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用的軟件主要分為四大類:
01
建模繪圖
也就是主要的工作軟件,你的大部分時間都會花在建模和出圖上
這一類軟件建議能花點時間去學(建議以Sketch Up 或Rhino為主),有些設計能思考到但建不出來是很難受的,這方面的技能必須要熟練。
類似C4D這類的軟件,在建築行業使用較少,可能有學生對這方面比較感興趣。看個人愛好吧~
02渲染器
渲染器軟件五花八門,簡單理解就是出效果圖的,各自特點都不一樣,就好像手機修圖軟件有很多種一樣
渲染器的作用就是對你的建模的模型加一個“美圖濾鏡”讓它變好看
大家日常看到的漂亮的效果圖寫實風格的基本上都是經過渲染和PS後期處理的。
這類其實你隻要能熟練使用一個就夠了,不太建議在研究各種不同渲染器上花費太多時間。
03
圖紙排版類
PS、AI、ID三個軟件主要用于出圖排版各有優劣勢後面再展開說明
針對PPT的情況說明一下,大學時你可能會使用ID或者AI排版.但是工作後以文本為主,A1大圖這類比較少,所以基本上大多公司做文本要麼是ID要麼是PPT,基本上PPT裡一些簡單的圖紙分析和流線都可以解決,應用也挺多的。
04
辦公類軟件
這類雖然在後面的問卷調查裡選擇認為是主力軟件的人數很多,但其實是問卷選項名稱設計問題,可以理解為工作中使用較多。
從我經驗來看,不會對這類軟件要求特别高,加上大學裡日常也會使用這類軟件應該都會多少掌握。
在我看來除了PPT需要稍微熟悉一點(工作後部分公司會用它做文本)其它軟件基本懂怎麼用就可以了。
主要的幾款軟件詳細介紹Sketch Up
最容易上手的建模軟件,建模邏輯主要是面的推拉,也是國内設計院用得最多的,因為用這個軟件的公司多,上手難度小,建議在大一時就可以開始了解使用。
Rhino
功能比較強大,基本從平面繪圖到模型設計基本都可以解決,熟練使用基本可以代替CAD SU,你可以從它入手開始學習建模也挺好,但上手難度相對Sketch Up會難一些,主要還是因為界面比較複雜功能比較多,但跟着一些不錯的教程學習一段時間應該熟悉後就好了。深入學習後也可以了解一定參數化設計。
軟件自帶功能完善,不用像Sketch Up那樣經常需要安裝各種插件。
考慮到全流程使用Rhino做設計的建築公司在國内其實數量會比Sketch Up少很多,涉及到就業面對的實際情況問題,所以就算你隻學Rhino建議對SU和CAD還是要了解熟悉。
CAD
CAD應該不用太多介紹了,繪制圖紙會用得比較多,原始的功能比較簡單,通過學習一下天正(建築)和湘源控規(規劃)插件的使用可以極大提高繪圖效率。
BIM應用
BIM是建築信息化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簡稱
Revit是BIM概念下的一個應用,同類應用有一些,國内個人了解以Revit為主
Sketch Up和Rhino也有相應的BIM插件,但個人不太熟悉,不作過多介紹
在這類應用裡你可以做到是模型和圖紙是一體的,一處修改多處同步。
如果你學習過天正,他的繪圖和天正類似,通過繪制牆體,門窗類似這樣的構件進行的,(天正如果切換到三維視角,其實也是立體模型,可以導入SU)
在深化階段,多個專業(水電、暖通、結構等)可以在BIM類軟件内進行配合,可減少後期因為各專業設備等打架等造成的問題,在國内有挺多項目已經應用BIM比如上海中心大廈等
▲上海中心大廈
但這個軟件比較複雜,特别是建模方面在你不熟練的時候建模自由度遠遠不如 Rhino 和 SU,個人感覺它比較适合于方案中後期進一步深化的階段。
不太建議學生時期在校時在掌握還不熟練的時候在方案推敲階段就用這個軟件進行方案設計,不然你很有可能一半的建模的時間都在研究這個軟件如何使用以及如何做出某些特殊的形體出來。
不過它也有配套的概念設計和參數化的軟件dynamo,因為個人對這方面沒有了解太多,希望有了解的可以評論區讨論
渲染器
如前文所說渲染器就是模型的美圖秀秀,這類軟件很多,我認為熟練掌握一個就好。
不同軟件渲染效果有點差别,但基本都看使用經驗和個人審美,所以就不要覺得自己使用的軟件門檻較高就覺得其它軟件低級了哦~
從新手友好度我推薦Enscape和Lumion使用簡單但出效果,其中Enscape軟件體積小,不會像lumion好幾個G的安裝包,所以作為推薦學習的首選
Vray渲染效果比較好,但費時且學習成本高,有許多需要DIY的參數,有一定掌握難度,對圖紙效果有要求的同學可以選擇Vray。
其它渲染器沒有了解過,就不展開了。
文本排版、後期表現
軟件特點比較
圖像處理能力:PS>AI>ID
排版能力:ID>AI>PS
三個軟件因為都是Adobe 軟件,如果你都有掌握協同起來非常方面。
比如PS做效果圖,AI做分析,ID排版時可置入PSD和AI文件,後期相應文件更新可以實時同步。
這幾個軟件,如果你隻學一個PS其實大學五年用下來也不會有問題。
但因為它對排版和做分析圖上相對沒有AI和ID那麼順手,而且軟件崩潰後的自動保存機制不如AI和ID。
為了能少一些工作進度丢失的煩惱如果你不想三個都學習的話,我建議你能掌握PS AI或者PS ID的組合,其實學習的難度也不會太高。
PPT的用途場景比較綜合,在工作後用得會比較多,主要是出文本和彙報。
我覺得不用過于強調要用PPT多麼熟練的問題,因為PPT彙報還是看你内容的邏輯,好不好看得看審美和軟件使用熟練度關系不大。
辦公軟件不做特别介紹。
軟件應用問卷及市場應用情況調查
此次小問卷最後收到200多個結果,但有部分問卷視頻做完後才提交的,所以這裡數據并不完整。
首先列舉問卷設計存在問題,免得小夥伴們因為問卷受到誤導
- 發布前未考慮到學生黨參與的情況,缺漏選項,導緻并不能反映實際工作情況
- 部分選項為中途添加,缺漏一定數據,但大體數據還是可以參考
- 參與的建築專業較多,其它專業樣本過小,結果并未分專業
參與問卷的專業分布
問卷結果
針對問卷的總結分析
從這些結果裡,結合不同軟件的應用情況,可以總結出的一個最主要的相應的軟件應用情況
- 建模:Sketch Up 、Rhino
- 繪圖:CAD 天正
- 渲染:Lumion、Vray
- 排版、分析圖:Photoshop 、 PPT
- 辦公類:office (替代軟件基本沒有,沒有懸念)
因為樣本量過小,及問卷設計問題,這裡結合招聘網站搜索來看看具體軟件在市場中應用的情況。
這裡也告訴大家:
- 通過招聘能直接反映市場應用需求,想要知道自己應該學什麼軟件,可以用這個方法;
- 不同公司協同方式不一樣,如果你很早就有目标事務所或者公司,他們的招聘也可以早點。
前面是相應截圖見視頻,此處隻展示最終統計彙總
也對這個方法的缺點做一個提示
- 搜索的主要結果不分專業,不反映不同專業情況,相關專業建議自己上招聘看看;
- 有些軟件起步時間較晚(主要針對渲染器),存在工作黨在校時候并沒有流行,所以市場反饋沒有那麼快,不過對這類本來也要求不高。
通過以上問卷和調查,我相信大家應該也能比較了解具體不同軟件在市場應用情況。
另外在面試,可能不會過于強調你的軟件能力,一般更多會從你的作品集去了解你的能力,以及能做怎樣的作品。
我建議在校生早點找實習體驗,也會對這個行業早點有個大概的了解。
大多的公司不會要求你全能,工作中始終是存在分工的,會根據不同人的能力情況分配你擅長的工作。
比如你出效果圖比較好,很有可能就會變成出圖機器,模型厲害可能就是模型專員(隻是打比方,開個小玩笑~)
所以不用擔心有些軟件你不會或者不熟練的情況,但主要的工作軟件必須掌握好。
軟件學習方案建議(建築)
基礎組合,是以軟件使用範圍和上手難度來考慮的,是相對上手容易一些的學習方案。
擴展增強部分,你可以用Rhino代替SU、CAD(但還要了解)進一步的話學習一些複雜的建模和參數化設計
revit作為行業發展趨勢建議可以做初步的學習,但在不能熟練使用之前建議不要太用在課設上的的推敲階段,具體掌握熟悉還是在工作中會比較快,而且很多公司不一定會要求Revit所以不做強烈推薦。
另外應該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型公建和一些大型項目會漸漸使用BIM的工作方式,我的學弟在上海某院的最近已經開始培訓Revit了
其它自定義學習就看每個小夥伴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和喜好
聲明,此方案不針對留學和出國工作的情況。
其它學習方面的建議
- 盡早接觸軟件,早點熟悉(高年級同時應付課設和軟件會比較吃力);
- 首先專注幾個軟件,然後學有餘力再擴展學習,不要忙着學各種軟件最後反而泛而不精;
- 看教程盡量做到自己不看教程可以重現一遍案例;
- 注重設計和審美的積累,學軟件不等于學設計,但不是說不要學軟件,能想到但建不出來是很難受的;
- 不同軟件适用的階段不大相同,應該理解軟件适用的階段再結合設計去用;
- 學會使用搜索,搜索得到結果的速度比在各種群裡提問的速度要快很多。
最後關于設計
能力決定下限,審美及認知決定上限。
軟件始終是一個輔助工具,作為輔助你表達的一個方式,他不是不重要,特别在我們這個時代,他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你的表達手段。
粗糙的這次的更新意思并不是軟件學習不重要了,不要學軟件,而是希望大家能把軟件學習回歸到一個它應有的位置,不要泛而不精。
設計想得出來建不出來是很痛苦,但與其在衆多軟件中茫然,不如把幾個基礎軟件學到精專。
但同時,也要明白會軟件不等于會設計,多看一些項目,勤做視覺筆記,多積累一些設計手法,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和審美能力,這也是很重要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