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尾,各單位都會對新年度工作謀劃一番,做些決策。如何讓決策更準确、更具前瞻性?國外一名管理學家給出的答案是:“關鍵在于你能否珍視異議,認清異議的意義。”
對于異議,這名管理學家格外珍視。他說:“沒有任何不同意見時的決策,往往風險最大。”“我最高興看到決策前的激辯,一個公司強起來,往往得益于求同前先存異。”心理學家查蘭·奈米斯很認可這名管理學家的理念,并在其著作中發問:“為什麼群體智慧有時會招緻風險,而異議卻常常是創新和正确決策的驅動力?”
其實,我國古代先賢早就認識到異議對決策的重要性。早在商代,賢臣伊尹勸谏開國之君商湯“言能聽,道乃進”,意思是說,能聽得進各方面的意見,才能使治國之道不斷完善。“兼聽則明”“從善如流”“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谔谔”等成語、金句,都是在告訴我們,“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别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聖”。
曆史上,善治局面的形成、科學決策的誕生,無不是集納衆人之言的結果。齊威王聽取鄒忌谏言,下令獎賞進谏者,以至“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唐太宗虛心納谏,正視錯誤和不足,營造出良好政治風氣。
而不聽、屏蔽,甚至打擊異議,結果往往都很悲慘。比如商纣王,視異議為“惡言”,最後落得國破家亡。再比如官渡之戰前,袁紹“拒谏飾非,不納良言”,而“嗟餘有兩耳,未省聽絲篁”的曹操,對待異議是“握發吐哺、兼聽廣納”。對此,曆史學家張大可指出:“單是從‘耳朵的對比上’,曹與袁便高下立見,勝負既定。”
一般來說,上級比下級水平要高一些,認識問題要深刻一些,考慮問題要周到一些,但這并不等于說上級時時、事事都高明。更何況,術業有專攻,真理有時确實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決策時,廣開言路、從谏如流,就會多些參考系數和認知視角,“阻止我們對多數派的盲從”“能激發發散性思維,讓決策更接近規律和真理”。
近代著名篆刻家吳昌碩,受《墨子》名句“一耳之聽也,不若二耳之聽也”啟發,制作出“二耳之聽”印章,留在身邊惕勵自我,以此表達善聽異議的胸襟。當年三峽工程大江截流成功後,有人問水利工程學家潘家铮:“誰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潘教授回答:“那些反對三峽工程的人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
“大智興邦,不過集衆思。”我們黨對異議曆來重視。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營造黨内不同意見平等讨論的環境,鼓勵和保護黨員講真話、講心裡話。”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強調,“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對各種不同意見都必須聽取,領導幹部特别是高級幹部必須帶頭從谏如流、敢于直言。”
為什麼領導對不同意見要認真聽取?從根本上說,這是實施正确領導和決策的需要。任何領導者要實現領導目的,都必須保證決策正确。正确的決策來自對各方面信息的綜合分析、對形勢的正确判斷,而這些一般不是領導者個人所能做到的。正如古人所說,“一人之耳目有限、思慮難周,非集思廣益,難以求治。”
彭真同志常說,黨委決策前一定不能随意,而要“八面樹敵”。對待不同聲音的态度,考驗着決策者是否真心實意發揚民主,是否真心實意尊重官兵的參與權和表達權。能否善待不同意見,檢驗一名領導的胸襟與氣度,檢驗一個單位的開明與自信。
現在,“深水區”的改革越來越難,“摸着石頭過河”的風險很大,“悔棋”的代價更大。各級黨委隻有在決策時珍視異議,以争鳴求共鳴,才能以民意的廣度提高決策的準度,推動強國強軍事業破浪前行。當然,珍視異議并不是否定集體智慧。對提異議的人來說,如果異議沒有被采納,還是要堅決服從集體決策,真正做到“關起門來各抒己見,打開窗戶一個聲音”。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闆(來源:2020年12月14日《解放軍報》 作者:任紀象 單位:陸軍邊海防學院)
監制/李小标 責編/劉文韬 編輯/趙瑞熙 制作/穆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