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城市就是鋼筋水泥混凝土,因為城市中遍布高樓大廈,而高樓大廈,正是這些鋼筋水泥混凝土建成的。每個工程建設都離不開混凝土,可以說,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廣的建築材料。
但你知道混凝土為什麼叫做“砼”嗎?
其實,“砼”是早年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蔡方蔭發明的字。早些年,在有關圖紙、技術文件、資料編制中,“混凝土”三個字會頻繁遇到,寫起來筆畫多,比較麻煩,于是土木建築結構專家蔡方蔭在寫這三個字的時候便用“砼”來代替。
“砼”分為“人、工、石”三部,某種程度上也象征着混凝土是“人工制作的石頭”,“砼”字共十筆,相較“混凝土”比起來,寫起來省去不少麻煩。
另外,為與法文“BE—TON”,德國“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詞發音基本相同,使“砼”字在建設領域更有利于國際學術交流,于是“砼”字的讀音就被确定為“tong”。
蔡方蔭先生發明“砼”字的時間是1953年,在這個字剛被發明出來時,應用并不廣泛,隻有熟悉蔡先生的人才知道這是混凝土的意思,直到1958年,文字改革委認同了“砼”字的法定地位,正式宣布在建築工程中砼字和混凝土表達一個意思,并且可以寫入合同。
因此,混凝土的學名“砼”就這樣開始廣泛流傳了。
如今,混凝土生産方式呈現出多種形式。在農村及國外鄉村中,人們自建住房或小範圍使用混凝土的情況下,基本采用自制或攪拌機的方式,将水泥沙子石子水按比例攪拌。
在中小工程如修路、修橋、建廠房、打地坪、打隧道、打護坡等情況下,工程老闆基本采用自動上料攪拌車攪制混凝土,全自動化的生産方式,制作成本低、制作效率高,受到業内人士的廣泛好評。
在工地大型工程建設的情況下,基本采用商混,攪拌車搭配泵車将混凝土運送到建築的高處做建設。
以上就是混凝土學名“砼”字的來由以及當下混凝土的主要來源生産方式,想必您也了解了不少。如今您最常用的混凝土來源方式是什麼呢?歡迎大家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