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海松集團

海松集團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5 18:46:40

海松集團(海松資本創始人陳立光)1

9月27日,弗若斯特沙利文與钛媒體聯合主辦的2022首屆新投資博覽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議上海松資本創始人、CEO兼管理合夥人陳立光發表了《硬核科技投資正當時》主題演講,表示:中國投資進入新時代,硬核科技已經強勢崛起。

硬科技的崛起也随之帶來了國産替代的機會,但是僅憑借國産化,打着“國産替代”的牌子進入圈内的企業必定無法長遠發展,長期發展必須依靠企業的底層創新,被投企業不能做跟随者要做創新者。

作為投資人,陳立光永遠是個樂觀主義者,相信即便在不确定性的時代,堅信未來是屬于中國,屬于優秀的企業家和優秀的投資人,将秉持着長期主義紮根當下。

以下陳立光全文,略經钛媒體編輯

随着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在多個細分科技領域已是全球第一,使國内有着龐大的中産階級消費團體,對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等高科技産品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GDP保持高增速的同時,科研支出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

同時,政策驅動中國硬科技産業高速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提出,要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在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的基礎核心領域,制定實施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瞄準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目前,半導體、新能源和雲計算是硬科技領域發展潛力巨大的細分賽道。

半導體方面,中國在半導體的設計和制造鍊條中起步較晚,積累相對薄弱。具體表現為:在前端設備市場的滲透率較低,在原材料市場份額較低,在邏輯芯片和射頻EDA工具等關鍵字行業的市場占有也極為有限,國内企業一般集中在利潤率不高的半導體制造下遊。值得一提的是,在部分芯片的設計,以及封測環節,中國代表性企業正在加碼追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新能源方面,我國能源消費以化石能源為主,水核風光等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仍不足20%。面對雙碳戰略目标,能源生産端起到絕對關鍵的支撐性作用,中國能源供給結構需要做出轉型調整,因此,新能源電池、光伏、風電在内的多個新能源産業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巨大。

雲計算方面,伴随着全球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雲計算已經成為保障國内經濟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基礎設施。中國雲計算市場持續高速增長:2021年中國雲計算總體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市場規模達3,229億元,較2020年增長54.4%。其中,公有雲市場繼續高歌猛進,規模增長70.8%至2,181億元,有望成為未來幾年中國雲計算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

在投資策略方面,海松資本目前是啞鈴型投資策略,即在重點關注的細分領域尋找新技術趨勢,對龍頭企業進行後端戰略投資的同時,圍繞其産業鍊和供應鍊上下遊尋找早期優質項目;充分挖掘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和先進技術的初創企業,撬動龍頭企業為其進行全方位賦能(團隊建設、市場拓展、行業資源對接),助力企業快速成長。

投資階段從最初的隻投成長期(C輪左右),逐漸向兩頭發展,現在以成長期後期(D 輪)的龍頭企業、早期的初創企業(A,B輪)投資為主。

盡管科技領域進入了國産替代的時代,但僅僅憑借國産化,打着“國産替代”的牌子進入圈内的企業發展并不能長遠,長期來看必須依靠底層創新,被投企業不能做跟随者要做創新者。

不同其他領域,科技領域的門檻較高,科技投資對投資人有着更高的要求:擁有深入的産業和專業知識、擁有深厚的産業資源,對科技産業發展趨勢獨到且深刻的認知,具備宏大的遠期願景和沉澱浸入的執行力,同時,在不确定時代有着高度去風險能力。

作為投資人,陳立光認為自己永遠是個樂觀主義者,即便在這樣一個不确定性的時代,堅信未來是屬于中國,屬于優秀的企業家和優秀的投資人,将秉持着長期主義紮根當下。(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 | 蘇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