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解析新出台的社區矯正法

解析新出台的社區矯正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3:44:53

我國社區矯正工作從2003年開始試點,2009年在全國全面試行,豐城市社區矯正工作于2010年5月開始試行。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草案)》報送至國務院,于2019年12月28日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并于2020年7月1日起正式頒布實施。在《社區矯正法》實施兩周年之際,讓我們共同了解這部法律。

1、什麼是社區矯正

社區矯正,它是與監禁刑罰相對的一種刑罰方式,是把一些犯罪行為較輕、對社會現實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放在其所在工作和生活的社區進行矯正,通過專門的機構、社會組織等對其進行監督、管理和教育幫扶,讓其改正行為惡習,重新融入社會。

法條速遞:《社區矯正法》第三條:社區矯正工作堅持監督管理與教育幫扶相結合,專門機關與社會力量相結合,采取分類管理、個别化矯正,有針對性地消除社區矯正對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幫助其成為守法公民。

2、社區矯正的适用範圍?

社區矯正的适用範圍限于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的四種罪犯。

管制是我國刑法規定的一種量刑種類,是對罪犯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判處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單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勞動,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

緩刑是指人民法院對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其犯罪情節和認罪、服罪、悔罪表現,認為原判刑罰可以暫緩執行,規定一定期限的考驗期,在考驗期内沒有發生法定的撤銷緩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執行的一種刑罰執行制度。

假釋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了一定時間的刑罰之後,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現,不緻再危害社會的,司法機關将其附條件地予以提前釋放的一種刑罰執行制度。

暫予監外執行是指對于被處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符合法定情形,決定暫不收監或者收監以後又決定改為暫時監外服刑,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的刑罰執行制度。

法條速遞:《社區矯正法》第二條: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3、社區矯正與監獄服刑的區别?

社區矯正:相對自由的活動環境,但不能随意離開監管範圍(一般是執行地所在的縣級行政區域);“居家”服刑:正常的生活不受阻礙;不和社會脫節:正常的學習、生活不受影響;開放式監管:電子定位,制定個性化矯正方案,困難幫扶,就業指導,心理疏導……

監獄服刑:完全失去自由:24小時獄警貼身跟蹤管理;不能和親友相聚:親屬隻能定期實地探監或申請遠程會見;接受勞動改造和學習:進行相關技能培訓,利于出監後就業謀生;嚴格管理:要嚴格服從監獄的管理規定。

法條速遞:《社區矯正法》第二十三條:社區矯正對象在社區矯正期間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履行判決、裁定、暫予監外執行決定等法律文書确定的義務,遵守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關于報告、會客、外出、遷居、保外就醫等監督管理規定,服從社區矯正機構的管理。

解析新出台的社區矯正法(社區矯正法實施兩周年)1

來源:豐城司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