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很多不那麼好的電影,過了及格線,但稱不上好。公平來講,《愛有來生》也算其中之一,不同的是,我會常常想起這部電影,并在7年時間裡,看了三遍。
先講講故事大概吧。男主角阿明是山寨大哥弟弟,一次打獵被女主阿九的笛聲吸引,便把阿九搶了回去。兩人成了親,阿九始終冷冰冰。後來阿明出家,阿九又來找阿明。
阿九其實是仇家女兒,多年前幫派火并,阿明大哥殺了阿九一家。後來在阿九的幫助下,阿九哥哥複仇成功。
兩人最後都死了,死前約定來生再見。阿九投胎變成小玉,阿明卻怕再次錯過,在廟裡的海棠樹下做鬼,一等就是50年。
看《愛有來生》會不自覺想起《一代宗師》裡的宮二。她和葉問告别,說了句“我喜歡過,但也隻能到喜歡為止了。”
我将二者都歸為古典愛情,發乎情止乎禮,點到為止。和國畫一樣,有大塊的留白。葉問對宮二的情是貂皮大衣。阿九對阿明的情,是手旁的一杯熱茶。
個人認為,意境是東西方愛情片的最大差别。西方講究明明白白,愛就大聲說出來,東方是朦胧一片,似懂非懂。所以西方的愛情片總透着股熱烈,哪怕是悲劇,也是激情燃燒過的。東方愛情就悲的特别豁達,隻是讓旁人不能釋懷。
電影最後有段台詞,阿明講“我想給她的一切她都已經有了,其實我想要的不就是給她幸福嗎。所以隻要她是快樂的,這快樂是不是我給的,能不能等到她,都不重要了。”
說這部電影就必須得說說俞飛鴻。她一個人擔任了這部電影的導演、編劇、女主角和制片人。故事改編自須蘭的短篇小說《銀杏銀杏》。90年代俞飛鴻在飛機上讀過,一直放不下。
準備了十年,用了八個月拍攝,總投資4000多萬,俞飛鴻家财散盡。2009年電影上映,票房隻有200多萬。從旁觀者的角度去看,絕對是虧了。但後來看俞飛鴻為數不多的訪談,提到這部電影,她隻說是了卻一個心願,不見提賺錢賠錢的事。
另一位主演段奕宏也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演員。從《戀愛的犀牛》開始關注他,到現在會因為他,去影院捧場。俞飛鴻接受采訪說,她找阿明是想找張震那樣的,段奕宏不在考慮範圍内。開拍前兩三個月兩人見過一次面,十分鐘不到就決定用他。俞飛鴻說,他身上有一種氣質,可以帶着你進入一個情景。
能明白俞飛鴻說的這種氣質,他身上還有一種看似對立又十分和諧的矛盾性。就像在《愛有來生》裡,前半段深情款款,一個轉身,就變成可以将阿九關在門外的僧人。
而阿明這個角色,癡容易,難得的是做鬼後,知道自己給不了阿九幸福,那種想觸碰又收回手的感覺。他不糾結,非常清楚怎麼做對阿九最好,但是愛又讓他不知不覺表現出脆弱。
小玉忘記前世,阿明給小玉講故事,小玉有回應的時候,眼神有種“你想起來了”的驚喜,但是在小玉否認後,眼神又立馬暗淡下來。再下一秒,又換成“想不起來也無所謂”的笑。而三種感情切換都是瞬間完成的。
看段奕宏的作品我總會抱着期待,他像火山,你知道他一定會爆發,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
《愛有來生》不那麼好,但絕對是誠意之作。電影結束後,俞飛鴻感謝了很多人,哪怕隻有隻言片語的幫助,在她的電影裡都有露面的機會。工作人員也幾乎沒漏,光是車隊司機就有一長串,這是在其他電影裡非常少見的。
到處講情懷的人,大多隻是為了圈錢,真的有情懷的人,卻大多一言不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