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蟲,有的地方又叫青腰蟲,或者是影子蟲,長得和大一點的螞蟻有點像,體型大些的能長到3厘米左右。
在世界範圍内,目前已經發現超5.85萬種隐翅蟲,而且分布範圍特别廣泛,不管你生活在海邊上,還是山野林間這些地方,都有可能遇到隐翅蟲。也就是說,我們大家看到的隐翅蟲,很可能根本不是同一個品種。
但是,隐翅蟲咬人緻命這個說法,還真的是誤傳!首先,隐翅蟲可不像一些蜜蜂,它們根本就不蜇人,而且它們的身體表面,也沒有什麼有毒的東西附着,也就是說,如果隐翅蟲突然飛到你身上,大可不必驚慌失措,你可以對着他吹口氣就吓走了。
所以,不管是“隐翅蟲咬人緻命”,還是“隐翅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這類說法,實際上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隐翅蟲對人體造成傷害,并不是通多叮咬,或者是接觸皮膚實現的,并且,也有辦法來專門預防隐翅蟲。
比如,農村地區很多人家裡都是大房子,像那些沒人住的屋子就不要大量堆積廢舊物品,室内衛生條件好就難有隐翅蟲的藏身之處。包括房子周圍那一圈,最好也隔段時間就清理一下那些雜草,不給隐翅蟲生存繁殖的機會。
另外,不管你生活在農村,還是城市,如果有開燈睡覺的習慣,那一定要記得關上紗窗或紗門,因為很多在夜間群體出沒的昆蟲都有趨光性,它們會朝着燈光的方向聚集,如果門窗沒關好就會進入室内,萬一掉落在床上被壓死,那就可能會傷着人,尤其是進入到夏季以後!
隐翅蟲體内毒液堪比硫酸,人的皮膚接觸到要怎麼處理?為什麼不直接消滅它們?
之所以隐翅蟲号稱是“飛行的硫酸”,是因為有毒隐翅蟲的身體,的确能夠分泌出一種毒液,這種毒液的pH值在1-2的樣子,從這個數值就能看出毒液的酸性很強。要知道這個東西如果接觸到人的皮膚,尤其是你在不懂的情況下用手去搓揉,輕則皮膚灼傷,重則可能會導緻皮膚紅腫、冒出水泡,甚至是潰爛的情況發生。
即便是情況不嚴重,那體感接觸部位的皮膚又癢又疼基本是逃不掉了,而且,由于隐翅蟲可以說是到處都有,所以大家遇上的可能性也不小,包括大家常去轉路的公園,甚至是自己院子裡面都能發現隐翅蟲的蹤迹。
當然,如果你已經被隐翅蟲灼傷,首先要做的還是趕緊對接觸的皮膚進行沖洗,盡量讓隐翅蟲體内釋放出來的強酸毒液被沖洗幹淨,然後根據嚴重程度決定是否就醫。
幾乎每次看到什麼動植物有毒,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的時候,總有朋友會疑惑為什麼不把它們直接消滅掉,包括這裡說到的隐翅蟲?
首先啊,這個地球不隻是人類的生存空間,其他動物也有權利活下去,隻不過我們創造出了社會文明。其次,地球生态系統是一個整體,隐翅蟲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你可能都不知道,隐翅蟲可是農林害蟲、害獸的重要天敵,像種植農作物時特别常見的害蟲,包括卷葉蟲、蚜蟲和玉米螟這些,它們都是隐翅蟲的盤中餐。
大家要明白,隐翅蟲不僅不會緻命,即便局部皮膚因為色素沉着而留斑,通常也會有留下什麼明顯的後遺症。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皮膚被毒隐翅蟲的強酸體液給灼傷,往往也隻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結痂脫落,主要就是管好自己的手,最好不要去拍,拍了以後更不要用手入抓撓皮膚。
認清楚喲:隻有這樣的隐翅蟲才有毒,它們在四川和重慶更常見,飛到身上千萬不能拍打!
隐翅蟲的品種數以萬計,但目前确認的有毒隐翅蟲隻有20種左右,我國境内已知有3種,分别是奇異毒隐翅蟲、黑足毒隐翅蟲(也叫塔毒隐翅蟲)和黃足毒隐翅蟲(梭毒隐翅蟲就是它)!
以黃足毒隐翅蟲為例,它的卵、蛹和幼蟲都存在毒素,成蟲體内的毒素主要就集中在腹部,然後才是胸部。這裡還需要強調一點,雌性黃足毒隐翅蟲體内的毒素,竟然可以達到雄性黃足毒隐翅蟲的十倍。
總的來說:有毒的隐翅蟲在四川和重慶的部分地方更為常見,6月開始就有可能遇到了,尤其是每年的八、九月比較多,這應該與當地氣候整體上溫暖而濕潤有關,像湖北孝感和河南鄭州這些地方出沒的有毒隐翅蟲,實際上主要就是黃足毒隐翅蟲。前面已經說到了,有毒隐翅蟲的體液是有毒液體,包括“拟毒隐翅蟲素”、“毒隐翅蟲素”和“毒隐翅蟲酮”這三種毒素。
有研究表明:即便是眼鏡蛇毒的強烈接觸毒素,那也沒有毒隐翅蟲體内的毒素那麼強!
所以,當隐翅蟲飛到你身上的時候,千萬不要拍打,雖然不是肯定會發生“一拍就毀容”的情況,但是,一旦隐翅蟲的毒性體液和我們的皮膚接觸,不管是手上,還是臉上,都會受到傷害,隻不過是程度是否嚴重罷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