滿的好奇。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孩子們不會想到的是,來到公立學校的第一天,迎接他們的卻是震驚與不适應。
來自沃明斯特的帥哥小學霸桑德(也就是文章開頭說自己有50輛車的那位),是一個從托兒所開始就常駐私立機構的人。
在他的世界裡,勤奮刻苦地學習與時刻保持得體的教養,是學校與家庭一再灌輸的事。
可是,這在公立學校的第一天就被打破了。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與桑德配對的公立學校小夥伴名叫布瑞特,是一個上課搗蛋的慣犯。當着桑德的面,他還辱罵了要求他們安靜上課的老師。
此時,桑德的神情有點茫然無措。
在規行矩步的私立學校,所有孩子都需要在校規的約束下嚴格自律。安靜聽課,是本分,而不是像布瑞特口中所說的“自由”。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和布瑞特一起上課,讓桑德多多少少感覺到有些不适應。而且他發現,在公立學校的課堂上,安靜聽課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在這樣的環境下,桑德有兩種選擇——加入那些哄鬧的同學,或埋頭做好自己的事。
頗有些早慧的桑德,選擇了他所熟知的道路——尊重老師,認真聽課,好好學習。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課後,他還耐心地規勸喜歡在課上吵鬧的公立學校同學布瑞特,“多和好學生在一起,很快你就會發現學習的樂趣。”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如果說課堂紀律是讓私校學生桑德比較意外的事,在校時長和課後作業的情況則讓另外兩位私校學生——喬恩與凱蒂印象深刻。
“在沃明斯特,課堂時間是從早上八點半到下午五點,課後還有數不清的作業;可是在這裡,下午三點就放學還沒什麼作業,會有較多時間無所事事,還可以看看電視。”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欣然接納了“放學早、作業少”這個設定的喬恩,第一天放學後就開開心心地随着與他配對的公立學校同學卡西姆回了家。
兩人一路走進房間,瘋玩了一把電子遊戲。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事後,喬恩有點後悔,要知道,在沃明斯特上學的時候,他根本不可能有時間打遊戲,不是在趕着去上課的路上,就是在寫作業。
他也承認,如果一直在公立學校的環境裡,自己也許并不會像在私校時那麼自律。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從桑德和喬恩的角度來看,公立學校的一切似乎不那麼有利于學習。而私校女生凱蒂,卻發現了公立學校讓她覺得觸動之處。
與她配對的公立學校女生,叫娜絲,是一位2011年移民來英的叙利亞人。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因為政治與戰争的原因,娜絲的爸爸于多年前逃到了英國,在經過了長達七年的努力後,終于把娜絲和媽媽接到了這裡。
自由而平靜的生活,讓娜絲充滿了感恩。
來到英國後,娜絲的父母經過多方努力,終于給女兒争取到了在英國受教育的機會。哪怕僅僅是一所就近入學的普通公立,也讓娜絲覺得非常滿足,她的夢想正生根發芽:
“我想考好大學,比如牛津劍橋。”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和她相比,從小就含着金湯匙出生的私校女生凱蒂,卻對未來理想有點渾渾噩噩。她坦言,自己沒想過将來會做什麼,也從來不覺得自己能夠上昂貴的私校是了不起的事。
“這難道不是父母本來就應該做的事嗎?”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了解到娜絲的經曆,凱蒂有點羞愧。
她從來沒想過,自己覺得理所應當的在私校接受教育的機會,和大多數人比起來,是多麼幸運。而那些身處底層卻還想着努力向上攀升的人,他們的堅定也讓人感動。
這種韌勁與信念,凱蒂将其牢牢銘記在心。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我真的好想留在這裡”
一周時間的交換,走進公立學校的私立學校孩子們,可謂百感交集。
而一周後的對調交換,來到私校的公立學校孩子們,更是受到了一波又一波的沖擊。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上周剛剛接待完私立學校小夥伴的布瑞特、卡西姆與娜絲,坐上了去沃明斯特的火車。
一想到自己即将接受所謂“上流社會”才接受的精英教育,三個孩子都顯得非常忐忑。
孩子們的緊張,不是毫無原因,早在2003年,他們所在的貝姆羅茲學校,就被英國教育部評為“失敗學校”,在公立中都屬墊底。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雖然學校校長喬女士,通過将近十年的努力,終于将學校水平拉回到了“優秀”,但與精英私校相比,二者可能依然是天差地别。
現在,是時候讓他們感受真正的差距了。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剛剛進入沃明斯特中學,之前來公立學校交換的私立學校小夥伴就熱情地歡迎了公立學校的孩子們,雙方都被重逢的喜悅包裹着。
但很快,這種喜悅就被一種“恐懼”所替代。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沃明斯特是一所寄宿制中學,從學生踏入校門的那時起,就被無處不在的規矩約束着。
“宿舍十點鐘熄燈,七點鐘起床。”
“熄燈後和課堂上不允許使用手機。”
“女生不允許化濃妝、穿短褲或散開頭發。”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布瑞特、卡西姆與娜絲三個公立學校的學生,睜大眼睛聽着規矩,大氣也不敢出。
對于條條框框的約束,馬克校長有着自己的解釋——設立規定,是為了幫助學生成長為符合規則的成年人,整裝待發地步入社會。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沃明斯特嚴苛的校規顯然是有用的,在校園内随處可見“邁着冷淡牛津步伐的孩子”,他們安靜而從容,俨然一副未來精英的樣子。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當然,沃明斯特的校規不會僅僅局限在宿舍内,課堂上,大多數孩子都能專心緻志地聽講,原因是稍有不守紀律的行為發生,老師就會動真格,命令孩子出去。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在同學的自覺自律與教師的嚴格他律之下,習慣于在課上調皮搗蛋的布瑞特,也不得不收斂了起來,他小心翼翼地聽着課,從來不做作業的他,甚至也主動開始做起了作業。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除了紀律,對個體的重視也讓人印象深刻。
沃明斯特和貝姆羅茲擁有相同數量的教職員工,而公立學校的學生數量卻是私立的兩倍,這意味着在公立學校,單個學生并不一定能夠得到師長足夠多的重視。
可在沃明斯特,情況卻有所不同。
這裡甚至有個專門的“項目”,叫做校長一對一談話。每一位沃明斯特學生,都會定期與校長對話,兩代人彼此溝通,答疑解惑。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這種程度的重視與關懷,是公立學校孩子從未體驗過的,他們都表示,自己有所收獲。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而沃明斯特私立學校之所以優異的第三點“秘密”,在于它豐富的課内課外資源。
每周,馬克校長都會請名人前來演講。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多達12個網球場,能讓學生暢快地運動。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在這裡有現成的古典唱歌班,貝姆羅茲公立學校校長喬女士表示自己的女兒也在接受相關訓練,不同的是,喬女士得自己掏錢。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全校有多達42個興趣小組,步兵見習隊、天文社團、車輛組裝……豐富程度讓喬女士都目瞪口呆,更不用提在興趣小組中又學又玩、混得如魚得水的三個公立學校孩子。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看上去非常高端的社交晚宴,也是沃明斯特學生司空見慣的事,但卻是貝姆羅茲公立學校從未想過、也沒有多餘财力去複制的。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自律與規矩,讓學生的學習效率高了很多;而課後五彩缤紛的各類活動、師長的傾聽與重視,也極大地增強了孩子們的自尊自信。
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就此慢慢養成。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最重要的是,私立學校學生的家長們,也大多和學校站在同一戰線,他們大多十分重視教育,在家庭範圍内,學生在學校内獲得的正向信息,也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強化。
這是一種學校與家庭教育的良性循環。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在此次交換即将接近尾聲時,公立學校的布瑞特卻變得越來越惆怅,他和私校男生桑德倚靠在學校的網球場邊上,吐露心聲:
“我真的好想永遠留在這個學校……”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面對小夥伴的渴望與傷感,面對這種無言以對的尴尬,私校學生桑德卻無奈地發現,這是一個遠遠超過自身能力的話題。
在公立私立之争以外,本就包含着某種比教育本身更為宏大、複雜的議題。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公立VS私立,偏見與和解
富孩子與窮孩子為期一周的交換,讓雙方都更加了解到彼此的教育和生活,點點滴滴的思考與觸動,悄然埋藏在孩子們心底。
而對于兩所學校的校長來說,他們也經曆了一個打破偏見、達成和解的過程。
沃明斯特私立中學的校長馬克,本是一個對私立教育無比推崇的人,一開始,他甚至有點“看不起”公立學校,直接放言:
“如果每所學校都學習私校的方式,關注我們所關心的,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但交換後他才發現,事實遠非如此簡單。因為公立學校面臨的困境,是他無法想象的。
位于德比市的貝姆羅茲公立學校,其學區覆蓋了這座城市最貧窮的社區,許多工薪家庭、底層移民的孩子,都會直接就近入學。
在每年新收的150個學生裡,有相當數量竟然沒接受過系統教育,也不會說英語。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仔細分析每年新入學的學生,其中大概隻有3-4%能達到A等級,剩下的,則是數量龐大的BCD,即水平較差的孩子。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反觀沃明斯特私立學校,嚴苛的選拔與入學标準已經決定了,這所學校占大多數的孩子,都是能力水平排在全國前25%的,BCD等級的孩子也有,隻不過是寥寥的個位數。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生源質量的差異是現實存在的,但貝姆羅茲公立學校能就此放棄嗎?不能。
校長喬女士表示,老師們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被用來照看那些平庸的孩子。
他們也紮紮實實地做了許多努力。
貝姆羅茲公立學校的“櫻桃樹”中心,專門為關懷學生的精神健康、幫助他們應對家庭暴力、校園霸淩等現象而存在。它提供了一個小小的窗口,讓那些生來就被貧困所侵襲的孩子,擁有解決生活中各類問題的機會。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馬克校長旁聽了一次“櫻桃樹”中心的教職工幫助孩子們處理校園霸淩的案例,這種沃明斯特從未存在的關懷服務,讓他非常震動。
公立學校的孩子們,由于大多數缺少穩定、可提供支持的家庭環境,協助他們走出困境的最後一根繩索,隻有來自于學校。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每周都會舉行的“白人男孩早餐會”也是類似的道理,針對學校裡表現最差的族群——白人男孩,貝姆羅茲會定期舉辦早餐會,與男孩們聊天談心,給予他們正确的指引。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盡管學校設施、場地與經費都非常有限,貝姆羅茲每年還會撥出五分之一的款項,用以支持孩子們的課後興趣活動,在校外體育館上的拳擊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雖然它在努力地提供更多的服務與機會,但由于學生人數衆多,學校資源有限,連這種興趣班,都隻有少數學生能“搶”到。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這在經費充裕、設施齊備的沃明斯特私立學校,幾乎是難以想象的。目睹了這一切的馬克校長發自内心地進行了反思,如果面對同樣的情況,私立是否就能做得比公立更好?如果不能,自己又有什麼資格驕傲呢?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當然,馬克校長并不是唯一一位從一開始就抱有某種刻闆印象的人,貝姆羅茲公立學校的校長喬女士,也對私立學校并無好感。
她面對着鏡頭,直截了當地懷疑私立學校老師的授課水平:“在我認識的老師中,就有幾個非常差的去了私立……”
她質疑私校教師的水準,認為隻不過是因為生源質量好,才能達到如此成就。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可在交換結束後,喬女士的觀點也改變了。
她旁聽了沃明斯特的幾節課,發現那裡的教師水準與授課方式,其實與自己所在的公立學校并無差别。同樣是認真負責、博聞多識的教育工作者,原先的偏見其實毫無必要。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私校的強大在于其各個環節的優秀,學生、老師、家庭、資源、硬件……環環相扣,形成合力,以促成一流學子的完美人生。
雖說并不是所有差距都能夠彌補,但至少在許多方面,足以學習和借鑒。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希望彌合差距的,并不隻有喬一人。
馬克校長提出,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的共享與合作,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沒有一個真正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會默認自己的模式就是專屬且最強的,或認同教育就應該是某個圈子裡的特權。
馬克雖然是私立學校的校長,但他卻希望某天英國不再存在公私之别,進一步實現教育資源均衡化;而公立學校的校長喬女士,則在觀察後痛定思痛,認識到公立學校的大多數,才是她更加應該付出與奉獻的對象。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有比較,有鑒别,有反思,有借鑒,還有滿懷熱忱的教育家,這或許才是一個國家的教育在未來發展得愈發完善的希望所在。
BBC在紀錄片的最後,給出了這次交換的結局,說實話,還挺暖心的。
兩所學校,正開始磋商彼此之間交流合作、資源共享的機會——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而渴望留在私立學校上學的公立學校孩子布瑞特,也在紀錄片播出後受到好心人的資助,成功地獲得了一個入學的位置。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個人的改變,可能由此生根發芽;而整個國家教育系統的進步,或許正在路上。
作者:克裡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